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972-2014 辣椒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52/T 972-2014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main pepper pests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972-2014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0-30
实施日期
2014-11-30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972—2014

辣椒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Integratedmajorcapsicumpestandinsectpreventionandcontrol

technologyprotocol

2014-10-30发布2014-11-30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发布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发布

DB52/T972—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主要虫害种类、形态特征及其发生特点................................................1

4防治原则..........................................................................1

5综合防治技术......................................................................1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虫害形态特征................................................4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要虫害及发生特点..............................................7

附录C(资料性附录)辣椒主要虫害防治常用药剂及安全间隔期............................9

I

DB52/T97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毕节市植保植检站等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夏忠敏、龙玲、刘红梅、莫纯碧、邵昌余、吴琼、黎藜、吴长松、李思梅、耿坤、

郑明章、龙光泉、胡吉峰、蒋平、田斌、周尚峰、黄龙武。

II

DB52/T972—2014

辣椒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生产上的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辣椒种植区主要虫害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主要虫害种类、形态特征及其发生特点

3.1主要虫害种类

小地老虎、烟青虫、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等。

3.2主要虫害形态特征见附录A。

3.3主要虫害发生特点见附录B。

4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辣椒主要虫害为对象,综合考虑影响虫害发生的各种

因素,协调运用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

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和环保的目的。

5综合防治技术

5.1农业防治技术

5.1.1精细整地

深耕晒垡,精耕细耙,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

5.1.2清洁田园

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清除虫巢,及时清理落花、落果,并摘除蛀果带出田外进行

深埋,减少虫源。

1

DB52/T972—2014

5.1.3育苗、培育壮苗

推广营养坨假植技术,也可根据当地实际,采用直播、营养坨移栽技术等,培育壮苗。

5.1.4科学浇水施肥

合理灌溉,降低湿度,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采取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适当追施N、P、K肥的

平衡施肥技术。

5.1.5人工捕杀

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在被小地老虎危害的辣椒植株周围的土壤中捕杀幼虫;检查被烟青虫危害的辣

椒植株的心叶及嫩叶,在新鲜虫孔或虫粪附近找出幼虫并杀死。

5.2物理防治技术

5.2.1杀虫灯、性诱剂、诱集器诱杀

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集器诱杀小地老虎、烟青虫成虫。频振式杀虫灯每3.33hm2~4.00hm2安

装一盏,接口处离地面1.2m~1.5m,每隔2~3天清理一次接虫袋,但在诱杀高峰期,必须每天清理一

次。性诱剂每1~3个控制面积为667m2,每个诱蕊使用时间为20天左右。诱集器自己制作,每667m2设

立5~6个,放置糖酒醋液的器皿离地面高度1.5m左右,诱液按酒1份、水2份、糖3份、醋4份比例配制,

20天更换。

5.2.2使用银灰膜

用银灰色地膜进行覆盖,驱避蚜虫。方法是采用起垄移栽,栽后选用厚0.005mm~0.01mm,宽

100cm~120cm的银灰色地膜及时覆盖压实,并在辣椒苗上方划开地膜掏出幼苗,将幼苗四周的地膜开

口用土压紧封住。当田间气温超过30℃时,及时揭膜培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结。

5.2.3色板诱杀

用黄板诱杀蚜虫。黄板在田间采取棋盘状放置,每667m2安置30~50块,下端离辣椒植株长定后的

冠层最高点15cm。

5.3生物防治技术

选择对有益生物杀伤力低的生物源杀虫剂进行防治,保护和利用好有益生物及其优势种群,减少化

学农药施用次数及用药量。在卵孵化盛期用苦参碱穴施防治小地老虎;用烟碱乳油、苦参碱喷施防治烟

青虫;用阿维菌素、苦参碱喷雾防治蚜虫;用阿维菌素喷雾防治茶黄螨。

5.4化学防治技术

5.4.1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方法(使用药剂见附录C)。

5.4.1.1小地老虎

5.4.1.1.1喷雾

幼虫3龄前,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150mL等杀虫剂,对水60L喷雾。

5.4.1.1.2撒毒砂

2

DB52/T972—2014

用40.7%毒死蜱乳油配成1︰50的毒砂,傍晚时分撒于植株地面,每667m2撒4kg~5kg,或用辛硫

磷颗粒剂撒施,每667m2撒2kg~2.5kg。

5.4.1.1.3药液灌根

虫龄较大时,用40.7%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灌根。

5.4.1.1.4烟青虫

幼虫3龄前,用2.5%联苯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

油等喷雾防治。

5.4.1.2蚜虫

受害初期,用20%溴灭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轮换喷雾防治。

5.4.1.3茶黄螨

茶黄螨生活周期较短,繁殖力极强,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第1次施药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或

初花阶段。用5%噻螨酮乳油、35%杀螨特乳油、或73%炔螨特乳油喷雾,隔7d~10d喷1次,连续防治

3次。

5.4.1.4红蜘蛛

扩散初期,用苦参碱、10%浏阳霉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毒死蜱乳油、5%噻螨酮乳油或15%

哒螨灵乳油轮换喷雾防治。

5.5辣椒主要虫害防治常用药剂及安全间隔期

见附录C。

3

DB52/T972—2014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主要虫害形态特征

A.1小地老虎

A.1.1卵

半球形,直径0.6mm,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为灰褐色。

A.1.2幼虫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