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842-2005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GB/T 19842-2005 Air-conditioning units for railbound vehicl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842-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7-11
实施日期
2006-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起草人:
王兴江、江勇智、戴世龙、欧阳仲志、陈占甲、王唯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4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JICS73

IG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842-2005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Air-conditioningunitsforrailboundvehicles

2005-07-11发布200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19842-2005

月U吕

本标准是在JB/T6420-1992《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法维莱交

通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兴江、江勇智、戴世龙、欧阳仲志、陈占甲、王唯。

GB/T19842-2005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轨道车辆空调机组(以下简称“空调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

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轨道车辆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200km/h的空调机组。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患(eavISO780.1997)

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eqvIEC335-1;1991)

GB4706.3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IEC335-2-40:

1995,IDT)

GB/T5226.1-2002机械安全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IEC60204-1:

2000,IDT)

GB/T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GB9237-2001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eqvISO5149:1993)

GB/T13306-1991标牌

JB/T7249-1994制冷设备术语

TB/T1484.1-2001铁路机车车辆电缆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标称电压3kV及以下电缆

TB/T1759-2003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TB/T1802-1996铁道车辆漏雨试验方法

TB/T2702铁道客车电器设备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

术语和定义

JB/T7249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air-conditioningunitsforrailboundvehicles

一种向机车、铁道车辆、轻轨车辆、地铁车辆的客室、工作间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它主要包

括制冷系统以及加热(或无加热)、通风装置。

3.2

紧急通风emergencyventilation

当车辆动力电断电时,由车辆的蓄电池经逆变器给空调机组的通风机供电,由通风机进行全新风通

风的运行过程为紧急通风。

GB/T19842-2005

4型式和墓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功能分为:

a)冷风型;

b)电热冷热风型;

c)热泵冷热风型;

d)热泵辅助电热型。

4.1.2按结构分为:

a)整体式;

b)分体式。

4.1.3按使用气候环境温度分为:

类型气候环境最高温度

Tl450C

T250℃

T355`C

4.2墓本参数

4.2.1能效比(性能系数)

名义工况下的能效比(性能系数)按表1规定。

表1名义工况下的能效比(性能系数)

类型制冷剂名义制冷(热)量/WEER(COP)/(W/W)

>4500^-9000

机组高度T1,T2>9000^-27000

>330mm

R22>27000-45000

R407C等>4500-42000

机组高度李9000--27000

T1,T2

<330mm

>27000--35000

4.2.2制冷剂为R134a的空调机组,EER(COP)值为表1值的90%e

4.2.3空调机组的电源为:主电路额定电压三相交流380V50Hz、三相交流220V35Hz或其他电

源,控制电路额定电压单相交流220V50Hz或直流110V、直流24V,

4.3型号编制

空调机组的型号编制方法见附录A,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空调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文件制造。

5.2环境及使用条件

5.2.1海拔高度小于或等于2000m.

5.2.2空调机组应能在表2规定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

5.2.3空调机组在风沙、雨淋、日晒、大气腐蚀等自然条件及车辆运行时,应能正常工作。

5.2.4空调机组应能在车辆运行时的频繁启动、振动、冲击等条件下正常工作。

2

GB/T19842-2005

5.2.5空调机组应能适应地面电源供电或发电机供电或逆变器供电等电源,在主电路电源为三相交流

380X(1士10%)V,50X(1士2%)Hz或三相交流220X(1士10%)V,35X(1士2%)Hz;控制电路电

源为单相交流220X(1士10)V,50X(1士2%)或直流110V,具有+25%--30%的相对误差;直流24

V,具有十25%一一30写的相对误差条件下正常工作。

衰2空调机组正常运行的环境濡度兰付}0C

气候类型

空调机组型式

T1T2T3

冷风型18-4518^-5018-55

热泵型一7-45一7^-50一7^-55

电热冷热风型一40-45一40^-50一40-55

5.3零、部件及材料要求

5.3.1空调机组所有零、部件和材料应分别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并保证安全。

5.3.2空调机组的隔热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和不吸水性,并无毒、无异味,且燃烧性能为GB8624-

