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703-2023 橡胶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B13/T 5703-2023 Rubber Dam Safety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60
CCSP5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703—2023
橡胶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2023-05-06发布2023-06-06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70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安全监测设计.....................................................................2
6安全监测施工.....................................................................5
7安全观测.........................................................................8
8安全监测设施维护................................................................12
9安全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13
附录A(规范性)橡胶坝安全监测项目分类............................................15
附录B(资料性)橡胶坝安全监测项目测次............................................16
附录C(资料性)橡胶坝巡视检查表..................................................17
附录D(资料性)坝袋内压力观测记录表式样..........................................18
附录E(资料性)环境量观测记录表式样..............................................19
附录F(资料性)变形观测记录表式样................................................21
附录G(资料性)应力应变观测记录表式样............................................22
参考文献...........................................................................23
I
DB13/T57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南运河河务中心、沧州市水利工程质量技术中心、沧州水利勘测规划
设计院有限公司、沧州水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沧州昊海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俊滨、沈秀云、段连强、柴树松、杨艳霞、王伟、贾玉玲、张文凯、薛宝
东、赵亮、张增慧、王静、郑英国、周艳荣、刘兴旺、程琳、林涛、李文清、孟高原、崔宏才、曹雷、
李庭庆、沈鑫策、张文斌、刘晓燕、曲策、樊琨、王钰。
II
DB13/T5703—2023
橡胶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橡胶坝安全监测的总体要求、安全监测设计、安全监测施工、安全监测运行。
本文件适用于坝高5m及以下袋式橡胶坝工程的安全监测,其它橡胶坝的安全监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51416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标准
SL725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
SL768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T782水利水电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橡胶坝安全监测rubberdamsafetymonitoring
从掌握橡胶坝运行性态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监测,并运用监测资料评价结构运行安全性,提
示橡胶坝安全风险的工作。
观测observation
通过各种仪器设备或人工完成一次数据采集、记录的过程。
[来源:GB/T51416—2020,2.0.1]
监测monitoring
在橡胶坝建设与运行全生命周期,按一定测次,采用各种仪器设备或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观测、
记录,并对成果变化进行分析的过程。
[来源:GB/T51416—2020,2.0.2]
巡视检查perambulationinspection
凭借感官及必要的工器具对橡胶坝进行检查、记录的过程。
