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76-2003 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DB34/T 376-2003 Non-polluting High-quality Spring Onion Production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 Part 4: Sunlight Greenhous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太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太和县林业局、太和县城关镇。
- 起草人:
- 高玉振、王效然、扬灿田、陈立国、王洪德、张德贺、彭艳、王庆礼。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76—2003
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2003-11-26发布2003-11-2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76—2003
前言
为规范香椿栽培技术,确保香椿生产的质量和食用安全,促进当地名优特农产品的发展,制
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和相关的科技成
果及当地农民种植香椿的先进经验制定:
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共分8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均可成为独立标准。
本标准是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其它部分为:
第1部分:育苗与栽培技术;
第2部分:分类与分级;
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
第5部分:保鲜与腌制技术;
第6部分:太和贡椿;
第7部分:太和贡椿生产的环境要求;
第8部分:加工厂卫生要求。
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太和县林业局、太和县城
关镇。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玉振、王效然、扬灿田、陈立国、王洪德、张德贺、彭艳、王庆礼。
本标准自2003年11月26日首次发布实施。
DB34/T376—2003
无公害优质香椿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优质香椿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优质香椿日光温室栽培的种植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
GB/T18407.1—2001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DB34/T278—2002无公害优质香椿第一部分:育苗与栽培技术规范
DB34/T375—2003无公害优质香椿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日光温室
利用日光照射升温与保温的一种前棚面呈弧园形,后棚面呈斜坡形,阴面筑有保温墙的塑料
大棚式温室。
3.2苗木假植
即苗木从苗圃起出后,先将苗木根部暂时集中埋在地沟中,适当覆盖、保温、通过自然休眠
的过渡措施。
4大棚选址及环境条件
4.1环境要求
大棚选址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1规定的要求
4.2选址
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开阔地带。当形成温室群时,棚与棚南北之间距离
不应低于7m,东西间距离不应低于4m。
4.3型式
日光温室型式宜选择采光面大、透光率高、室内升温快、保温性好的鸟翼形大棚。(见附录A)
5栽培
5.1育苗
育苗与苗圃管理应符合DB34/T278—2002规定要求
5.2栽培
5.2.1苗株选择
苗株应选择长势健旺、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根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2/T 224-2002 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及杂交种田间种植检验操作规程 2002-12-09
- DB11/T 181-2003 电子市场质量管理通用规范 2003-02-15
- DB42/T 128-2002 核用银杏地方良种 2002-12-09
- DB42/T 152-2002 棉铃虫测报调查、资料统计规范 2002-09-30
- DB42/T 127-2002 银杏栽培技术规程 2002-12-09
- DB42/T 227-2002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02-12-09
- DB42/T 150-2002 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2002-09-30
- DB42/T 225-2002 均县名晒烟 2002-12-09
- DB42/T 226-2002 黄冈名晒烟 2002-12-09
- DB42/T 149-2002 水稻种子检疫操作规程 200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