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室内木复合门。
发布历史
-
2011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娄乃琳、刘美霞、陈祖新、余宁馨、黄新、黄华、刘瑛、陈耀星、刘存、王建伟、沈金祥、江涛、季平进、高真、袁政宇、沈世法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3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060.50
Q71
JB
中华人民共禾口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11
303—20
JG/T
木复合门
Wooddoor
compound
201201
1-02-17发布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303—2011
JG/T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代号和标记……………···……·2
5要求……·……·……··4
6试验方法·………·…··…·…………··9
7检验规则……………·…····…………·3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标准及常用材料标准目录7
1
JG/T303—201
刖昌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门协翔实业有限公司、上海龙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
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娄乃琳、刘美霞、陈祖新、余宁馨、黄新、黄华、刘瑛、陈耀星、刘存、王建伟、
沈金祥、江涛、季平进、高真、袁政宇、沈世法。
303—2011
JG/T
木复合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复合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代号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室内木复合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习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31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
3324--2008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GB/T4893.4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
GB/T4893.9家具表面漆膜抗冲击力测定法
5823--2008
GB/T建筑门窗术语
GB/T649l~1999锯材干燥质量
GB/T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2008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14155—2008
GB/T整樘门软重物体撞击试验
GB/T15102--2006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
15104—2006
GB/T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
17657
GB/T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GB18580
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T指接材非结构用
21140一2007
GB/T22636--2008门扇尺寸、直角度和平面度检测方法
JG/T192--2006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
1279--2008
LY/T聚氯乙烯薄膜饰面人造板
1787--2008
LY/T集成材非结构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oor
木复合门woodcompound
以木材、人造板等为主要材料复合制成的门,包括木复合门扇和木复合门框。
3.2
doorleaf
compound
木复合门扇wood
以木材、人造板等为主要材料复合制成,面层为单板或其他覆面材料装饰的门扇。
303—2011
JG/T
3.3
doorDame
木复合门框woodcompound
以木材、人造板等材料为芯材,面层为单板或其他覆面材料装饰的门框。
3.4
core
网格芯材reticulation
以胶合板、纤维板等材料锯成板条拼成的多格井字状中空芯材。
4分类、代号和标记
4.1分类与代号
4.1.1按饰面材料
单板——D;高压装饰板——G;浸渍胶膜纸——J
PVC薄膜——P;浮雕纤维板——F;直接印刷——z;
涂料饰面——T。
4.1.2按门扇和门框内芯材料
胶合板一一j;刨花板——b;纤维板——x空心刨花板——k
网格芯材——”;木条——m;蜂窝纸——f;集成材——c。
4.1.3按门扇边缘形状
平口扇——P;
企口扇一一Q。
4.1.4按开启方式
