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23
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141—2023
马铃薯品种标准
(报批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3月)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3-06-01发布2023-07-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14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纳添仓、马玉清、郭恒、马德林、叶广继、郭仁世、刘世安、丁秀芳、王生财、
祁生兰、王全才、星鹏珍、王毅、谈淑霞、权珍章、柏章荣、祝显萍、李秀婷。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2141—2023
马铃薯品种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品种来源、形态特征、产量性状、品质、属性、生育期、抗逆性、抗病性、生
产能力、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并列出了现有马铃薯品种名录。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马铃薯品种的鉴定、选育、示范、
推广和种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3/T013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来源
4.1品种名称
原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
4.2种、亚种
Solanumtuberosumssp.tuberosum
4.3亲本组合
用母本×父本表示。
4.4选育单位及方法
品种选育(引进)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育成(引进)时间、育种方法、选育过程等。
4.5品种编号
品种登记编号。
5形态特征
5.1记载时期及标准
1
DB63/T2141—2023
记载时期及记载标准按DB63/T013执行。
5.2幼苗
幼苗形状、幼苗颜色。
5.3植株
植株类型、生长习性、植株高度、开花频率。
5.4茎
茎粗、茎横断面形状、茎翼形状、茎色、花青甙显色强度、分枝数。
5.5叶
叶色、叶缘、顶小叶形状和大小、侧小叶对数和排列情况、复叶形状和大小、复叶绿色程度、复叶
主脉上表面花青甙显色强度、小叶联会频率、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小叶光泽度、莲座状叶顶部绒毛、托
叶形状、次生小叶数。
5.6花
花蕾形状及颜色、花序形状及大小、总花梗长度、花柄节颜色、花萼颜色及形状、花冠颜色及五星
轮纹色、花冠大小及形状、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强度、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花冠内侧花青
甙显色扩展范围、花瓣尖颜色、花柱长短、柱头形状及颜色、子房横断面颜色、雄蕊数目及颜色、开
花习性、天然结果性、种子有无。
5.7块茎
形状、芽眼深度、表皮光滑度、表皮颜色、芽眼基部颜色、薯肉颜色、光照后表皮花青甙显色强度、
芽眼数目、芽眉形状、脐部形状、结薯习性、薯块空心率。
6产量性状
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
7品质
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食味品质。
8属性、生育天数及积温
8.1早熟
生育期85d以内,全生育期115d以内,期间需≥0℃积温1650.00℃以下,≥5.00℃积温1300.00℃
以下。
8.2中熟
2
DB63/T2141—2023
生育期85d~105d,全生育期115d~145d,期间需≥0℃积温1650.00℃~2000.00℃,≥5.00℃
积温1300.00℃~1400.00℃。
8.3晚熟
生育期115d以上,全生育期145d以上,期间需≥0℃积温2000.00℃以上,≥5.00℃积温1700.00℃。
9抗逆性
植株耐寒性、耐旱性、薯块耐贮性。
10抗病性
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病毒病(花叶病毒病、卷叶病毒病、纺锤型块茎病)。
11生产能力
两年试验汇总结果、平均产量和增产率;不同种植区域及不同水肥条件下产量水平,列举产量实例。
12种植区域
12.1水地
包括湟水、黄河谷地,区内海拔1700.00m~2500.00m,年均温3.50℃~8.60℃,生长季期间≥0℃
积温2434.00℃~3401.00℃。
12.2低位山旱地
由湟水、黄河两岸的丘陵低山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2000.00m~2600.00m之间,期间≥0℃积温
2150.00℃~2450.00℃,是山区旱地农业中积温最高和降雨量最少的地区类型。
12.3中位山旱地
种植业分布在海拔2500.00m~2700.00m之间,年平均气温3.00℃以上,期间≥0℃积温1724.00℃~
2400.00℃。
12.4高位山旱地
种植业分布在海拔2700.00m~3200.00m之间,年平均气温0℃~2.00℃以上,生长季期间≥0℃积
温1500.00℃左右。
12.5高位水地(柴达木盆地灌区)
海拔2800.00m~3100.00m之间,年均温1.10℃~5.10℃,生长季期间≥0℃积温1622.00℃~
2515.00℃。
13栽培技术要点
耕作和施肥要求、播种要求、田间管理等。
3
DB63/T2141—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现有马铃薯品种
现有品种目录见表A.1~A.28。
表A.1高原4号
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
1962年青海省农林幼芽尖端较钝呈黄绿色,茸毛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产量30.000t/hm(22000.
