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439-2015 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规范
DB34/T 2439-2015 Open government and unified coding standard for government servi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天长市政务服务中心、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何永、杨丽萍、陈忠玲、牟士亮。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040
A2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439—2015
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规范
Termsanddefinitionsofenterprisequalitycredibility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7-14发布2015-08-1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43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天长市政务服务中心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天长市政务服务中心。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天长市政务服务中心、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永、杨丽萍、陈忠玲、牟士亮。
I
DB34/T2439—2015
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内容规范的建设与管理要求,使用本标准时可结合实际
需要进行扩展。
本标准适用于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规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4880.1语种名称代码第1部分:2字母代码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260、GB1171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编码规范
4.1编码结构
编码由前段码(9位数字)和后段码构成(12位字符),前段码和后段码之间用“/”分隔,共22
位字符。见图1。
图1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结构
1
DB34/T2439—2015
前段码为信息发布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统一编制。后
段码为“6位年月数字”加上“5位数字流水号”中间用“-”链接。
4.1.1编码前段码
前段码是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编码资源库中编码分隔符“/”之前的部分,用来标明为政务公开与
政务服务的组织机构实体。该实体主要是指拥有并提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资源的有关政府部门。
前段码共9位,由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表示。见图2。
图2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前段码
4.1.2编码后段码
后段码是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中的字符“/”之后的部分,用来对同一实体内部所管理或拥有的信
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结构如下,见图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577-2023 网络安全仿真 恶意软件危害性测评方法 2023-12-20
- YD/T 4586-2023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数据采集要求 2023-12-20
- YD/T 4576-2023 网络安全众测平台第三方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2023-12-20
- YD/T 4580-2023 抗DDoS智能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2023-12-20
- YD/T 4583-2023 高频率行业下行验证码短消息涉诈风险防范技术要求 2023-12-20
- YD/T 4582-2023 电信业务涉诈风险安全评估要求 2023-12-20
- YD/T 4584-2023 电信网和互联网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 2023-12-20
- YD/T 4581-2023 隐私保护场景下安全多方计算技术指南 2023-12-20
- YD/T 4585-2023 电信网和互联网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价方法 2023-12-20
- YD/T 4578-2023 DDoS协同缓解通用技术要求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