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381-2015 电子屏幕法全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通用技术规范

DB34/T 2381-2015 Electronic screen law automatic motor vehicle headlight inspection instrument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381-2015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6-03
实施日期
2015-07-0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屏幕法全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以下简称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安全技术、综合性能检验等在检测线上使用的测量仪。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合肥市强科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汽车检测中心。
起草人:
李伟克、陈镇、杨华西、王小琴、罗朝玉、廖小鹏、王金斌、黄和跃、高煜恒。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220

A5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381—2015

电子屏幕法全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通

用技术规范

Theelectronicscreenmethodofautomaticvehicleheadlighttestergeneral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6-03发布2015-07-0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38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合肥市强科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汽车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克、陈镇、杨华西、王小琴、罗朝玉、廖小鹏、王金斌、黄和跃、高煜恒。

I

DB34/T2381—2015

电子屏幕法全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屏幕法全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以下简称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安全技术、综合性能检验等在检测线上使用的测量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屏幕法全自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Theelectronicscreenmethodofautomaticvehicle

headlighttester

利用人工屏幕测量方法原理,通过光敏传感器将机动车前照灯的光源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数据采集

的一种仪器,是用来测量机动车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的测量仪器。

3.2

感光柱Photographiccolumn

用于进行非电量转换为可通过电子数据采集,由光敏器件阵列组成的感光传感器。

4技术要求

4.1外观

4.1.1检测仪的电气元件、部件、插接件装配牢靠,布线合理整齐,涂层表面漆膜均匀,金属基底应

经过除油、除锈和防锈处理。

4.1.2检测仪外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明显的磕伤、划痕,各运动部件应运转灵活、平稳、锁定

可靠,行走机构应能保证运行轨迹呈直线,行走机构应有限位停止装置。

4.1.3感光部件应清洁,不得有明显的斑点、气泡、划痕等缺陷。

1

DB34/T2381—2015

4.2性能

4.2.1测量范围

应符合以下要求:

a)对前照灯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的检测范围不小于400mm~1300mm;

b)对前照灯光束照射方向偏移值或偏转角的检测范围不小于:

1)水平方向:左偏500mm/10m~右偏500mm/10m或左偏3°00′~右偏3°00′;

2)垂直方向:上偏250mm/10m~下偏500mm/10m或上偏1°30′~下偏3°00′。

c)对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的检测范围不小于0~120000cd。

4.2.2示值误差

4.2.2.1远光发光强度示值误差

a)当光束照射方向偏移值或偏转角为零时,其示值误差不大于±12%;

b)当光束照射方向偏移值或偏转角为测量范围内的其他值时,其示值误差不大于±15%。

4.2.2.2光束照射位置示值误差

a)远光光束照射方向偏移值或偏转角的示值误差不大于±35mm/10m或±12′,近光光束照射

位置偏移值或偏转角的示值误差不大于±44mm/10m或±15′。

b)当远光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方向变化时,远光光束照射方向偏移值或偏转角的示值误差不大于

±35mm/10m或±12′。

4.2.2.3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示值误差应

检测仪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示值误差不大于±10mm。

4.2.2.4光接收器疲劳特性

以40000cd光强照射检测仪感光柱,2min时的光强示值与此发光强度下再持续照射10min时

的光强示值的相对变化量不大于±3%。

4.2.2.5感光柱器件的分布特性

以40000cd光强照射检测仪感光柱,将远光校准器垂直移动高度为600mm、1000mm、1200mm

点上,发光强度指示值相对变化量不大于±3%。

4.3安全

4.3.1检测仪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在环境温度(-10℃~+45℃),相对湿度(20~90)%条件下的

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MΩ。

4.3.2检测仪在耐电压强度试验中,电气绝缘部分应无击穿、无表面闪络、无漏泄电流明显增大或电

压突然下降等现象。

4.3.3检测仪应有接地装置和接地标志,安装使用时应可靠接地。

4.4振动适应性

振动适应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DB34/T2381—2015

表1振动适应性

试验项目试验内容备注

频率范围(Hz)5~150~5

位移幅值(mm)3.5

扫频耐久试验扫频速率(oct/min)1非工作状态

循环次数(每个位置)1

振动位置X、Y、Z

4.5环境适应性

4.5.1低温贮存试验

电子、光敏部件应能承受-40℃,时间为16h的低温试验,试验后,常温下放置4h,应能正常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