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钦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蔡儒平、林小漫、杨天章、孔祥义、高玲、李向宏、王琴飞、应东山、王健华、邓福斌。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1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603—2023
西番莲(百香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assionfruitseedlingreproduction
2023-06-08发布2023-07-15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6/T60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采穗圃建设与管理...................................................................1
5苗圃地选择.........................................................................1
6苗圃规划与建设.....................................................................2
7品种选择...........................................................................2
8嫁接苗培育.........................................................................2
9扦插苗培育.........................................................................3
10大苗培育..........................................................................4
11病虫害防治........................................................................4
12种苗出圃..........................................................................5
13种苗繁育档案管理..................................................................5
14种苗繁育技术流程..................................................................5
附录A(资料性)西番莲(百香果)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6
附录B(资料性)西番莲(百香果)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8
附录C(资料性)西番莲(百香果)种苗繁育技术档案记录.................................9
附录D(资料性)西番莲(百香果)种苗繁育技术路线....................................10
I
DB46/T6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
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钦赐农业科技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儒平、林小漫、杨天章、孔祥义、高玲、李向宏、王琴飞、应东山、王健华、
邓福斌。
II
DB46/T603—2023
西番莲(百香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番莲(PassifloraL.)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釆穗园建设与管理、苗圃地选择、
苗圃规划与建设、品种选择、嫁接苗培育、扦插苗培育、大苗培育、病虫害防治、种苗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番莲种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用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72西番莲种苗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6/T533西番莲(百香果)嫁接苗
DB46/T536西番莲(百香果)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DB46/T538西番莲(百香果)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苗bigseedling
利用符合出圃的嫁接苗或扦插苗继续培育成株高为50cm以上、作为大田定植材料的种苗。
4采穗圃建设与管理
4.1采穗圃建设
采穗圃分为一级采穗圃、二级采穗圃、三级采穗圃,一级为母本园,二级由一级采穗扩繁,三级由
二级采穗扩繁。生产种苗的接穗、插穗来自三级采穗圃。采穗圃的面积不小于1334m2,顶部及四周用
60目或80目的防虫网覆盖,棚高2.5m~4.5m,入口设有缓冲消毒隔离区。
4.2采穗圃管理
一级采穗圃每株单独隔离并挂牌专人管理,剪穗时剪刀单株消毒;二级采穗圃单个棚分开管理,剪
穗时剪刀每棚消毒;三级采穗圃在连体大棚中种植管理,种植株行距一般为1.5m×4m,剪穗时剪刀要
消毒,植株按DB46/T538的有关规定管理。西番莲种苗生产及调运过程应按DB46/T536要求进行病毒
检测。
5苗圃地选择
1
DB46/T603—2023
宜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缓坡地或平地作苗圃地。苗圃地灌溉水和土壤
环境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6苗圃规划与建设
根据苗圃规模、地形地势建设育苗大棚,育苗大棚一般拱跨宽8m,高3m~5m,长可根据育苗规
模和地形进行调整。苗圃规划应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高架苗床、遮阳系统和生产管理用房等设施。
育苗大棚棚顶应安装自动覆盖遮阳网设施,遮光度为75%。
7品种选择
7.1砧木品种
选择植株长势旺盛,抗性强,嫁接亲和力强的品种,推荐选用长黄511、红金宝、热砧1号等品种。
7.2接穗、插穗品种
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推荐选用台农1号、小黄金、大黄金、满天星等品种,主栽品种主要特征
特性见附录A。
8嫁接苗培育
8.1砧木苗培育
8.1.1种子采集与调制
选择植株健壮,长势旺盛,抗性优,无病毒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采摘充分成熟、颜色深紫(黄)、
