DB13/T 5327-2021 滨水坡面生态修复应用技术规范

DB13/T 5327-2021 The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ques on the riverbank slope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327-2021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1-21
实施日期
2021-02-2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60

CCSP7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327—2021

滨水坡面生态修复应用技术规范

2021-01-21发布2021-02-21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32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与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衡水健林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保定市

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润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铁强、冉彦立、姜健、申佩佩、郄志红、潘全路、颜骏、郭志奇、马振波、

张玮、李秀梅、方青磊、宋敏哲、刘勇、张立勇、张昀保。

I

DB13/T5327—2021

滨水坡面生态修复应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水坡面生态修复的型式、实施的技术要求及后期养护管理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滨水地带坡面的生态修复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7689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T5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T225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355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范

SL37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386-2007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665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

DB13/T2700水工柔性生态防护结构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滨水坡面waterfrontslope

主要指河流、湖泊、湿地、水库等滨水区域的坡面。

3.2

生态防护毯ecologicalprotectivecarpet

由多层精微土工格栅及机械折叠的精微格栅组成,通过将种子、土壤、肥料、保水剂等成份定植

在可自然降解的非织造布基带上组成的结构体。

3.3

坡改平生态砖“slopetoflat”ecologicalbrick

底部与坡面坡度相吻合,上端水平,内部中空的正六边形或圆形的护坡砖。

3.4

植生土工固袋plantedgeosyntheticbag

1

DB13/T5327—2021

以高镀锌或铝合金、锌合金等石笼网材料为框架,内部衬以高拉力合成材质透水织物的组成结构

体。

4基本规定

4.1水文基本资料应包括气象、降雨强度、降雨过程、水质、流速、水位、水位变幅及与边坡有关的

工程资料。

4.2地质基本资料应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构成、土壤酸碱度等,并应满足SL386-2007

中第4章的要求。

4.3滨水坡面分区考虑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各种水位及水位变幅带,可分

为4类:

a)坡顶陆域区;

b)坡面陆域区;

c)水位变化区;

d)坡面水域区。

上述4类坡面分区的相对空间关系见图1(参考图)。

图1边坡分区及植物防护分区图

4.4坡面生态修复应遵循安全性、生态性、景观美质性、人文性、经济适用性等原则。

4.5坡面生态修复前应进行环境调查,包括:

a)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条件;

b)乡土植物、当地种植经验及苗源等;

c)滨水区域水位及其变化情况等。

4.6坡面生态修复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

a)总体布置应统筹布局,与生态和景观相结合;涉及城镇的,应与城镇景观规划相结合;

b)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修复措施;

c)根据工程类型、工程水文、气象、气候条件,合理选用生态修复技术、种植植物,并确定施

工期。

4.7滨水坡面生态修复措施宜按照确定的分区合理选择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或两者有机结合的型式。

4.8工程措施按防护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土工网植被护垫、植生袋、生态防护毯、蜂巢式网格栽植、坡

改平生态砖、生态混凝土、植生土工固袋、生态石笼、木桩栽植、框格客土栽植等。

4.9植物措施按植物类别可分为植草护坡、植灌护坡、藤蔓植被护坡以及乔木护坡等。

2

DB13/T5327—2021

4.10工程措施修复技术应包括以下内容:

a)岸坡稳定性验算;

b)材质类型、结构选型及充填厚度确定;

c)细部构造及边界处理;

d)工程措施类型和规格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水位变幅、涌波(浪)、冲刷、水质、生态环

境营造和工程重要性等选择;

e)当被保护土体的渗流出逸点的渗透坡降不满足渗透稳定要求时,应设置反滤层。

4.11植物措施防护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草种、树种;

b)灌木树种与草本、藤蔓植被的配置方案(结构、密度、株行距、行带的走向等);

c)植物配置方案,应采用灌、草或其组合的植物搭配,浅根与深根、根茎型与丛生型合理搭配,

避免植物生存竞争;

d)种子、苗木、插条的数量、规格;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