4.1.4.1按平开门扇开启方式
常用平开门扇开启方式的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常用平开门扇开启方式的代号及图示
图示代号图示代号图示代号图示代号
,≮R∥、L睁弋Rx∥—动L5
名矽Rw吣7Lw峥。矽RXW蟪。掣LXW
注:右开[单扇]内平开门——R;左开[单扇]内平开门——L;右开双扇内平开门?rRx;左开双扇内平开门——
Lx;右开[单扇]外平开门——Rw;左开[单扇]外平开门——Lw;右开双扇外平开门——Rxw;左开双扇外平
开门——Lxw。
1
303—201
JG/T
4.1.4.2按推拉门扇开启方式
常用推拉门扇开启方式的代号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常用推拉门扇开启方式的代号及图示
图示代号图示代号图示代号
图一匿.;望
1.当闽R移一一Rw移图Rn移
开匿
刁墨一
L移一巨Lw移[=======蜀Ln移
之忍冱琵订——一%c===:三亨刁臣
开
注:墙中单扇右推拉门——R移;墙外单扇右推拉门(扇在室外)——Rw移;墙外单扇右推拉门(扇在室内)——
Rn移;墙中单扇左推拉门——L移;墙外单扇左推拉门(扇在室外)——Lw移;墙外单扇左推拉门(扇在室
内)一Ln移。
4.1.4.3其他门扇
其他门扇开启分类可按GB/T5823--2008中3.3项进行,并采用技术文件及图纸表达。
4.1.5按门扇厚度
mm、45
按常用门扇厚度35mm、40mm、50mm,以及其他特殊厚度分类,以厚度mm数值作
标记。
4.2标记
木复合门的标记由饰面材料、门扇内芯材料、门框内芯材料、门扇周边形状、洞口宽高/厚尺寸、开启
方向、门扇厚度顺序符号组合而成;其他内容可采用技术文件及图纸表达。
mm,
示倒1:单板饰面、门扇内芯为空心刨花板、门框内芯为刨花板、企口扇,洞口宽900mm、高2i00mm、墙厚155
右开[单扇]内平开门,门扇厚40mm;
标记为:DkbQ090210/155一R40。
500200
示倒2:聚氯乙烯薄膜饰面、门扇内芯为网格芯材、门框内芯为木条、平口扇,洞口宽1mm、高2mm、墙厚
240
mm,右开双扇外平开门,门扇厚45mm;
标记为:PwmPl50220/240--Rxw45。
303—2011
JG/T
墙中单扇左推拉门,门扇厚42mm;
标记为:FfbP095210/180—LF眵,42。
000mm
mm、高2mm、墙厚165
示例4:高压装饰板饰面、门扇内芯为木条、门框内芯为集成材、平口扇,洞口宽800
墙外单扇右推拉f-j(扇在室外),门扇厚50mm;
标记为:GmcP080200/165一Rw移50。
5要求
5.1材料
5.1.1木材
5.1.1.1木材材质
5.1.1.1.1不露出表面的术材小枋
按GB/T21140--2007中第7章的要求,可选用外观质量达到合格品的Ⅲ类指接材。
5.1.1.1.2不露出表面的木材板材
mm。
质量应符合LY/T1787--2008中表2合格品的要求,表面加工材厚度允许偏差为±o.5
5.1.1.1.3露出表面的木材
用料质量应符合GB/T3324--2008中5.3.2的要求。
5.1.1.2木材含水率
经干燥后的木材含水率应符合表3要求。
表3木材含水率要求
序号检验材料含水率要求
1不露出表面的木材小枋8%~15%
2不露出表面的木材板材8%~当地木材平衡含水率
3露出表面的木材8%~12%
6491
选用木材含水率限量值原则,按GB/T1999中第3章的规定执行。
5.1.1.3虫蛀材
木材应经杀虫处理,不允许使用有活虫尚在侵蚀的木质材料。
5.1.2人造板
5.1.2.1通则
人造板的选用参见附录A,并附有检测报告。
4
303—2011
JG/T
5.1.2.2人造板含水率
人造板含水率应符合表4要求。
表4人造板含水率要求
序号检验材料含水率要求
1中密度纤维板4%~13%
2刨花板4%~13%
3胶合板6%~16%
5.2尺寸偏差和形位偏差
5.2.1尺寸偏差
5.2.1.1允许偏差
门扇、门框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规定。
表5门扇、门框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尺寸允许偏差/mm
序号项目备注
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WJ/T 1459-2014 钳座及其零、部件 套管轴 2014-05-06
- WJ/T 856-2014 冷冲模典型组合 中间导柱圆形弹压卸料模(刚性) 2014-05-06
- JY/T 0083-201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切片 2013-07-11
- JT/T 929-2014 潜水及水下作业入出水系统吊放装置 2014-06-27
- JT/T 915-2014 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培训要求 2014-06-27
- GA/T 16.19-2012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 第19部分:临时入境机动车用途代码 2012-07-31
- JY/T 0194-2011 叶构造模型 2013-07-11
- JY/T 0163-2011 脑解剖模型 2013-07-11
- HG/T 2429-2014 水处理剂 丙烯酸-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2014-10-14
- HG/T 2693-2014 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