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093-2021 校园气象站建设规范

DB41/T 2093-2021 DB41/T 2093-2021 Standards for Construction of Campus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2093-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1-26
实施日期
2021-04-2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093—2021

校园气象站建设规范

2021-01-26发布2021-04-2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093—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和工作场地.....................................................................1

5观测要素...........................................................................2

6观测仪器与设备.....................................................................2

7仪器与设备布局.....................................................................3

8仪器与设备安装.....................................................................3

9验收...............................................................................3

附录A(规范性)校园气象站观测场平面布局示意图.......................................4

附录B(规范性)校园气象站观测场扩充布局示意图.......................................6

附录C(规范性)校园气象站标识牌格式.................................................8

附录D(规范性)校园气象站评分验收细则...............................................9

参考文献.............................................................................11

I

DB41/T209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学会、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洪升、李彤霄、叶冠宁、邓天宏、刘佳、王君、赵斐苗、曹淑超、刘伟昌、

宁雪斌、赵云飞。

II

DB41/T2093—2021

校园气象站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校园气象站的建设要求、管理、维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学校校园气象站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162-2014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GB/T35221-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校园气象站

建设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气象要素观测实践的气象设施。

3.2

气象观测

借助仪器和目力,对气象要素和气象现象进行测量和判定的活动。

3.3

观测场

安装气象仪器进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的场地。

3.4

百叶箱

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质或玻璃钢材质的装置。

3.5

采集器

采集、汇总、分析气象要素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

3.6

传感器

输出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气象探测设备。

4环境和工作场地

4.1环境条件

1

DB41/T2093—2021

观测场应建设在校园内空旷的地面上,常年可保持通风采光。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公路、

高大建筑的地方。

4.2场地要求

4.2.1观测场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边长为10m×10m,或者6m(东西向)×8m(南北向),采用

正南、正北方向。

4.2.2场地平整,不得硬化。场地内草层不得超过20cm,不得使用喷灌设备。

4.2.3场内铺设30cm~50cm宽的小路。所有线路用套管埋入地下。

4.2.4观测场四周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外层不宜采用反光材料,观测场围栏的门宜开在

北面,不宜开在南面。

4.2.5在观测场附近配置一间工作室,面积不小于10m2。

5观测要素

5.1人工观测必选要素

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

5.2人工观测可选要素

地温、日照时数。

5.3自动观测要素

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

6观测仪器与设备

6.1基本要求

气象仪器与设备应取得气象装备使用许可证。

6.2人工观测仪器

6.2.1必选仪器

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气温表、最低气温表、雨量计、手持式风向风速仪。

6.2.2可选仪器

地面温度表、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暗筒式日照计。

6.3自动观测设备

地面自动气象站包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翻斗雨量传感器,

以及数据采集器、太阳能供电系统及其通信设备。

6.4辅助设备

百叶箱、无拉索风杆、电子显示屏。

2

DB41/T2093—2021

7仪器与设备布局

观测场内仪器与设备的布局按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

8仪器与设备安装

8.1安装高度

人工观测仪器和自动观测设备的安装高度及要求按GB/T35221-2017中5.4的规定。

8.2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