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942-2011 顶坛花椒培育技术规程

LY/T 1942-2011 Techniques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n 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gtanensis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942-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6-10
实施日期
2011-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国家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gtanensis)良种选择、种子采集及贮藏、苗木培育、栽培技术、采收贮藏、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西南喀斯特干热河谷区,其他分布区和栽培区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贵州科学院
起草人:
陈训、李苇洁、龙秀琴、贺红早、曾祥位、彭志坚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6

LY

中华人民共禾口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942—2011

顶坛花椒培育技术规程

forcultivationonvar.

TechniquesregulationsZanthoxylumplanispinum

dingtanensis

2011-06-10发布201

国家林业局发布

1942—2011

LY/T

刖昌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贵州科学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关岭县林业局、贵州省关岭

县扶贫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训、李苇洁、龙秀琴、贺红早、曾祥位、彭志坚。

1942—2011

LY/T

顶坛花椒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顶坛花椒(Zanthoxylumplanispinum

藏、苗木培育、栽培技术、采收贮藏、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西南喀斯特干热河谷区,其他分布区和栽培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

顶坛花椒

m~2.5

花椒属一新变种,常绿灌木,高2m。与竹叶椒原变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叶片的叶轴及小叶

cm~7

光滑无刺,聚伞状圆锥花絮长短不一,在2cm之问,小花数目较多,果实成熟时外果皮橄榄绿色,

于后紫褐色,果皮上油点明显凸出。分布于贵州北盘江花江峡谷喀斯特区域。

顶坛花椒有大青椒、团椒、小青椒三个品种,其中大青椒是最为优良的品种。

4良种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冠形好、结实量好的大青椒中龄(5年~9年生)母树采种。

5种子采集及贮藏

5.1种子采集

当外种皮变为橄榄绿色,皮上的油细胞凸起呈半透明状,种子全部发黑变硬时,选择立秋至白露后

cm~2

期晴天中午手掐采集,将采集的果实按照lcm的厚度摊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或棚内,每天翻动

2次~3次。待果皮开裂后,用木棍轻轻敲击后取出种子。

5.2种子贮藏

5.2.1牛粪拌种贮藏

cm~40

将新鲜牛粪和种子按照体积比为6:l的比例混匀后深埋在30cm的坑内,覆土10cm,翌

年2月~3月春播种时取出连同牛粪一起播种,或用温水泡开后播种。

1942—20”

LY/T

5.2.2河沙拌种贮藏

将河沙与种子按照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匀后装入竹筐,常温下摆放在背阴通风干燥处,翌年

2月~3月播种。

种子贮藏选用河沙拌种贮藏较好。

6苗木培育

6.1圃地选择

选择坡面比较整齐,坡度<15。的地块,排水条件好、土壤肥沃的钙质土。

6.2圃地整理

cm~15

播种前将土壤翻松细碎,耙平作床,床宽1.2m,床高10cm,床长视地形而定。用多菌灵

300

kg/hm2。

6.3播种

6.3.1播种时间及种子处理

6.3.1.1秋播

原则上宣随采随播。秋播在9月底至10月中旬进行。在播种前两天,将种子与食用碱按40:1的

质量比混合,加水,水量以淹没种子为宜,不时用木棍搅动,浸泡2d后揉搓,待种子失去光泽,发涩不光

滑时,再用清水冲洗,阴干后播种。

6.3.1.2春播

当春季温度回升到10℃以上,即可播种。冬季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体积比混匀,常温下放在阴

凉背风的水泥地上或透气的容器内,每天翻动一次,保持湿润,待30%~4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6.3.2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cm~2cm厚的

撒播: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整理好的苗床上,覆细土1cm,再均匀撒上0.5

锯木屑,最后用草覆盖。播种量150kg/hm2~200kg/hm2。

cm~2

cm~5cm,最后用草覆盖。

条播:沟间距20cm,沟深3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厚度1

播种量90kg/hm2~120kg/hm2。

采用撒播较好。

6.4苗期管理

6.4.1出苗期

幼苗出土期,需保持圃地土壤疏松、湿润,当幼苗出土1/3后陆续揭除覆盖,出土1/2后全部揭除。

圃地内的杂草需除去,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6.4.2幼苗期

春播的幼苗期在5月~7月,秋播的幼苗期在11月~12月,这一时期要注意适时松土除草,施厩肥

2

1942—2011

LY/T

等速效有机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6.4.3速生期管理

春播的速生期在7月至9月中旬,秋播的速生期在翌年1月至3月中旬,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