1997中Bl级。隔热层应粘贴牢固、平整。在正常工作时空调机组外表面不应有凝露现象。

5.3.3空调机组的电气系统一般应具有电机短路、过载、缺相保护,必要时,还应包括高压、低压、逆相

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或器件。

5.3.4空调机组的电器元件选择及安装应符合GB4706.32和GB5226.1的要求。

5.3.5空调机组用电线电缆的外敷绝缘层应采用阻燃、低烟、无卤型材料,并应符合TB/T1484.1-

2001的规定。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应满足使用要求。

5.3.6布线及线号标记应符合TB/T1759-2003的规定。

5.3.7空调机组所用的非金属材料应符合TB/T2702-1996的规定。

5.3.8涂装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皱纹和损伤。

5.4结构要求

5.4.1空调机组的排水结构应可靠,在运行中凝结水和雨水不应渗漏到车厢内,空调机组出风口不应

喷雾带水。

5.4.2空调机组的新风口开度大小应满足新风量的要求。新风口应具备气一水分离的功能,以防止车

辆运行时雨雪进人车箱内,其过滤网应拆装方便。

5.4.3回风口和新风口设有风量调节阀的空调机组,风量调节阀动作要灵敏、可靠。

5.4.4设置紧急通风功能的空调机组应配备回风和新风风量调节阀,在紧急通风运行时,回风口完全

关闭,新风口完全打开。

5.4.5在寒冷地区使用的空调机组应配备防雪板。

5.5装配要求

5.5.1空调机组的制冷系统各部件在装配前应保持清洁、干燥。

5.5.2空调机组内各管路、部件应采取必要的定位措施,确保在运行中不发生摩擦、撞击。

5.5.3各部件的连接应牢固。

5.5.4电气线路、电器设备以及自控器件的安装布置应安全、牢固、整齐。电气线路要采取防护措施,

防止磨擦和鼠咬。

5.6性能要求

5.6.1制冷系统密封性能

按7.3.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泄漏量不大于14g/a,

5.6.2运转

按7.3.2方法试验,所有测检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

GB/T19842-2005

5.6.3防雨性能

按7.3.3方法试验时,与车体接口部位各处焊缝及接缝不应漏水。

5.6.4气密性

运行速度为200km/h并安装有新风、废排关闭阀的车辆用的空调机组按7.3.4方法试验时,空调

机组空气处理腔内部的气体压力从4000Pa降至1000Pa时所需要的时间应不小于50se

5.6.5制冷f

按7.3.5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5.6.6制冷消耗功率

按7.3.7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567热泵制热.

按7.3.8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热泵名义制热量的95%。热泵型空调机组的名

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

568热泵制热消耗功率

按7.3.9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消耗功率不应大于热泵名义功率的110%.

5.6.9电加热制热消耗功率

按7.3.13方法试验时,采用管状电加热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名义值的90写-105%,采

用PTC电加热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为名义值的100%^110%,

5.6.10最大负荷的制冷运行

a)按7.3.10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并能正常运行。

b)空调机组在第1h连续运行期间,应能正常运行。

c)当空调机组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转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

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

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5.6.11凝肠工况运行

按7.3.11方法试验时,凝结水不应从空调机组中随风吹出,而应顺利地从排水孔(管)排除。

5.6.12低温工况运行

按7.3.12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组应能正常运行,且蒸发器风道不应被冰霜堵塞,空调机组出风口不

应有冰屑或水滴吹出。

5.6.13热泵最大负荷制热运行

a)按7.3.14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并能正常运行。

b)空调机组在第1h连续运行期间,应能正常运行。

c)当空调机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转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

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5.6.14自动除括

按7.3.15方法试验时,除霜所需总时间不应超过试验总时间20。在除霜周期内,室内侧的送风

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e

5.6.巧噪声

按7.3.16方法测量空调机组的噪声(声压级),噪声测量值为:室外侧应不超过69dB(A),室内侧

应不超过65dB(A),

5.6.16机外静压

按7.3.6方法测量空调机组的机外静压,机外静压测量值应符合买卖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的规

定值。

GB/T19842-2005

5.6.17能效比(EER)

按7.3.5方法实测制冷量与按7.3.7方法实测功率之比不应小于表1规定值的90%,

5.6.18性能系致(COP)

按7.3.8方法实测热泵制热量与按7.3.9方法实测消耗功率之比不应小于表1规定值的9000,

6安全性能

6.1制冷系统安全

空调机组的机械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9237的有关规定。

6.2安全控制器件

空调机组应有防止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超过规定范围的安全保护措施或器件,保护器件设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具有电加热器的机组,电加热器应设置温度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温度

继电器的动作值为70℃士5℃断开,50℃复位。熔断器应安装在主电路中,熔断值为1390C+50C,

6.3机械安全

空调机组的设计应保证在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空调机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

构应能在按7.3.17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和车辆实际运行时,其零部件应不受损坏,紧固件无松动,性能

符合要求。

6.4电器安全性能

6.4.1绝缘电阻

按7.3.18.1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组带电部位对地、对非带电金属部位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a.

6.4.2电气强度

按7.3.18.2方法试验,空调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的金属部位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电气强度试

验,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闪络。

6.4.3空调机组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标识明显,按7.3.18.3方法试验时,其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0.1n。

6.4.4安全标识

空调机组应在正常安装状态下,在易见部位,用不易消失的方法,标出安全标识(如接地标识、警告

标识等)。

7试验方法

7.1试验条件

7.1.1空调机组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试验装置见附录B,

71.2按气候类型选择相应的工况进行试验,试验工况按表3的规定。

表3试验工况单位为℃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室外侧人口空气状态

试验条件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名义制冷292335

T145

最大负荷T232.52650

制冷运行

T355

低温2115.521

凝露272427

GB/T19842-2005

表3(续)单位为℃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室外侧人口空气状态

试验条件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高温76

热泵名义制热2015<最大)

低温21

制热运行热泵最大负荷272418

热泵自动除霜2015(最大)21

电加热20

7.1.3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

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

类别型式精度

水银玻璃温度计

电阻温度计空气温度士。.1'C

温度测量仪表

热电偶

温度传感R&·制冷剂温度士10C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气压表,气压变送器风管静压士2.45Pa

制冷剂压力测量仪表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士0.4%

指示式生0.5%1

电测量仪表

积算式士1.0写

气压测量仪表(大气压力)气压表,气压变送器大气压力读数的士1.0%

转速仪表转速表,闪频仪测定转速的士1.0%

质量测量仪表测量质量的士1.0%

注1噪声测量应使用I型或I型以上的精密级声压计。

注2:时间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为士o.2%o

7.1.4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名义工况试验时,各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名义工况试验时的读数允差

项目读数的平均值对额定工况的偏差各读数对额定工况的最大偏差

千球士0.3士1.0

进风

室内侧空气温度/℃湿球士0.2士0.5

出风干球土1.0

干球士03士l'O

进风

室外侧空气温度/℃湿球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