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31/T 038-2023 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规划管控导则

DB1331/T 038-2023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Xiong'an New Area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31/T 038-202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4-13
实施日期
2023-05-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执法局
归口单位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京慧龙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起草人:
李劲遐、曹继勇、张岩、赵勇、唐菲、夏雨、江淮、朱浩、张丽伟、刘宏、张智峰、卢泉岩、常伟、吴甜田、王博、郭子叶、王志凯、姚增光、周宇儒、王硕、刘子涵、蔡伯祺
出版信息:
页数:3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20

P50/54

DB1331

雄安新区地方标准

DB1331/T038-2023

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规划管控导则

Guidelineforplanningandcontrolofundergroundspace

inXiong'anNewArea

2023-04-10发布2023-05-01实施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发布

前言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关于下达202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修

订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雄安规建字〔2022〕41号)的要求,编制组认真

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国内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管理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

要点,结合雄安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地方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

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6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下空

间专项规划、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地下空间城市设计。

本导则由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归口管理,南京慧龙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本导则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与南京慧龙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系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166号德兰大厦A座901室,邮政编码:210007,联系

电话:025-83659693)。

主编单位:南京慧龙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参编单位: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曹继勇张岩赵勇李劲遐唐菲夏雨

江淮朱浩卢泉岩张丽伟刘宏张智峰

吴甜田常伟王博郭子叶王志凯姚增光

周宇儒王硕刘子涵蔡伯祺

主要审查人员:陈志龙石晓冬赵贵华范益群王泽坚张为

刘紫强邵继中顾新吴克捷童本勤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地下空间专项规划....................................................4

4.1主要任务......................................................4

4.2规划内容......................................................4

4.3成果要求......................................................5

5地下空间详细规划....................................................6

5.1主要任务......................................................6

5.2规划内容......................................................6

5.3指标体系......................................................7

5.4成果要求......................................................7

6地下空间城市设计....................................................9

6.1主要任务......................................................9

6.2设计内容......................................................9

6.3成果要求......................................................9

附录A制图标准......................................................11

附录B详细规划图则示例..............................................12

本导则用词说明........................................................13

引用标准名录..........................................................14

条文说明..............................................................1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UndergroundComprehensivePlan.............................................................................4

4.1MainTasks.........................................................................................................4

4.2PlanContent.....................................................................................................4

4.3OutcomeRequirements.....................................................................................5

5UndergroundDetailedPlan.......................................................................................6

5.1MainTasks.........................................................................................................6

5.2PlanContent.....................................................................................................6

5.3IndicatorSystem.............................................................................................7

5.4OutcomeRequirements.....................................................................................7

6UndergroundSpaceUrbanDesign.............................................................................9

6.1MainTasks.........................................................................................................9

6.2DesignContent.................................................................................................9

6.3OutcomeRequirements.....................................................................................9

AppendixACartographicStandards.........................................................................11

AppendixBExampleofDetailedPlan.....................................................................1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3

References.........................................................................................................................14

ExplanationofProvisions...........................................................................................14

DB1331/T038-2023

1总则

1.0.1为保障新区地下空间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规范新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与管

理,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新区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

1.0.3新区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地下空间专项规划undergroundcomprehensiveplan

对一定空间范围、一定时期内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及各类地下设施建设进行综

合部署和实施安排。

2.0.2地下空间详细规划undergrounddetailedplan

对城市重要片区或节点地下空间开发活动所做的具体安排,以及提出的各项控制

指标和要求。

2.0.3地下空间总体布局generallayoutofundergroundspace

对规划区内各种城市地下功能设施空间进行综合组织,主要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平

面布局和竖向布局。

2.0.4地下空间平面布局generalhorizontallayoutofundergroundspace

对规划区内不同地块的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及其形态进行分层布局组织。

2.0.5地下空间竖向布局generalverticallayoutofundergroundspace

对规划区内不同类型的城市地下功能设施空间进行竖向协调安排。

2.0.6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undergroundshort-termconstructionplan

对近阶段内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目标、发展布局、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2.0.7地下交通设施undergroundtransportationfacilities

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交通功能的设施,包括地下道路设施、地下轨道交通设施、

地下公共人行通道、地下交通场站、地下停车设施等。

2.0.8地下公共服务设施undergroundpublicservicefacilities

地下空间中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商业、餐饮、娱乐、文化、体

育、办公、医疗卫生及其配套设施等。

2.0.9地下市政公用设施undergroundmunicipalandutilityfacilities

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给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排水、环卫等市政

