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688-2008 染料 相对强度和色差的测定 仪器法
GB/T 6688-2008 Dyestuffs—Determination of relative strength and color difference—Instrumental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6年08月
-
200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沈阳彩普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
- 起草人:
- 李勤、姬兰琴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
犐犆犛71.100.0187.060.10
犌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犌犅犜66882008
代替/—,/—1986
GBT66881986GBT6689
染料相对强度和色差的测定仪器法
——
犇犲狊狋狌犳犳狊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狉犲犾犪狋犻狏犲狊狋狉犲狀狋犺犪狀犱犮狅犾狅狉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犮犲
狔犵
犐狀狊狋狉狌犿犲狀狋犪犾犿犲狋犺狅犱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20080918发布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犌犅犜66882008
前言
本标准代替/—《染料相对强度的测定仪器法》、/—《染料色差的测
GBT66881986GBT66891986
定仪器法》。
本标准与/—、/—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GBT66881986GBT66891986
———本标准整合了/—和/—(/—和/—
GBT66881986GBT66891986GBT66881986GBT6689
1986的标题、本标准的标题);
———使用()色差公式取代色差公式(/—中的第章,本版的
CMC犾∶犮CIELABGBT668919864
6.4.2);
———增加了试验报告内容(本版的第章)。
7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134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彩普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勤、姬兰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
GBT66881986
———/—。
GBT66891986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Ⅰ
/—
犌犅犜66882008
染料相对强度和色差的测定仪器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荧光染料染于纺织品时与标样的相对强度和色差的仪器法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测色仪器对非荧光染料染于纺织品时与标样的相对强度和色差以及分色差进行
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23742007
/—颜色的表示方法
GBT39772008
/—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39782008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39792008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
GBT4841.3200621121316112125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染料犱,
犲狊犱犲狊狋狌犳犳狊
狔狔
在可见光部分有选择吸收的物质称为色素。凡与染色对象有一定的亲和力,可通过适当的方法上
染固着,并具有一定色牢度的色素称为染料。[/—中的]。
GBT668720062.1
3.2
染料的相对强度狉犲犾犪狋犻狏犲狊狋狉犲狀狋犺狅犳犱犲
犵狔
通称染料的强度。表示某染料赋予被染物颜色的能力相对于染料标样赋色能力的比例。通常用染
得相等深度颜色时,染料标样与试样的用量之比,以百分数形式表示。[/—中的]。
GBT668720066.7
3.3
色差犮狅犾狅狉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犮犲
定量表示的色知觉差异。用表示。[/—中的]。
Δ犈GBT569820014.62
3.4
色差公式犮狅犾狅狉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犮犲犳狅狉犿狌犾犪
计算两色刺激之间的差异的公式。[/—中的]。
GBT569820014.63
4仪器设备和材料
设备和材料应符合/—中的有关规定。
GBT23742007
测色仪器:应符合/—的规定。
GBT39792008
1
/—
犌犅犜66882008
5相对强度的测定
5.1一般规定
5.1.1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反射型光谱光度计,测试波长范围应包括400nm700nm,读取的反射率不
~
少于个。
16
色度计算中所用到的标准色度观察者颜色匹配函数按/—之规定,采用视场
5.1.2GBT3977200810°
的犡犢犣表色系统。
101010
色度计算中所用的标准照明体按/—中的标准照明体。照明观测条件采用
5.1.3GBT39782008D
65
上述标准中的垂直/漫射(/)或漫射/垂直(/)条件。不采用光泽吸收器,即包括镜面反射(测试表
0dd0
面光泽较强的丝绒等纺织品时除外)。
5.2染样准备
样品染料和标准染料的染样制备按/—及相应品种的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染色方
5.2.1GBT23742007
法进行。染样应均匀无疵点。
染色深度按/—中的/标准染色深度进行控制。染样和标样的深度应尽量
5.2.2GBT4841.3200613
接近。
5.2.3被染物最好采用平纹织物,用于测量的染样表面不能有皱褶。不应使用散纤维形式的染样。纱
线和长丝的染样最好应用硬卡做骨干经绕线机绕成片状后测量。
5.3测定步骤
5.3.1开机测量时必须先对仪器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按所使用的仪器说明书进行。
5.3.2符合上述要求的染样重叠数层以一定的张力安放于样品测量孔(重叠层数以继续增加层数不再
导致反射值改变为止)。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5.3.3要对织物的正面进行测量,采取多点测量取平均值。对无明显反正面的平纹织物,应进行两面
测量取平均值。测量时织物经纬纱走向应一致。
5.3.4仲裁时以平纹织物为准。
5.4染料相对强度的计算
5.4.1/的计算方法(方法一):
犓犛
适用于试样和标样之间目测具有相同或接近的色光且最大吸收波长相同的情况,不适用于拼混染
料、具有两个以上吸收峰或没有明显的吸收峰的染料以及试样与标样之间虽目测具有相同的色光,但反
射曲线具有不同最大吸收波长的情况(异谱同色)。试样与标样的颜色深度差不应大于10%,否则,应
调整试样或标样的染色浓度重新制备染样,使其颜色深度尽可能地接近。
待测染料的相对强度以计,数值用分(或)表示,按公式()计算:
犛犜%1
犛犜/……………()
=1001
犳犳
21
式中:
犳———单位染色浓度的试样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KubelkaMunk函数值;
2
犳———单位染色浓度的标样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KubelkaMunk函数值。
1
(/)/……………()
犳=犓犛犆2
max
2
/()/……………()
犓犛1犚犚
=-∞2∞3
式中:
(/)———染样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函数值;
犓犛maxKubelkaMunk
犆———染色浓度;
犚———完全不透明体的反射率。按本标准的所得到的反射值结果即可用于式()的计算。
∞5.3.23
5.4.2基于积分的/值和伪三刺激值的计算方法(方法二):
犓犛
适用于求取染料相对强度的一切情况。试样与标样的颜色深度差不应大于10%,否则,应调整试
2
/—
犌犅犜66882008
样或标样的染色浓度重新制备染样,使其颜色深度尽可能地接近。
染样在某一波长下的函数值以()计,按公式()计算:
λKubelkaMunk犉λ4
22
(犚())(犚())
1-1-
∞λs
犉()∞λ……………()
λ=-4
2犚()2犚s()
∞λ∞λ
式中:
犚()———染样在波长下的反射率;
∞λλ
犚()———空白织物在波长下的反射率。
sλ
∞λ
染样的伪三刺激值用KubelkaMunk函数值来计算,这三个值之和犐与染样的深度成正比。
染样的伪三刺激值之和以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3420.8-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8部分:接口要求 2019-11-11
- YD/T 3570.2-2019 通信用偏振保持光纤测量方法 第2部分:偏振串音 2019-11-11
- YD/T 3571-2019 受信WLAN接入移动核心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1449.5-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第5部分:PON和移动蜂窝双上行客户网关 2019-11-11
- YD/T 3567-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 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 物理层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3565-2019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编码规则 2019-11-11
- YD/T 3421.2-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2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3568.3-2019 通信基站基础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温控系统 2019-11-11
- YD/T 3566-2019 智能光分配网络 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3570.1-2019 通信用偏振保持光纤测量方法 第1部分:拍长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