[来源:GB/T51416—2020,2.0.06]
监测仪器设备monitoringinstrumentandequipment
基于各种原理的传感器、监测装置及其相应的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供电设备。
[来源:GB/T51416—2020,2.0.12]
监测设施monitoringfacilities
各类监测仪器设备及其保护装置、观测房、观测便道等辅助设施。
[来源:GB/T51416—2020,2.0.13]
监测系统monitoringsystem
1
DB13/T5703—2023
各类监测设施和监测信息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
[来源:GB/T51416—2020,2.0.14]
施工期监测constructionperiodmonitoring
从监测设施施工开始到首次蓄水(或通水)期间的监测。
试运行期监测commissionperiodmonitoring
从工程首次蓄水(或通水)到竣工验收期间的监测。
运行期监测operationperiodmonitoring
试运行期之后的监测。
基准点datumpoint
从国家控制网引出的作为工程观测基准的控制点。
基准值baselinevalue
作为计算起点的测值。
[来源:SL768—2018,2.0.8]
初始值initialvalue
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后开始正常工作的测值。
[来源:SL725—2016,2.0.6]
4总体要求
安全监测工作应贯穿于橡胶坝设计、施工、运行各个阶段。
安全监测范围应包括坝袋、锚固结构、控制系统、安全与观测设备、土建工程以及与橡胶坝安
全有关的其他建筑物和设施。
安全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安全监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级别、工程施工和运行条件,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地理环
境等因素设置。具备条件的宜采用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
安全监测项目应与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投入使用同步进行。
橡胶坝运行管理单位宜配备安全监测专业人员,制定安全监测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
对监测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安全监测物理量正负号应遵守下列规定:
a)水平位移: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向临空面为正,背临空面为负。
b)垂直位移:下沉为正,上升为负。
c)结构缝开合度: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d)应力应变:拉为正,压为负。
5安全监测设计
通则
5.1.1安全监测设计应包括监测项目设置、监测仪器设备选型、监测系统布置图、监测施工技术要
求、巡视检查内容与要求、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要求及投资预算等。
5.1.2安全监测项目设置应能反映工程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变化情况,且技术可行,施工及运行
维护便利。
5.1.3安全监测项目应按附录A中的表A.1执行,监测项目测次参照附录B中的表B.1。
5.1.4安全监测仪器设备选型应稳定可靠、实用耐久、经济合理,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并满足工程监测需要。
2
DB13/T5703—2023
5.1.5安全监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监测仪器的检验、监测设施安装埋设方法、验收及移交。
5.1.6巡视检查应包括各阶段的检查部位、内容要求和记录格式。
5.1.7安全监测运行应包括监测项目及观测频次、重要监测仪器设备维护、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5.1.8安全监测设施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
坝袋内压力监测布置
5.2.1坝袋内压力监测应结合充坝介质进行布置。
5.2.2充水式橡胶坝宜设置坝内连通管,采用测压管或渗压计监测。
5.2.3充气式橡胶坝宜设置压力表进行监测。
环境量监测布置
5.3.1水位监测布置
5.3.1.1水位监测宜在上、下游分别设置水位监测点。
5.3.1.2水位监测点宜设在稳固的墩墙等永久建筑物或混凝土基座上。
5.3.1.3水位监测设施宜选用直立式水尺,有条件时宜设自记水位计。
5.3.1.4水尺可读水位应高于设计最高水位和低于最低水位。
5.3.2流量监测布置
5.3.2.1流量监测宜采用流速面积法。
5.3.2.2测流断面应设在水流平顺和水面平稳处。
5.3.2.3流速监测设备宜选用流速仪或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5.3.2.4流速仪法宜根据测流断面宽度,合理布置垂线。
