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692-1992 重晶石、毒重石矿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692-1992 Geological instruction of barite witherite deposit explor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692-199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2-09-28
实施日期
1993-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徐兆和、俞致瑞、王邦富、郭俊杰、苗存社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3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UDC553-689:622

D13遏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s/T13692一92

重晶石、毒重石矿地质勘探规范

Geologicalinstructionofbarite

witheritedepositexploration

1992一09一28发布1993一05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1)

3勘探类型、勘探工程间距和勘探深度“······“······“························”·”·······……(3)

4勘探工作质量要求·····”·”··”···”·”····”······”·····”·””·”·”·“····”·”·“·“·······“··“.“…(4)

5储量计算···”·········”·············”···”··””··””····”····”··“··········“·················……(7)

6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8)

附录A重晶石、毒重石矿石质量标准(补充件)“···“··“······················”················……(9)

附录B矿体复杂程度总系数、厚度稳定系数计算方法(补充件)”·”···”·”·“····“·“·“····一·(9)

附录C重晶石、毒重石矿石类型(参考件)”·”·”·”·”·”·”·”····”····”·”·.,·“·“·········……(11)

附录D重晶石、毒重石的性质、用途及质量要求(参考件)··········””····”··””·”·”·”·“·一·(12)

附录E重晶石、毒重石矿床类型(参考件)···”···”·”···”·”·”··”··”···“·”·”····”“···“一(13)

附录F重晶石、毒重石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件)···················”·”·”····”·”··””·”一(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重晶石、毒重石矿地质勘探规范Gs/T13692一92

Geologicalinstructionofbarite

witheritedepositexploration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勘探研究程度;勘探工作质量;储量计算与技术

经济评价等要求,并规定了供勘探类比使用的矿床勘探类型和相应的勘探工程间距。

1.2本规范适用于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地质勘探工作,是验收、审批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地质勘探报告

的技术标准。

2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2.飞地质研究

2.1.1区域地质研究

搜集、研究与重晶石、毒重石矿床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资料。扼要反映成矿区域地质条件和其他主

要矿产的分布情况,阐明成矿远景。

2.1.2矿床地质研究

2.1.2.1查明地层层序、岩石组合、标志层、含矿层的特征,研究岩石地球化学性质、成矿时代及它们与

成矿的关系。层状矿床还应将含矿层划分到岩性段,研究其纵横向、岩相、沉积环境与成矿的关系。

2门2.2详细研究主要褶皱。断裂特征,相互关系及分布情况,研究小构造的展布规律。脉状矿床还应

详细确定控矿断裂的数量、性质、规模、产状、次序和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及与成矿的关系。

2.1.2.3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体的岩性、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侵人时

代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2.1.2.4详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变质岩的岩石组合和变质相,研究变质作用

对矿床改造、形成的影响。

2.1.2.5详细研究矿床围岩蚀变种类、特征、分布。对脉状矿床还应查明围岩蚀变带的规模、强度、矿物

组合、分带,研究它们与成矿的关系。

2.1.2.6对残坡积矿床应查定第四纪残、坡积层的分布、厚度及物质组成。研究原生矿、地貌与矿体的

关系。

2.1.3矿体地质研究

2.1.3.1勘探查定井研究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赋存部位、空间分布及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

系。详细研究矿体中夹石、岩脉、无矿地带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1.3.2对主要矿体还应查明其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厚度品位变化情况;详细研究并圈定主要夹石

和破坏矿体较大岩脉的厚度及分布范围,矿体内无矿和厚度不可采地段;详细研究后期构造对矿体的破

坏影响程度。

2.1.3.3研究风化带特征及分布范围。当矿床风化明显时,应阐明风化带内主要矿体的矿石特征、分带

标志、变化规律及风化对矿石质量、矿床开采的影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一09一28批准1993一05一01实施

GB/T13692一92

2.1.4矿床勘探控制程度

2.1.4.,控制勘探区内矿体总的分布范围和矿体边界。

对适于地下开采的矿体,要控制、圈定主要矿体的边界。对适于露天开采的矿体要控制、圈定主要矿

体的四周边界和露采场底部的矿体边界。对主要隐伏矿体应注意研究和圈定其顶部边界,首采地段可适

当增加勘探工程控制。

2.1.4.2对首采地段与主要矿体可用同一开拓系统进行开采的次要矿体要酌情加密勘探工程,提高其

勘探控制程度。

2.1.4.3对破坏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岩脉应有深部勘探工程控制。对小构造要研究它们的分布

范围和规律。

2.2矿石质量研究

2.2.1应查明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成份、含量、结构、构造、粒度。研究其比例、生成顺序、嵌布

特征、次生变化和分布规律。

2.2.2按照矿石的工业用途,研究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组分,并根据矿石的主要用途查明其中有用

及有害组分的种类、含量,并研究其赋存状态、分布及变化规律。

2.2.3划分矿石类型、品级;研究其特征、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

2.2.4详细研究夹石、近矿顶底板围岩的矿物成份、化学成份、有用和有害组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

综合利用或矿床开采时矿石贫化提供资料。

2.2-5矿石选矿加工技术性能研究

对矿石进行选矿加工技术试验,研究矿石中有用矿物或组分的选别性能、选别指标和伴生有用组分

的综合回收途径以及有害杂质排除的可能性。对矿石的选矿加工技术性能作出评价。重晶石、毒重石矿

石质量标准见附录A,

2.3水文地质研究

2.3.1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查明矿床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与分布;主要

