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TE 0015-2024 盆底疾病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

T/CATE 0015-2024 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elvic flo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ATE 0015-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0-15
实施日期
2024-10-17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专科从业人员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技术应具备的条件。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开展盆底疾病诊疗技术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盆底疾病相关专业科室(如妇产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康复科和中西医结合科等); 主要技术内容:盆底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门新兴学科,以妇产科学、盆底医学和康复医学为背景,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 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及慢性盆腔痛等各类盆底疾病进行诊治的学科。PFD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盆底康复治疗和盆底手术治疗,规范PFD的诊治是我国乃至世界盆底学科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但目前相关质量管理指标和质控标准仅是初步形成,尚不完善,盆底专科人员的资质认证还不太完善,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尚未发布盆底专业的质控指标体系,因此建立一个盆底康复和盆底手术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件对PFD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制定PFD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以便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支撑。本文件内容为医疗机构及其专科从业人员开展PFD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盆底康复已在我国走过十多年的历程,起步较晚,但覆盖面积居世界之最,随着医疗技术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意识到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并随着国家提出全民健康理念,盆底学科领域也体现出盆底健康落地基层的态势。目前在我国基层医院、产后康复机构、美容院以及月子中心等机构均在开展盆底康复治疗,但是质量和效果却参差不齐,也不乏过度治疗的问题。盆底手术治疗方面,业界对各种舒适的评价仍存在争论,对术式选择尚无统一标准,虽然有相关指南和共识作为参考,实际临床实践中主要术者的经验和术式偏好,手术参差不齐,缺乏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其次,进行盆底疾病诊疗的医疗小组可能分布在不同的二级科室,包括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科等,管理难度也较大。本文件从临床实际出发,建立盆底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自我管理提供依据,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提高盆底疾病整体防治水平,保障盆底疾病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国家层面上减少卫生经费支出,并促进盆底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技术创业协会
起草人:
陈悦悦、牛晓宇、魏冬梅、余娅、梅玲、张月婷、果吉尔锑、李琳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