5.3.3气温﹑气压、降水量监测布置
5.3.3.1气温、气压、降水量监测数据宜优先采用当地水文站或气象站监测资料。
5.3.3.2气温、气压、降水量不具备可用监测资料的宜自设气温、气压、降水量监测点。
5.3.3.3气温、气压、降水量监测宜采用常规温度计、气压计、雨量器,具备条件的宜采用小型集
成自动气象站。
5.3.4冰凌监测布置
5.3.4.1严寒地区,可根据橡胶坝的运用条件,设置冰凌监测项目及必要的除冰设施。
5.3.4.2冰凌监测项目宜包括静冰压力、冰厚、冰温度等。
5.3.4.3结冰前可在墩墙前缘,自水面至最大结冰厚度以下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计,监测静冰压
力、冰厚及冰温度。
5.3.5推移质监测布置
5.3.5.1泥沙对橡胶坝运行影响较大时,宜设置推移质监测项目。
5.3.5.2推移质监测宜采用推移质采样器,推移质采样器宜根据测验河段的床沙粒径和断面的水流
条件等选定。
变形监测布置
5.4.1坝袋变形监测布置
5.4.1.1坝袋变形监测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设置。
5.4.1.2坝袋变形监测包括坝袋性能指标监测和坝袋外观变形监测。
5.4.1.3坝袋性能指标监测包括厚度、强度及老化情况等指标。
5.4.1.4坝袋外观变形监测包括整体径向变形和局部突变。
5.4.1.5坝袋变形监测宜采取巡视检查方式,根据需要可委托有关单位进行破坏性试验。
5.4.2河床变形监测布置
5.4.2.1河床变形监测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设置。
3
DB13/T5703—2023
5.4.2.2河床变形监测包括上下游河床淤积和冲刷监测。
5.4.2.3坝前淤积和坝后冲刷监测断面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布置、河道土质和冲刷、淤积情况设
置。
5.4.2.4监测范围应以上游铺盖和下游消力池末端为起点,分别向上、下游延伸。
5.4.2.5监测断面的间隔应以能反映上下游河床的冲刷、淤积变化为原则,靠近工程处宜密,远离
工程处可适当放宽。
5.4.2.6河床变形监测宜采用RTK坐标数据采集法。
5.4.3土建工程变形监测布置
5.4.3.1土建工程变形监测包括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结构缝开合度等。
5.4.3.2基准点应布置在橡胶坝附近的稳定区域,数量应不少于2个。
5.4.3.3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同体布置。
5.4.3.4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底板及墩墙、岸墙、翼墙的顶面。
5.4.3.5结构缝监测点宜布置在多孔连续橡胶坝建筑物顶部、跨度较大或应力较复杂的结构缝处。
5.4.3.6垂直位移监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法。
5.4.3.7水平位移监测宜采用视准线法。
5.4.3.8结构缝开合度监测采用游标卡尺,当地质条件复杂,现场条件较差时,宜设置测缝计监测。
5.4.3.9变形监测布置设计应按SL768的相关规定执行。
渗流监测布置
5.5.1基底扬压力监测布置
5.5.1.1基底扬压力监测应根据工程规模、结构型式、基底轮廓线、地质条件、渗流控制措施等进
行布置,并应以能测出基底扬压力及其变化为原则。
5.5.1.2渗透性较好的地基宜釆用测压管监测,渗透性较小的地基宜釆用渗压计监测,水位变化频
繁或渗透性非常小的黏土地基应釆用渗压计监测。
5.5.1.3垂直水流向和顺水流向监测断面应结合布置。
5.5.1.4承受双向水头的橡胶坝,监测断面应合理选择双向布置形式。
5.5.2侧向绕渗监测布置
5.5.2.1侧向绕渗监测应根据坝址地形、总体布置、渗流控制措施及侧向绕渗区域的地质条件合理
布置监测点。
5.5.2.2侧向绕渗监测点宜布置在岸坡、边墩、岸墙、上下游翼墙填土侧及其结合部,可沿不同高
程布设测点。
5.5.2.3顺水流向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对于两侧土质渗透性较好的橡胶坝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5.2.4岸坡渗流宜采用测压管监测,结合部宜采用渗压计监测。
应力、应变监测布置
5.6.1应力、应变监测包括结构应力应变及钢筋应力等。
5.6.2应力、应变监测布置宜结合变形监测和渗流监测布置。
5.6.3受力复杂、应力集中和结构薄弱的部位宜布置应变计、无应力计、钢筋计,监测不同工作条
件下结构应力应变和钢筋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
5.6.4钢筋计应布置在主受力构件的受力方向,与直径相同的受力钢筋焊接于同一轴线,距受力钢
筋之间的焊接位置在1.2m以上。
5.6.5应变计数量和方向应根据应力状态而定。
5.6.6应根据实际,每一应变计(组)旁1.0m~1.5m处可布置一支无应力计。无应力计与相应
的应变计组距结构面的距离应相同。
5.6.7设置有锚杆的橡胶坝,宜布置锚杆应力监测项目。
5.6.8设置有抗滑桩、锚固洞的橡胶坝,宜布置钢筋应力、结构应力应变等监测项目。
5.6.9设置桩基加固的橡胶坝,宜布置压应力计或钢筋计监测桩基受力情况。监测观测点宜沿桩底
至桩顶分层布置,以监测混凝土桩不同高程的压应力分布。
4
