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580-2020 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规范
GB/T 38580-202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tagenesis breeding of microorganis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清华大学、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起草人:
- 张翀、邢新会、李梅、剪兴金、王立言、郭肖杰、张乐乐、马爱进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07.080
犃21
/—
犌犅犜385802020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狊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犿狌狋犪犲狀犲狊犻狊犫狉犲犲犱犻狀狅犳犿犻犮狉狅狅狉犪狀犻狊犿狊
狆犵犵犵
2020033120200331
/—
犌犅犜3858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罛、、、、、、、。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邢新会李梅剪兴金王立言郭肖杰张乐乐马爱进
Ⅰ
/—
犌犅犜385802020
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诱变育种要求和证实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等微生物的紫外等离子体和化学诱变育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193.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菌种狊狋狉犪犻狀狊
、、、,。
面向工业农业食品医药等用途在发酵过程中发挥生理代谢作用的微生物
3.2
诱变犿狌狋犪犲狀犲狊犻狊
犵
通过人为的措施诱导遗传物质产生突变的方法。
3.3
微生物诱变育种犿狌狋犪犲狀犲狊犻狊犫狉犲犲犱犻狀狅犳犿犻犮狉狅狅狉犪狀犻狊犿狊
犵犵犵
,,
以人工诱变手段诱发微生物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并从突变群体中筛选出所需要的突变株进而培育
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4要求
4.1人员
,、
试验人员应熟悉基本微生物操作在开展相关试验前应充分了解使用微生物诱变剂存在的风险和
试验过程中做好相应防护
安全操作规范,。
4.2设施与环境
具有能开展基本微生物试验的实验室或车间,配备相关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需满足所诱变微生物的要求。
4.3诱变材料
4.3.1总则
诱变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1
/—
犌犅犜385802020
)、,;
a单个分散的细胞宜呈悬浮状态
),;
b细胞核越少越好最好是单核
),;
c按照菌种类型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保证菌种具有旺盛的活力
d)诱变材料制作过程应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所加试剂和溶液应提前进行灭菌或过滤除菌操作。
4.3.2菌悬液
将菌种接种至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再用
适量生理盐水重悬使菌体浓度调整到6/8/。
1×10CFUmL1×10CFUmL
~
4.3.3孢子悬浮液
;。
将菌种接种至固体平板或斜面上培养至产生大量孢子用生理盐水洗脱并离心收集用生理盐水
,;。
洗涤两次再用适量生理盐水重悬并通过机械振荡使其充分分散过滤除掉菌丝体最后用生理盐水悬
,6/8/。
浮得到均匀的孢子悬浮液并将其浓度调整到1×10CFUmL1×10CFUmL
~
4.3.4菌丝悬浮液
,。
将菌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至产生大量生长旺盛的菌丝取一定量菌液并离心收集用生
,,。
理盐水洗涤两次再用适量生理盐水重悬并通过机械振荡使菌丝断裂过滤除去未断裂的菌丝最后用
,6/8/。
生理盐水悬浮得到均匀的菌丝悬浮液并将其浓度调整到1×10CFUmL1×10CFUmL
~
4.3.5原生质体悬浮液
,,。
将菌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大量新鲜菌丝或孢子收集菌丝或孢子用渗透压稳定剂
,,,
洗涤两次并重悬向重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破壁酶在最适条件下酶解定时取样于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
。,,
体释放情况酶解完成后过滤除去未酶解的菌丝离心收集原生质体用渗透压稳定剂洗涤原生质体三
,6/8/。
次并将其浓度调整到1×10CFUmL1×10CFUmL
~
4.4诱变育种操作
4.4.1紫外诱变
紫外诱变育种操作要求如下:
a)参数设定:宜选择如下参数,紫外线波长260nm,紫外灯功率10W30W,照射距离10cm
~~
30cm。细菌、原生质体、链霉菌孢子悬浮液照射时间宜选择10s90s,酵母、霉菌孢子悬浮
~
液照射时间宜选择1min10min。对于不同的微生物样品和诱变要求应优化选择合适的
~
参数。
b)提前20min30min开紫外灯。
~
),。
c诱变材料应置于带无菌搅拌子的玻璃平皿中边照射边搅拌
d)每个样品需设三个重复,取相同的诱变材料作为阴性对照,不照射紫外光。
)诱变后所有步骤应在暗室红光灯下操作。
e
)处理完成后的材料和阴性对照应避光冰浴。
f1h2h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6/T 00B32004-1990 苎麻品种鲁班兜 1990-01-28
- DB12/T 011-1990 产品品种档案卡格式 1990-12-01
- DB12/T 012-1990 产品品种立案管理体制 1990-12-01
- DB12/T 008-1990 瘦肉型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990-06-20
- DB12/ 003-1990 针织产品分类与代码 1990-05-12
- DB12/T 009-1990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范 1990-06-20
- DB12/T 004-1990 天津市工业企业标准化定级管理标准 1990-05-11
- DB36/T 00B32005-1990 苎麻品种修水麻 1990-01-28
- DB36/T 00B32002-1990 苎麻品种铜皮青 1990-01-28
- DB12/ 010-1990 气象科学技术档案标准 著录细则 199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