科学院利用母本多多。幼苗直立、绿色,株丛繁茂,种密度48.000万株/hm2~52.5000kg/667m2)。1970年贵
籽白(292-20),父株形直立,生长势强。株高80.0万株/hm2(3200.00株/667m2~3德县尕让大队第五生产
本米拉(Mira),通过00cm±10.00cm,茎粗2.10cm±500.00株/667m2)。施农家肥60.队种植0.40hm2,产量33.
有性杂交培育,原代0.30cm,茎横断面呈三棱形,茎000t/hm2(4000.00kg/667m2),150t/hm2(2210.00kg/6
号552,定名高原4翼明显为直状,茎绿色并在叶柄化肥纯N0.119t/hm2~0.188t/67m2);1972年湟中县多
号,属solanumtuber节处分布少量紫色素斑,分枝4.hm2(9.00kg/667m2~13.90kg/6巴村种植0.33hm2,产量3
222
osumssp.tuberosu50个±0.50个,叶绿色、中等大、67m),P2O50.038t/hm~0.053.000t/hm(2200.00kg
m。1978年8月青海省叶面光亮,叶缘平展,复叶大呈1t/hm2(2.60kg/667m2~3.70kg/667m2)。适宜在水、旱
22
农作物品种审定季椭圆形,顶小叶呈倒卵形顶端尖/667m),K2O0.128t/hm~0.1地种植。
员会审定通过,品种锐、基部为中间形,侧小叶4.579t/hm2(9.30kg/667m2~12.50
合格证号0014。0对±0.50对,互生或对生,聚kg/667m2),基肥用量应不少于
伞花序,有7.00朵~21.00朵花,总施肥量80%。及时精细田管,
排列紧密形似绣球。花蕾椭圆苗齐除头草、松土。
形、浅绿色,总花梗长9.75cm
士0.55cm,花冠白色,花瓣尖白
色、基部黄绿色,雌蕊花柱长,
柱头三分裂为浅绿色,雄蕊黄
色,花粉量中等,少数天然浆果,
薯块圆形,表皮较粗糙,黄皮黄
肉。芽眼较深,有12.00个±2.
00个。结薯集中、整齐,休眠期
较长,单株产量884.00g±205.
00g,薯块数7.50个±3.00个,
单薯重117.90g±24.30g。薯块
淀粉含量18.16%,蒸食味香,淀
粉粒粗,生育期110d,期间≥5.
00℃积温1709.90℃;全生育期1
42d,期间≥5.00℃积温2094.9
0℃。植株耐早、耐寒、耐盐碱;
雹打后易发茎叶,耐涝性差。中
抗晚疫病,不抗环腐病和卷叶
病。
4
DB63/T2141—2023
表A.2高原8号
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
1972年青海省农林幼芽顶端钝形、浅紫色、茸毛多,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产量22.500t/hm2~30.0
科学院利用高原5号基部圆形、紫色。幼苗直立、绿种密度48.000万株/hm2~52.5000t/hm2(1500.00kg/66
(互助红洋棒×st-色,株丛较繁茂,株形直立,生0万株/hm(23200.00株/667m2~37m2~2000.00kg/667m
ar)×卡它丁(katah长势强。株高80.00cm±5.00cm,500.00株/667m2)。施农家肥45.2)。1977年大通县后子
din)有性杂交培育茎粗2.00cm±0.30cm、色绿带有000t/hm2(3000.00kg/667m2),河公社东风大队水地种
而成,原代号171,少数紫色素斑,茎横断面呈三棱化肥纯N0.119t/hm2~0.188t/植0.74hm2,产量39.345
属solanumtuberosu形,茎翼微波状。分枝2.50个±hm2(7.90kg/667m2~12.50kg/6t/hm2(2623.00kg/667m
m.ssp.tuberosum。10.50个,着生在主茎中、下部。67m2),P2O50.038t/hm2~0.02),同年乐都李家公社
978年8月青海省农叶绿色、中等大、较厚、边缘平51t/hm2(2.50kg/667m2~3.40k甘沟岭农科队在浅山旱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展。复叶椭圆形,顶小叶正椭圆g/667m2),K2O0.128t/hm2~0.地种植1.00hm2,亩产产
会审定通过,品种合形,侧小叶4.00对±0.50对,排179t/hm2(8.50kg/667m2~11.9量30.960t/hm2(2064.0
格证号0044。列紧密,对生和互生,次生小叶0kg/667m2),基肥用量应不少0kg/667m2)。适宜在我
2.50个±0.50个;托叶呈中间于总施肥量80%。匍匐茎较长,省海拔2800.00m以下,