公用功能的设施,包括地下市政场站、地下市政管线、地下市政管廊和其他地下市政

公用设施。

2.0.10地下公共空间undergroundpublicspace

位于地表下,供公众使用的空间。

2

DB1331/T038-2023

3基本规定

3.0.1新区地下空间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原则。

3.0.2新区地下空间规划包括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三个层面。

1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包括新区总体规划中地下空间规划专题或专章等相关内

容,以及单独编制的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2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宜与地面详细规划同步编制;

3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宜纳入新区详细规划,并落实到新区详细规

划的相关指标中。

3.0.3新区地下空间规划应遵循新区总体规划,应与地面基础设施相协调,包括但

不限于交通、市政、人防、防灾等专项规划。

3

4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4.1主要任务

4.1.1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传导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涉及地下空

间的上位要求;在掌握地下空间建设现状及资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开

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及规划目标;预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规模;确定地下空间功能

和竖向布局;明确地下空间专项设施的总体布局要求;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时序和

重点地区;提出实施保障措施和建议。

4.2规划内容

4.2.1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收集、调查和分析规划区内基础资料,掌握地下空间建设现状;

2从生态安全、技术可行、经济及社会效益等角度,对自然、环境、人文、建

设等要素综合评估,划定地下空间的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并提出空间管制要求;

3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及规划目标;

4结合规划目标,合理预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规模;

5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明确地下空间总体结构与布局,划定地

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地区,明确不同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和要求;

6根据地面用地性质,规划与之相适应的地下空间功能布局。可根据地下空间

功能的混合性及相互关联度,将其分为一般、复合、综合利用功能区三类;

7根据新区发展需求,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竖向分层原则和控制引导要求。

可将地下空间从上至下划分为浅层(0~-10m)、中层(-10m~-30m)、次深层(-30m~

-50m)和深层(-50m以下);

8明确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等地下空间专项

设施的规划原则和思路,总体规模和布局;

9提出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应要求,并就地下空间的防火、防震、防

洪及应急管理制定相应措施;

10确定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管控要求,明确重点建设项目,确定近期建设计划与

远期安排;

4

DB1331/T038-2023

11提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

4.3成果要求

4.3.1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以及附件三部分,其中,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为法定文件。

4.3.2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总则,开发利用基本原则,总体结构

和布局规划,功能和竖向规划,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

施等地下空间专项设施规划,地下空间重点地区布局规划,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附则与附表等。

4.3.3主要规划图纸应包括下列内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图,地下空间资源潜

力评价图,总体结构规划图,功能布局规划图,竖向分层规划图,地下空间专项设施

规划图,重点地区规划布局图,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应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GB/T39972-

2021),基于统一的底图底数,逐级汇交地下空间信息,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

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宜协同做好地下空间专题调查和专项调查,按照国土空间

规划数据库规范及标准,及时将地下空间的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建立数据共享与动态维护机制。

图纸绘制过程中,地下空间功能设施的图层命名与图例绘制应符合本导则附录A

的规定。

4.3.4规划附件应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等内容。

5

5地下空间详细规划

5.1主要任务

5.1.1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应包括:落实和细化地下空间专项规划要求;

确定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等地下空间专项设施功能、

规模、布局,以及各专项设施的空间关系;确定地下公共空间的范围、规模、功能等

控制要求,制定指标体系;提出规划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定性和引导性要求。

5.2规划内容

5.2.1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结合上位规划,依据地块规划指标,测算地块地下空间规模与单建式地下空

间规模,明确规划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规模;

2细化上位规划确定的各类地下空间专项设施规划布局要求。明确地下交通设

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等地下空间专项设施的位置、接驳及预留

要求、建设及安全防护要求、规模等;

3合理组织地下公共空间,确定各层地下公共空间的范围、规模、功能等控制

指标,提出连通要求,细化地下人行连通、地下车行连通的规划布局;

4提出交通流线组织及通道建设要求,连接方向与竖向衔接方式,出入口及地

上地下过渡空间设置范围与数量;

5依据人防工程专项规划或相关规范要求,落实人民防空防护要求;

6对规划区内开发地块提出具体的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明确对公众开放

或鼓励开放的地下公共空间管控要求;

7根据规划区自然环境、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功能定位等,提出地下公共空

间景观环境的设计要求;

8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时序,提出实施保障措施。

5.2.2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地区,建设项目涉及到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可参考5.2.1

条详细规划编制内容,重点明确地下交通设施之间、地下交通设施与相邻地下公共空

间之间的互连互通要求。

6

DB1331/T038-2023

5.3指标体系

5.3.1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应包括规定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可按表5.3.1的规定确

定。

表5.3.1控制要素汇总表

控制要素规定性引导性

控制指标(小类)

大类中类指标指标

土地地下空间用地边界●

使用地下空间建筑面积●

地下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层数●

使用控制开发地下空间开发规模●

容量地下空间功能兼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