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622—2012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范
2012-09-28发布2012-10-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62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曲阳县满鑫鲟鱼养殖有限公司、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耀红、王东辉、杨方辉、澹台炳炎、葛京、寇景莲、高淑慧、陆有宽、解兰
琴、马志欣、徐彩利、高倩、赵士超、孟改青、韩丽军。
I
DB13/T1622—2012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鲟鱼苗种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仔鱼暂养、稚鱼培育、幼鱼饲养、病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鲟鱼类(匙吻鲟除外)苗种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13/T515鲟鱼养殖技术规范
DB13/T890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DB13/T891淡水鱼类车轮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仔鱼
从鱼苗孵出至开口摄食阶段。
3.2
稚鱼
从鱼苗开口摄食至鱼体表五列骨板形成阶段。
3.3
幼鱼
从鱼体表五列骨板形成至达到尾柄基部,具备成鱼体征的阶段。
3.4
仔鱼暂养
1
DB13/T1622—2012
刚孵出的鱼苗培育到卵黄完全吸收、开始摄食外界食物期间的管理。本阶段是鱼苗由内源性营养转
向外源性营养的过渡阶段,是鱼苗培育过程中的敏感期。水温15℃~18℃时,约1周时间。
3.5
转口驯化
采用生物饵料饲喂的稚鱼达到1g左右,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食性由生物饵料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
过程。
4环境条件
4.1水源水质
地下泉水、河川水、山涧溪流水、水库底排水、地下井水、雪山融水等均可作为水源。水质要求清
新,溶解氧≥6mg/L,pH7.0~8.5,悬浮物≤15mg/L,氮气饱和度≤115%,铁离子浓度≤0.5mg/L,氯离子
浓度≤10mg/L,氨氮≤0.5mg/L;其余指标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
4.2培育池
4.2.1分类与规格
按养殖过程分为暂养池、稚鱼池、幼鱼池三类;按形状分为圆形、近圆形、方形圆角等。规格见表
1。
表1各类型鲟鱼苗种池的规格
池子类型面积(m2)池深(cm)水深(cm)池底结构
圆形玻璃钢3玻璃钢
暂养池4025~30
圆形塑料0.8塑料
圆形玻璃钢3玻璃钢
4025~30
稚鱼池圆形塑料0.8塑料
水泥池瓷砖贴面3、76030~40瓷砖
圆形玻璃钢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B/T 10926-2012 动物组织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 2013-01-23
- SB/T 10925-2012 动物组织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检测 2013-01-23
- SN/T 3266-2012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确认技术规范 2012-10-23
- SB/T 10920-2012 食品中酸性橙染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3-01-23
- SB/T 10922-2012 肉与肉制品中铬、铜、总砷、镉、总汞、铅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13-01-23
- SB/T 10947-2012 固体饮料 2013-01-23
- SN/T 3265-2012 进出口饮料检验规程 2012-10-23
- SB/T 10924-2012 动物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检测 2013-01-23
- SB/T 10923-2012 肉与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 实时荧光PCR法 2013-01-23
- JR/T 0088.2-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应用基础 第2部分:机构代码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