形。聚伞花序,花蕾椭圆形、浅结薯层浅的特点,要及时培土。川水、山旱地种植。
绿色,总花梗长11.10cm±4.50
cm、浅绿色,花冠浅紫色、花瓣
尖浅红色、基部浅黄绿色,上有
浅黄色星形色轮。雌蕊花柱长,
柱头绿色、三分裂,雄蕊五枚、
黄色、花粉量少;天然浆果少,
薯块圆形、表皮光滑,白皮白肉,
薯肉致密度较密,芽眼深,结薯
浅、分散。薯块不整齐,见光变
绿,休眠期98d±11d,休眠强度
大。单株产量650.00g±212.00
g,薯块数4.00个±0.50个,单
薯重162.60g±89.40g。薯块淀
粉含量16.50%,空心率低于3.0
0%。蒸食无怪味,薯块含水分较
多。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28d,
期间≥5.00℃积温1880.10℃;
全生育期160d,期间≥5.00℃积
温2265.10℃。生长期耐早、耐
寒,不耐涝,不耐盐碱。
5
DB63/T2141—2023
表A.3下寨65
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
1971年青海省互助幼苗直立,绿色。株型直立,株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产量25.500t/hm2~33.0
土族自治县农技站高87.00cm±4.25cm。茎绿色,种密度52.500万株/hm2~60.0000t/hm2(1700.00kg/66
和红崖子沟乡下寨带有少量紫色素,横断面三棱0万株/hm(23500.00株/667m2~47m2~2200.00kg/667m
村农科队用高原二形。茎粗为1.50cm±0.08cm,茎000.00株/667m2)。施农家肥30.2),最高产纪录中位山
号作母本,明星(St翼微波状。分枝部位在主茎的中000t/hm2(2000.00kg/667m2),旱地为53.475t/hm2(35
ar,又译为德友四下部,分枝数在5.00个以上。叶化肥纯N0.122t/hm2~0.207t/65.00kg/667m2)、水地7
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深绿色。顶小叶倒卵形,顶端尖hm2(8.10kg/667m2~13.80kg/61.535t/hm2(4769.00kg
222
杂交育成。原代号为锐,基部呈中间形,叶柄短。托67m),P2O50.036t/hm~0.525/667m)。适于水地、高
72-9-9、72065,曾叶镰刀型。侧小叶3.00对~5.0t/hm2(2.40kg/667m2~3.50kg/位水地、低位山旱地、
22
用名为65,属Solanu0对,羽状排列,小叶叶片边缘667m),K2O0.135t/hm~0.18中位山旱地和高位山早
mtuberosumssp.t平展,深绿色,大小中等。复叶0t/hm2(9.00kg/667m2~12.00k地种植。
uberosum。1984年青大,椭圆形,次生小叶3.00对~g/667m2),基肥用量应不少于
海省农作物品种审5.00对,花蕾椭圆形,浅紫色。总施肥量80%。田间植株茎叶90%
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花序聚伞形,花柄节浅紫色。花以上干枯后收获,防止机械损
品种合格证书为青冠紫色,大小中等,五星轮纹色伤。窖藏期间注意防冻、防热、
种合字第0055号。为浅黄色。雌蕊花柱长,柱头三防湿。
分裂、绿色。子房断面浅黄色。
雄蕊浅黄色,开花繁茂,天然不
结浆果。薯块椭圆形,薯皮淡黄
色,薯肉浅黄色,致密度中等。
薯块芽眼11.00个~14.00个,无
色,浅。芽眉弧形。脐部凹陷,
深度中等。结薯集中,薯块大,
整齐。薯块空心率小于3.00%。
单株产1333.00g±78.40g,单株
结薯11.00个±0.57个,单薯重
量121.00±5.90克。块茎淀粉含
量19.85%,食味品质好。属中晚
熟品种,休眠期长。生育期天数
为109d±4.6d,期间≥5.00℃的
积温为1620.60℃±80.70℃,全
生育期天数为147d±4.8d,期间
≥5.00℃的积温为2078.60℃±
87.80℃。植株耐旱,耐寒。薯
块耐贮藏。抗马铃薯卷叶病毒,
高抗马铃薯晚疫病。
6
DB63/T2141—2023
表A.4青薯168
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幼芽顶部较圆呈浅黄色、中部红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播种量22.产量37.500t/hm(22500.