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水位、水质、水温及动态,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其与矿层的关系;矿

体顶底板隔水层的隔水性及其变化。调查最高洪水位、洪峰流量及淹没范围,搜集最大降雨量、降雨强度

等气象资料,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2.3.2查明充水构造破碎带的性质、产状、规模、充填物、胶结程度、导水性、富水性、沟通含水层和地表

水的程度;查明岩溶发育程度、发育深度、分布规律及充填情况调查老窿分布范围、充填程度、积水情况

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2.3.3查明矿床充水因素、充水水源、进水方式和边界条件,确定矿床水文地质类型。计算矿床一期开

拓水平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必要时估算最低开拓水平正常和最大的涌水量;对露采矿床还应计

算相应水平疏干漏斗范围的地下水储存量和降水对露天采场的汇集量.提出矿坑水的防治、排供结合、

综合利用和防止污染的建议。

2.3.4在矿床范围内如有热水(气)异常,应调查其分布范围、温度、水量、化学成份、来源及控制因素,

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和利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2.3.5对可供矿山利用的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质、水量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2.3.6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直接影响矿床开发技术经济评价的矿床,如确需立项建设应

根据矿山建设设计的实际需要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

2.4工程地质研究

2.4.1详细研究矿床内矿体和围岩的岩性、分布、厚度、节理裂隙和岩溶的发育程度,构造破碎带的性

质、产状、规模及与其它结构面的组合关系。确定矿床工程地质类型。对矿体、围岩的质量及其稳固性作

出评价,予测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和不良地段。

2.4.2对露采矿床还应详细研究露采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予测边坡可能滑动

GB/T13692一92

变形的地段和范围,提出建议边坡角。

2.4.3关于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技术要求、工作量按GB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

规范》执行。

2-5环境地质研究

2.5.,调查测定矿岩中对人体有害元素、气体如铀、硫化氢等的含量。

2.5.2调查测定地表、地下水中放射性及有毒、有害组分的含量,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2.5.3搜集地震震级、烈度、地震史和新构造活动资料,研究评述对矿山、区域稳定性的影响。

2.5.4调查矿区自然物理地质现象,综合研究调查资料,阐明断裂构造、岩溶、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对

矿区建设的影响。予测矿床因开采、疏排地下水及其它突发因素引起的地面变形、地裂、滑坡、崩塌、泥石

流等的分布范围,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并对矿山场地建筑的适宜性、恢复自然景观、复田的可能性以及

减少水体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出建议。

2.;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研究

对‘勘探范围内具工业价值的共生矿、伴生矿,查定其种类、含量,并研究赋存部位和状态、分布范围

和规律、富集条件、矿体特征及有用有害组分含量,研究确定不同世代及不同矿物中的分配值和分配率

与主矿产和其它矿产的相互关系。必要时进行综合矿石加工技术实验,在勘探主矿种同时综合评价、对

赋存状态已查明或与有用组分相关关系已做过详细研究;其含量已经组合分析确定、并具备综合回收技

术经济条件;与重晶石、毒重石矿工艺流程中能回收的组分要计算储量。如属有较佳经济效益的国家急

需共生矿,又有对口工业部门要求时,则应按该矿种规范要求勘探评价。

3勘探类型、勘探工程间距和勘探深度

3.1勘探类型

3.1.1勘探类型划分原则

3.1.1.,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勘探类型,主要根据占勘探范围内总储量70%以上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矿

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等标志特征确定。

3.1.1.2当矿床规模大,不同地段之间的主要矿体标志特征差异显著时,可分别划勘探类型,区别对

待。

3.1.2划分勘探类型的地质依据

3.1.2.,矿体延展规模

大型:矿体长大于1000m,宽大于500m,

中型:矿体长500^-1000m,宽200^500m,

小型:矿体长小于500m,宽小于200m,

3.1.2.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简单: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厚度稳定系数大于9o%;矿体复杂程度总系数小于70%,

中等: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脉状、膨缩脉状;厚度稳定系数s0%-90%,矿体复杂程度总系

数70%一100%,

复杂:矿体呈小透镜状、小扁豆状、小脉状、复杂脉状、复杂扁豆状、复杂透镜状;厚度稳定系数小于

80%;矿体复杂程度总系数大于100%e

3,.2.3构造、岩脉发育程度

简单:产状稳定、断层及岩脉不发育,对矿体破坏甚微。

中等:产状较稳定或有少数较大的断层或岩脉较发育,但对矿体破坏不大。

复杂:产状不稳定,倒转褶皱发育或断层及岩脉发育,对矿体破坏较严重。

3.1.3矿床勘探类型划分

第I类型:矿体规模大,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简单,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简单。如陕西安康石梯重晶石矿

3

GB/T13692一92

床。

第〔类型:矿体规模大到中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中等,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简单一中等。如广西象州潘

村、广西扶绥思同重晶石矿床。

第n类型:矿体规模以中型为主,有时有大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复杂,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复杂。或矿

体规模小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简单一中等,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简单一中等。如福建永安李坊重晶石矿床

m矿段、广西象州寺村残坡积重晶石矿床、湖北随县柳林重晶石矿床六合湾矿段。

第T4类型:矿体规模小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复杂,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复杂。如陕西紫阳黄柏树湾毒

重石矿床、海南俗县冰岭残坡积重晶石矿床。

3.2勘探工程间距

矿床勘探一般的时工程间距(见表1)a

表1

B级C级

亏}1151F}}m沿走向沿倾向沿走向沿倾向

I200100400200

l10050200100

.50501005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