DB13/T5703—2023
专项监测布置
5.7.1专项监测项目包括水力学、水质监测和地震反应监测。
5.7.2水力学专项监测项目的布置应按SL768的相关规定执行。
5.7.3橡胶坝运行的水环境出现明显水质改变时,应结合工程需要,进行水质监测。水质监测项目
及标准值应按GB3838的相关规定执行。
5.7.4对在烈度VII度以上的1级橡胶坝,应进行地震反应监测。
5.7.5地震反应监测项目布置应按SL768的相关规定执行。
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
5.8.1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扩展性好、
易于升级。
5.8.2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及特点,结合工程需要合理确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且具备与便携式读数仪、其他自动化系统、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的接口。
5.8.3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宜结合智慧水利的需求,将安全监测纳入智慧水利建设整体方案。
5.8.4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宜包括监测仪器、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
电源及防护设备、釆集软件与安全监测管理软件等。
5.8.5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包括远程集中测控系统、现地测控系统、数据采集与执行机构
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
5.8.6纳入自动化系统的监测点,应根据监测部位重要性、监测项目关键性及仪器可靠性确定。
5.8.7安全监测自动化监测点宜具备现场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备份、数据分析及信息发布等
功能,并配置有效的人工观测比测设施或手段。
5.8.8安全监测自动化网络拓扑可釆用星形、环形和总线结构。通信介质可釆用光纤、双绞线和无
线等。
5.8.9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电源容量应根据系统功率确定,电源宜采用双回路专线供电,无可靠
市电供应时,可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等现地电源供电。
5.8.10安全监测数据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应满足被测对象的有效工作范围,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测
量对象的精度。
5.8.11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掉电保护、自诊断功能、数据异常报警及故障显示、
数据存储及管理、通信及网络安全防护、防雷及抗干扰等功能。
5.8.12安全监测管理软件具有监测数据存储、编辑、查询、导出与备份、数据可靠性检验、报表
与曲线分析、预警提醒及信息推送、工程文档及影像资料管理、输出等功能。
6安全监测施工
通则
6.1.1安全监测施工应包括监测仪器设施的施工准备和安装埋设。
6.1.2安全监测施工应遵循“位置合理、安装准确、观测连续、参数完整、资料齐全”的原则。
6.1.3安全监测施工过程中应釆取措施保护人员与仪器设施安全。
6.1.4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前应按有关规定检测校准。
6.1.5仪器安装埋设前应测读监测仪器自由状态数据并记录;安装过程中应根据需要测读数据、监
控仪器状态并记录;安装埋设后应复核安装埋设位置,及时做好保护、初始值测读,并填写考证表、
绘制竣工图,存档备查。
安全监测施工准备
6.2.1安全监测施工前应编制满足安全监测设计文件及现场施工环境要求的安装细则。
6.2.2施工前应组织安全监测施工人员熟悉安全监测设计文件及施工安装细则。
6.2.3监测仪器设备到货后,应进行开箱验收,验收要求如下:
a)包装应完整紧固,标志齐全,无外力引起的破损,无非结构性弯折扭曲,出厂合格证、说明
书、出厂前检验检测报告、技术条件规定、零配件等随机物品齐全完整;
5
DB13/T5703—2023
b)外观应光洁无划痕、无外力破坏现象,铭牌标志齐全,组装件安装牢固,焊缝平整、涂层牢
固均匀,刻度盘清晰可辨,无影响操作缺陷;
c)监测仪器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6.2.4安装埋设前应核查监测仪器设备及其保护装置,准备相应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和材料,必要
时进行预安装。
坝袋监测设施安装
6.3.1充水式橡胶坝测压管或渗压计与管路安装连接时,连接处要连接稳固、密封良好,并设置防
止冰冻、强风及外力破坏的保护装置。
6.3.2充气式橡胶坝压力表与管路安装连接时,连接处要连接稳固、密封良好,并设置防止冰冻、
强风及外力破坏的保护装置。
6.3.3自动监测的远传线路应采用保护管内安装,并能满足检修和更换要求。
环境量监测设施施工