果皮稍皱缩果实,挖出果瓤,去除假种皮,种子洗净后阴干备用。要求发芽率≥85%,净度≥90%,含水
量85%左右。
8.1.2育苗容器与基质
育苗容器可选用直径与高为8cm×8cm的育苗袋或32、48孔等穴盘。
宜选用果树通用型营养土或自配基质。推荐自配基质选用腐熟的有机质与草炭或椰糠加细沙或珍珠
岩按质量比1︰3︰1混合均匀。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250进行拌基质消毒,也可用3%甲霜恶霉
灵水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已填好基质的育苗盘或袋淋湿消毒。
8.1.3基质装填与摆放
用40%的百菌清悬浮剂150mg/L喷洒育苗穴盘或袋,将基质装入育苗盘或袋中,一般填满育苗盘或
袋,在苗床上排列整齐,苗床宽约1.5m。育苗前2d~3d淋透水。
8.1.4催芽
先用清水浸种24h,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2min消毒。处理后的种子,在25℃~30℃
环境条件下进行催芽2d~3d,待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
8.1.5播种
2
DB46/T603—2023
苗床采用消毒过的育苗基质,用竹签从穴中间或袋中间插入2cm深,每穴或每袋播种1粒,把种子
播入后覆盖基质0.8cm~1.0cm,然后淋水、盖薄膜保湿,出芽后移开薄膜。
8.1.6播种后水肥管理
根据基质湿度情况,每1d~2d浇水1次,整个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2片真叶后浇施0.1%尿素或磷
酸二氢钾水溶液,每隔7d施1次,连施2~3次。5片真叶后施0.5%腐殖酸水溶肥或复合肥(15-15-15),
每隔7d施1次。2~3个月,苗高20cm~30cm,茎粗≥0.3cm可嫁接。
8.2嫁接育苗
8.2.1穗条选择
从三级采穗圃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穗条,茎粗0.2cm~0.3cm。
8.2.2接穗剪取
将穗条(8.2.1)剪成接穗,每段接穗长6cm~10cm,保留1或2个芽眼,下端离芽眼4cm~5cm,
接穗下端削成1.5cm长的楔形切面以便嫁接。采用顶芽做接穗留一片叶至顶芽,采用侧芽做接穗留一
片叶。
8.2.3嫁接方法
推荐采用劈接法。选择直径≥0.3cm的砧木,在离基质10cm处切断,在横断面中央向下纵切一刀
长约1.5cm的切口,插上接穗,用夹子或套管等固定切口处。
8.2.4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搭盖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及遮光度为75%遮阳网保温防晒,应保持适宜的温度25℃~35℃,
相对湿度95%~98%,避免直接日晒。一般嫁接7d后检查是否成活,嫁接苗接穗成活后及时抹去砧木的
腋芽,嫁接10d后每天要浇水1~2次,土壤干燥应及时浇水,但每次不宜过多,保持基质湿润。嫁接后
15d左右喷施叶面肥,可喷施0.1%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或0.5%复合肥(15-15-15),每隔7d施1次,连续
3~4次。
9扦插苗培育
9.1育苗容器与基质
按照8.1.2给出的要求。
9.2育苗装填与摆放
按照8.1.3给出的要求。
9.3插条剪取
从三级采穗圃中,剪取无病虫害、腋芽饱满、茎粗0.4cm~0.8cm、叶片浓绿的当年生枝蔓作为插
条。在剪插条前4d进行摘心打顶。
9.4插穗剪取
3
DB46/T603—2023
将插条(9.3)剪成具有1~3个芽节的枝段,长约10cm,下切口在芽节位,上切口稍高于芽节3cm,
留一片顶叶并剪留1/3。
9.5扦插方法
扦插前,将插穗(9.4)下切面用10.0mg/L的吲哚乙酸(IBA)或其它催根剂蘸湿,将插穗插在装
有基质的育苗盘或袋中,每穴一枝,插深2cm~3cm。
9.6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不要移动插穗。扦插7d内需加搭盖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及遮光度为75%遮阳网防晒保温,应
保持适宜的温度25℃~35℃,相对湿度95%~98%。基质干燥应及时浇水,保持苗床容器内基质湿润,
2d浇1次,种苗生长过程保持基质湿润。插后10d可喷施叶面肥,喷施0.1%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每隔7d施1次,连续3~4次;在扦插15d~25d插穗生根后,浇施0.5%复合肥(15-15-15)水溶液,10
d施1次。
10大苗培育
10.1育苗容器更换与处理
将已符合出圃标准的嫁接苗或扦插苗更换育苗容器,一般从育苗穴盘或袋移至直径≥15cm、高度
≥18cm营养杯或营养袋,在育苗棚内进行集中培育,每株扦插木棒或竹竿、绑主蔓,抹除侧芽。
10.2大苗水肥管理
保持基质湿润,一般每天淋水1次,7d淋水肥1次。主要浇施0.5%复合肥(15-15-15)水溶液或0.5%
腐殖酸水溶肥。
11病虫害防治
11.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
学防治等措施。
11.2防治对象
主要防治猝倒病、根腐病、病毒病、早疫病、灰霉病、棉铃虫、白粉虱、蓟马、蚜虫等病虫害。
11.3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强化育苗圃、采穗圃病虫害隔离防护措施。选育抗性强和使用不带病毒种子、接穗
或插穗等。定期巡查育苗圃、采穗圃,及时清除病枝、病果、落叶残果,拔除病株。
11.4物理防治
根据有害生物对光的反应,利用相应诱虫板、诱虫灯进行诱杀。如黄板诱杀蚜虫、蓝板诱杀蓟马等。
11.5生物防治
在苗圃保护和利用天敌,或使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 8792-1988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988-02-22
- GB/T 2104-1988 钢丝绳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1988-02-22
- GB 8791-1988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988-02-22
- GB/T 2103-1988 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1988-02-22
- GB/T 8706-1988 钢丝绳术语 1988-02-22
- GB/T 3640-1988 普通碳素钢电线套管 1988-02-22
- GB 8790-1988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988-02-22
- GB/T 8713-1988 液压和气动缸筒用精密内径无缝钢管 1988-02-22
- GB/T 8714-1988 梯唇型橡胶圈接口铸铁管 1988-02-22
- GB/T 2102-1988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198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