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YXZ 04-2024 艾条(柱)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

T/KYXZ 04-2024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with moxa sticks (cylinders) clas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KYXZ 04-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2-21
实施日期
2024-02-2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海南省科学养生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艾产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艾叶为原料,经烘干、粉碎、提绒、卷条、包装加工而成的灸用艾条、艾柱及各种艾绒产品的加工; 主要技术内容:4.1 要求4.1.1 艾绒的原料应为菊科蒿属植物,包括Artemisia argyi艾、Artemisia princeps魁蒿、Artemisia vulgaris北艾,或其他被证明适合经加工制成艾绒的蒿属植物干燥叶片。在艾叶采摘、交售、收购和加工过程中应避免混入外来物。艾叶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保存至少1 年,剔除根、茎、梗及泥土、砂石,方可用于加工制成艾绒。原料艾叶与艾绒的产出比例至少应为 3:1,即 3 千克的干燥艾叶经加工制成最多1 千克的艾绒。艾绒应洁净、无异物、无异味、无霉变。未经粉碎的干燥艾叶原料标本应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描述的以下性状特征:艾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4.1.2 未经粉碎的干燥艾叶原料的挥发油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比较的相似度应在 80%以上。4.2 艾绒外观艾绒为淡黄色、灰黄色、土黄色、灰绿色、暗绿色或灰黄带灰绿色的绒团。偶见游离颗粒状叶片组织与艾叶梗茎。触之柔软具弹性,手捻搓易成团。气清香或微香,具有艾绒独特的香气。点燃后生成白色或浅灰色烟雾,具有特殊香气。4.3 艾绒显微特征在 20×10 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艾绒可见:T 型毛众多,大多相互缠结成乱团状。其顶细胞细长,弯曲或扭曲,直径 5~18μm,长 210~960μm,极少可达 1000μm以上,碎断者极少见,两端渐尖,中部可见类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的柄部脱落痕;柄部几全部脱落至多数碎落,残留的柄部或其残段为1~6 个类方形或长方形细胞,有的中部略膨大。叶肉组织碎块(栅状细胞和海绵组织)及叶片碎块少见,呈不规则形,大小不等,类黄色、棕黄色、黄棕色或暗棕色;其中有的可见细长的螺纹导管,稀见具缘纹孔导管及网纹导管,导管多相聚或与纤维相伴,直径 5~30μm;有的碎块密布细小草酸钙簇晶,直径 3~12μm,并可见细胞成对排列的鞋底形腺毛(顶面观);纤维极少见或少见,直径 7~20μm,末端渐尖。表皮碎片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美浪湾香药生物有限公司、海南中生制药有限公司、海南长永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畅享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海香园沉香贸易有限公司、海南健辉健康养生产业有限公司、海南昌明丰德沉香产业有限公司、海南智益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起草人:
曾驰、陈华奇、刘畅、王海香、周建辉、吴敦壮、史华强、李永辉、陈德力、刘宏智、杨云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