6.4.1水位监测设施施工
6.4.1.1边墙水尺安装宜在墙身预埋水尺固定底盘(带有垂直调节缝),尺身铅直后用固定螺丝固
定牢固。
6.4.1.2岸坡水尺宜固定在基座上垂直河道中心线沿岸坡分段埋设。
6.4.1.3自记水位计宜使用螺丝固定在钢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太阳能面板、天线安
装方向准确,位置牢固。
6.4.2流量监测设施安装
6.4.2.1流量监测宜在监测断面处安装渡河缆道或利用附近交通桥梁。
6.4.2.2缆道支架应安装在预先埋设的混凝土基础上或钢结构基础上,并设防雷设施。
6.4.3气温、气压、量雨器监测设施安装
6.4.3.1常规温度计、气压计宜安装在室外院内专用的百叶箱内。
6.4.3.2量雨器宜安装在室外院内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6.4.3.3小型集成自动气象站应安装在室外空旷处,集成箱、太阳能板安装稳固,传输线缆采用专
用保护管敷设;主杆及避雷设施、混凝土基础、接地装置连接可靠,满足防雷要求。
变形监测设施安装
6.5.1基准点安装埋设
6.5.1.1基准点基座宜在橡胶坝两端对称埋设,基座底面应埋入冻土层以下,顶面宜高出地面1.2
m左右,中心连线在墙、墩上方应当通视,基座埋设保持体身铅直、顶面基本水平。
6.5.1.2基准点强制对中基座安装埋设应采用二期混凝土预埋安装,安装时一二期混凝土应结合牢
固。
6.5.1.3基准点安装完成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意外破坏。
6.5.2位移监测点安装埋设
6.5.2.1临时位移监测点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施工进度安装,安装时应与混凝土结合牢固。
6.5.2.2墩墙顶位移监测点应采用二期混凝土预埋安装,安装时一二期混凝土应结合牢固。
6.5.2.3位移监测点底盘的水平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墩墙顶的位移监测点中心应与基准点强制对
中基座中心在同一条视准线上。
6.5.2.4位移监测点安装埋设完成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意外破坏。
6.5.3结构缝开合度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6.5.3.1在需要进行结构缝监测的部位预埋地脚螺栓,将测缝计的固定支架与地脚螺丝连接牢固,
支架面板平行于建筑物表面,测缝计垂直于接缝。
6
DB13/T5703—2023
6.5.3.2测缝计安装后应及时调节接杆位置,打开测缝计,预留1/3量程~1/2量程的开合距离后
及时安装仪器保护罩。
渗流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6.6.1测压管安装埋设
6.6.1.1测压管应包括进水管、导管与管口保护装置。当有可能塌孔或产生管涌时,应加设反滤箱
装置。
6.6.1.2测压管宜采用施工期预埋方式,帷幕附近的测压管应在灌浆完成后安装。
6.6.1.3进水管安装:
a)橡胶坝上下游建基面施工完成后预留反滤箱位置,进水管口端宜用无纺土工布包裹后埋置
反滤箱中心;
b)建基面为基岩的采用直接钻孔至测压高程并清孔,同心放置进水管,按设计要求对管壁和
孔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回填。
6.6.1.4导管安装应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管身横向水平,坚向铅直,管道接头密封良好,并与
钢筋骨架固定牢固。管道及附件周围的混凝土浇筑采用人工布料振捣,防止管道偏移。
6.6.1.5管口保护盒安装宜采用预埋固定钢板方式。测压管内安装渗压计监测时管口出线应密封,
同时侧向开通气孔;无压测压管采用测尺观测时,管口安装密封装置。
6.6.1.6测压管安装后,应做抽、注水实验,其灵敏度应满足要求。
6.6.2渗压计安装埋设
6.6.2.1渗压计宜釆用施工期预埋方式。帷幕或固结灌浆带附近埋设安装的渗压计应在灌浆后钻孔
安装。
6.6.2.2在基岩面预埋渗压计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下一工序混凝土浆液堵塞渗压计滤头。
6.6.2.3测压管内安装渗压计时,在测压管管口设置固定支架连接渗压计钢丝吊绳,待渗压计吊放
至设计高程后,固定钢丝吊绳并将管口封堵。
应力、应变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6.7.1混凝土应变计、无应力计安装埋设
6.7.1.1混凝土应变计、无应力计安装时应采用人工固定在钢筋骨架的主筋或钢筋支架上,绑扎固
定过程中应保证纵向不受张拉或压力影响。
6.7.1.2应变计、无应力计周围混凝土浇筑时应人工布料振捣。
6.7.2钢筋计安装埋设
6.7.2.1钢筋计宜采用螺纹连接法安装,安装时保持位置及方向正确,并按要求做好安装前的仪器
检测。
6.7.2.2钢筋计宜安装在直径相同的受力钢筋上并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距受力钢筋的焊接位置在
1.2m以上。
6.7.2.3钢筋计安装时应截取长度不小于1m的钢筋与钢筋计的一端加工成内外同心螺纹连接紧固,
按照指定位置绑扎,钢筋计位置1.0m范围内混凝土浇筑采用人工布料振捣的方式施工。
监测线缆敷设
