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394-2021 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

DB21/T 3394-2021 Grassland chicken management and locust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394-2021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1-28
实施日期
2021-03-28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16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394—2021

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trollinglocustsandgrasshoppersin

grasslandbyherdingchicken

2021-02-28发布2021-03-28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394—2021

目次

目次.............................................................................I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牧鸡治蝗适用条件...................................................................2

5牧鸡治蝗技术.......................................................................2

6治蝗效果评价.......................................................................3

附录A(资料性)草原主要蝗虫形态特征.................................................4

I

DB21/T3394—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王坤芳、陈曦、陈冲、王文成、雷虹、李佳、严秀将、刘天华、高晓鹏、部卫平、

黄艳娥、于荣波、姜海、蔡振波、潘晶、隋伟、吴一鸣。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126号,联系电话:024-88454411。

II

DB21/T3394—2021

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原牧鸡治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防治技术和治蝗效果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区域内海拔低、坡度<30°的草原蝗虫为害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578草原蝗虫调查规范

DB21/T2482草原主要蝗虫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牧鸡治蝗herdingchickencontrollinglocustsandgrasshoppers

在草原上有针对性地放养适宜品种的、经过调驯的鸡群,利用其捕食蝗虫的天然习性来控制、消灭

蝗虫的一种生物防治措施。

3.2防治指标controllingthreshold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长,为防止蝗虫危害损失超过经济允许损失水平而采取防治措施时蝗虫的种

群密度。

3.3种群密度populationdensity

单位面积或空间内同种蝗虫个体的数量。

3.4为害damage

蝗虫种群密度超过防治指标产生的灾害。

3.5严重为害seriousdamage

蝗虫种群密度达到防治指标2倍(含2倍)以上产生的灾害。

3.6始盛期beginningstage

蝗虫某一发育进度(如孵化、羽化、产卵及各虫龄等)的百分率累计达到16%时的生长阶段。

3.7防治适期optimumcontrollingstage

1

DB21/T3394—2021

蝗虫生长到实施防治可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时的时期。

3.8信号饲料signalfeed

引导鸡群进入指定区域时撒在路径上的饲料。

3.9信号哨signalwhistling

训练鸡群在捕食、转移等活动中产生条件反射的固定哨声。

4牧鸡治蝗适用条件

4.1防治密度

为害区内蝗虫种群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可进行防治。(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参见NY/T1578;防治指

标参见DB21/T2482)。

小型蝗虫:防治指标为25头/m2。

中型蝗虫:防治指标为15头/m2。

大型蝗虫:防治指标为5头/m2。

4.2防治时期

防治区内草原蝗虫主要优势种达到2龄蝗蝻始盛期至成虫期均可进行防治,在辽西地区一般为6

月中旬,辽东地区一般为6月下旬。草原蝗虫主要优势种达到3龄时为防治时期。

4.3防治区

牧鸡治蝗应安排在坡度<30°,交通及水源方便的地段。一般要求面积为不小于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