作物所用辐深6-3为色、基部圆形、浅红色,茸毛多。500t/hm2~30.000t/hm2(150.000kg/667m2)。1988年大
母本,狄西芮(Desir幼苗直立、浓绿色,株丛繁茂,0kg/667m2~200.00kg/667m2)水通县青山乡在半脑山种
ee)为父本,通过有株形直立。株高109.10cm,茎粗地密度4.50万株/hm2(3000.00植2.67hm2,产量48.075
性杂交选育而成。原1.10cm、浅紫色,茎横断面三棱株/667m2),旱地密度6.00万株t/hm2(3205.00kg/667m
代号82-6-5,1989年形,茎翼微波状。分枝3.00个。/hm2(4000.00株/667m2)。宽窄2)。适宜在青海省海拔2
11月通过青海省农叶浓绿色、边缘平展。复叶椭圆行种植,宽行80.00cm~100.00800.00m以下的农业区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形,长31.00cm;顶小叶倒卵形;cm,窄行25.00cm~30.00cm,热水地和旱地种植。
会审定,定名为青薯侧小叶4.00个,对生和互生、排量低的高位旱地区可起垄等行
168,品种合格证号列密度中等;次生小叶4.00个;距种植,行距60.00cm~70.00c
为青种合字第0075托叶中间形。聚伞花序,有7.0m,株距为25.00cm~30.00cm。
号。0朵~15.00朵花,排列较松散。结薯早、结薯层深,要求对土壤
花蕾椭圆形,浅绿色带紫斑。花翻深、翻匀、翻松。基肥占总施
柄节紫色。萼片浅紫色、披针形。肥的90%。现蕾初期追施纯N0.
花冠浅紫色。花瓣尖,乳白色,045t/hm2~0.060t/hm2(3.00kg
结天然果很少。薯块大,形状有/667m2~4.00kg/667m2)。苗齐
椭圆、扁圆和圆形。薯皮红色,后及时除草、松土、灌水、施肥、
薯肉浅黄色、致密度紧、无空心。培土。
芽眼较浅,芽眼数8.00个,芽眉
弧形,脐部深中等。结薯集中。
休眠期180d。薯块淀粉含量17.
31%,适宜炒食。属晚熟品种。
生育期127d,植株喜水、肥,较
耐早、耐寒、耐盐碱。中抗晚疫
病、环腐病、花叶病和黑胫病,
不抗卷叶病。
7
DB63/T2141—2023
表A.5南薯13号
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
青海省海南州农科所于198幼芽顶部锐形,呈紫色。基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播种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产量4
0年以高原7号为母本,以乐部圆形,粉红色,茸毛少。量22.500t/hm2~30.000t/5.000t/hm2~60.000t/hm2
都引入的73-3-171为父本,幼苗平展、绿色,株丛繁茂,hm(2150.00kg/667m2~200.(3000.00kg/667m2~400
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生长势强。株高67.60cm,00kg/667m2)。行距70.00c0.00kg/667m2);一般水肥
代号为8013-15-13,1990茎粗1.50cm,茎绿色,有微m,株距为25.00cm~30.00条件下种植产量22.500t/h
年11月通过青海省海南州量紫褐色素,茎横断面三棱cm,水地密度4.50万株/hm2m2~45.000t/hm2(1500.00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型,茎翼微波状。主茎数3.(3000.00株/667m2),旱kg/667m2~3000.00kg/667
定,定名为南薯13号,品种00个,叶色深绿,中等大小,地密度6.00万株/hm2(400m2)。适宜于我省海南州海
合格证号为南种合字第01边缘平展,复叶卵圆形,排0.00株/667m2)。现蕾至开拔2700.00m~3000.00m的
号。列中等紧密,互生或对生,花前追施纯N0.069t/hm2高位水地和低、中、高位山
有2.00对~3.00对侧小叶,(4.60kg/667m2)。苗齐后旱地种植。
顶小叶卵形,次生小叶4.0及时除草、松土、灌水、施
0对,互生或对生,第二对肥、培土。
较大,托叶呈镰形。聚伞花
序,开花繁茂。花蕾椭圆形,
绿色,花柄节浅紫色,萼片
绿色,披针形。花冠紫色,
五星轮纹黄绿色、花黄绿
色,花瓣尖,乳白色,浆果
少。薯块扁圆形,表皮光滑、
黄色,薯肉浅黄色,致密度
紧。芽眼浅,芽眉半月形,
脐部浅,结薯集中,休眠期
150d,耐贮藏。块茎淀粉含
量14.12%,蒸食品味好,维
生素C20.65mg/100g。生育
期119d,属中熟品种。耐旱、
耐寒性中,耐盐碱性较差。
轻感病毒病。不抗卷叶病和
早疫病。
8
DB63/T2141—2023
表A.6互薯202