6.8.1监测线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布设,并根据需要设置颜色差异明显的标识
标志区分。
6.8.2监测线缆跨缝、转弯时应采取措施使线缆有伸缩余地,垂直敷设时应设置线缆固定拉线,避
免线缆垂直受力。
6.8.3监测线缆宜用外套带有长度标记的信号专用线缆,单个仪器连接段尽量避免接头,如果不能
避免接头时,接头连接宜采用专用接头法连接,并做常态及耐水压状态下的电阻、绝缘试验检测。
6.8.4监测线缆敷设不应裸线牵引,宜釆用桥架、线槽、保护管或挖槽回填保护;采用桥架、线槽、
保护管敷设时,安装应牢固、接地可靠,材质应具备防腐、防霉、抗干扰功能,内表面应光滑洁净,
7
DB13/T5703—2023
内部空间应满足线缆固定的要求。
6.8.5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线缆线路,不应设置在具有强电磁干扰设备的附近,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
抗干扰措施。
监测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6.9.1监测自动化系统安装过程中,应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验、试验、参数标定,并做好
详细记录。
6.9.2对于监测设施自动化更新改造的工程,在监测仪器设备安装时,不宜破坏原有可用的监测设
施。
6.9.3监测自动化系统调试时,应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同步比测。
6.9.4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应提交系统安装与调试报告。
7安全观测
通则
7.1.1安全观测应满足设计要求,相关观测项目应同步进行。
7.1.2橡胶坝运行过程中应由安全监测专业人员对橡胶坝进行巡视检查及仪器观测。
7.1.3巡视检查与仪器观测成果应相互印证,做到资料连续,发现测值异常应立即复测并分析原因。
巡视检查
7.2.1巡视检查分类
7.2.1.1巡视检查包括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
7.2.1.2经常检查是由安全监测专业人员,经常对橡胶坝工程各部位及各项设施等进行的检查。
7.2.1.3定期检查是每年汛前、汛后、冬季封冻时或在橡胶坝运用前后,对橡胶坝工程各部位及各
项设施进行的全面检查。重点对工程年度维修养护完成情况、工程变化和损坏情况、防冻措施落实
等情况进行的检查。
7.2.1.4特别检查是每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雨、暴风、强烈地震和重大工程事故时,对橡胶坝工程
进行的特别检查,重点对工程坝基、坝体及控制系统等有无损坏等进行检查。
7.2.2巡视检查方法
7.2.2.1经常检查主要依靠目视、耳听、手摸、鼻嗅等直观方法,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
望远镜、照相摄像设备等工(器)具,对工程表面和异常现象进行检查。对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的
也可利用视频监视系统或智能巡检系统辅助巡视检査。
7.2.2.2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除采用经常检查方法外,还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测与探测,可
采用钻孔取样、注水或抽水试验,声呐成像或水下电视摄像等手段。
7.2.3巡视检查内容
7.2.3.1坝袋检查内容如下:
a)坝袋的褶皱、刮破、机械损伤、磨损及修补情况;
b)橡胶袋布有无起泡、膨胀、脱层、龟裂、粉化和生物蛀蚀等老化情况;
c)帆布层有无发生永久性变形、脆化、霉烂等现象;
d)坝袋挡水(溢流)状态下的坝高、坝肩振动或拍打等情况;
e)坝袋的密封性及内压力变化情况。
7.2.3.2锚固结构检查内容如下:
a)锚固构件的密封性;
b)锚固构件的磨损、松动、锈蚀及缺失情况;
c)楔块有无松动、上拔、翘曲、劈裂、生物蛀蚀和腐烂、化学浸蚀等情况;
d)锚固槽有无破损。
7.2.3.3控制系统检查内容如下:
8
DB13/T5703—2023
a)坝袋充胀与排放所需时间是否满足工程运行要求;
b)充排动力设备、充排设备是否正常,管路有无堵塞和漏水(气)现象,阀门是否灵活;管道
接头是否牢固,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动作准确可靠,指示仪表是否指示正确、接地可靠、管
道、闸阀等易锈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5009.190-2003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87-2003 干果(桂圆、荔枝、葡萄杆、柿饼)中总酸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91-2003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 2003-08-11
- GB/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嗪酮残留量的测定 200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