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
l978年互助县(农科所)农幼芽顶部较尖、深绿色,基川水地区4月上旬;高位水产量37.500t/hm2~40.000
业技术推广中心用地霉松部椭圆形、绿色,茸毛较少,地和低位山旱地区4月中t/hm(22500.00kg/667m2~2
(Solanmdemissum)作母本,幼苗直立。深暗绿色。株型旬;中位山旱地区4月下旬;667.00kg/667m2)。1989年
波-(Epoka)作父本,通过有直立,株高89.90cm。根系高位山旱地区4月底至5月互助县东沟乡龙一村中位
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8发达。茎绿色、三棱型。茎初播种。整薯播种3.75万株山旱地种植0.06hm2,产量
60202,l994年ll月通过青粗l.90cm。茎翼绿色,波纹/hm2~4.95万株/hm2(2500.为61.830t/hm2(4122.00kg
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状。托叶中间型,叶深绿色。00株/667m2~3300.00株/6/667m2)。适宜在我省水地、
会审定,定名互薯202,品顶小叶椭圆形,尖端锐,基67m2);切薯播种时保苗4.低、中、高位山旱地及柴达
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部中间型。侧小叶4.00对,95万株/hm2~6.00万株/hm2木灌区种植。
087号。羽状排列,对生或互生,排(3300.00株/667m2~4000.
列密度中。小叶叶片平展,00株/667m2)。施农家肥30.
深绿色,大小中等。复叶大,000t/hm2(2000.00kg/667m
椭圆形。次生小叶5.00对~2),纯N0.286t/hm2(19.
2
6.00对。花蕾椭圆形,浅绿07kg/667m)、P2O50.086t/
22
色。聚伞形花序,排列密度hm(5.73kg/667m)、K2O
中。花柄节浅绿色。萼片浅0.429t/hm2(28.60kg/667m
绿色,披针形。花冠乳白色,2),其中基肥用量占总施
五星轮纹浅黄色。花瓣尖,肥量的80%,氮肥、磷钾肥
白色,天然不结浆果。块茎追施分别在现蕾前和见花
椭圆形,顶部平。薯皮浅黄前追施。苗齐后及时除草、
色,光滑。薯肉浅黄色,致松土、灌水、施肥、培土。
密度大。芽眼l3.00个~14.
00个,无色、浅。芽眉弧形。
脐部凹陷,深度中等。结薯
集中,整齐。休眠期长,休
眠强度小。块茎淀粉含量l
9.79%、干物质l4.20%、维
生素Cl3.00mg/100g、粗蛋
白l.98%、还原糖0.86%。蒸
食品质优。属晚熟品种。生
育期l27d,耐旱、耐霜冻、
耐贮藏。抗马铃薯卷叶病
毒、重花叶病毒、普通花叶
病毒、轻花叶病毒;高抗马
铃薯晚疫病;中抗马铃薯环
瘸病、黑胫病。
9
DB63/T2141—2023
表A.7脱毒175
品种来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B 358.17-2006 舰船通信装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17部分:综合内通系统 2006-08-17
- YD/T 5157-2007 移动短消息中心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2007-10-25
- HB 5339-2011 金属结构胶接质量控制 2011-07-19
- JB/T 8444-2015 粉末冶金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2015-07-14
- GF 009.1-1995 开放200电话卡业务智能平台联网技术规定 1995-01-01
- GB 50813-2012 石油化工粉体料仓防静电燃爆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0-11
- JB/T 7570-1994 交流高压自动重合器 1994-12-09
- YD/T 1125-2001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2Mbit/s高速信令链路 2001-05-25
- EJ/T 327-1988 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喷淋系统设计准则 1988-06-05
- SJ/Z 9010.9-1987 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 第9部分:阴极中间层阻抗的测试 198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