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6/T 1067-2024 滩涂贝类养殖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评估技术规程
DB3206/T 1067-2024 Nourishing intertidal shellfish cultivation and assessing risks of marine hazards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河海大学、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罗锋、陶爱峰、刘子铭、严锐、王岗、连璐璐、徐辉、杨宏兵、李庆杰、陈立华、洪新、侯查伟、纪灵、付睿丽、范骏、熊焱、武双、李鹏宇、曹力玮、周光准、曾靖伟、田鹏、石斌、季毅、顾恒瑞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5
3206
南通市地方标准
DB3206/T1067—2024
滩涂贝类养殖海洋灾害风险隐患
评估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hydrodynamicriskassessmentof
shellfishcultureinmudflat
2024-01-30发布2024-01-30实施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6/T1067—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评估步骤............................................................................2
6评估成果............................................................................4
附录A(规范性)贝类壳长与周龄的关系..................................................5
附录B(规范性)贝类沿水深分布与壳长的关系............................................6
附录C(规范性)贝类在不同冲刷深度的受损计算..........................................7
附录D(规范性)贝类在不同淤积深度的受损计算..........................................8
附录E(规范性)气压场和风场计算......................................................9
附录F(规范性)风浪要素计算.........................................................10
附录G(规范性)风暴潮数值模型.......................................................11
附录H(规范性)泥沙冲淤计算.........................................................13
附录I(规范性)滩涂贝类养殖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评估技术报告格式要求.....................15
参考文献..............................................................................18
I
DB3206/T106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通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海大学、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南
通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锋、陶爱峰、刘子铭、严锐、王岗、连璐璐、徐辉、杨宏兵、李庆杰、陈立
华、洪新、侯查伟、纪灵、付睿丽、范骏、熊焱、武双、李鹏宇、曹力玮、周光准、曾靖伟、田鹏、石
斌、季毅、顾恒瑞。
II
DB3206/T1067—2024
滩涂贝类养殖海洋灾害风险隐患
评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滩涂贝类养殖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步骤、评估成果。
本规程适用于南通市滩涂贝类养殖的水动力灾害风险隐患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3-2020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GB/T15920-2010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底播养殖bottomsowingculture
将人工苗种或者半人工苗种投放到环境适宜的水域地质上,通过自然生长进行养殖的生产活动。
3.2
风暴潮stormsurge
有热带气旋、温带天气系统、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局部海面振荡或
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
3.3
海浪oceanwave
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风浪和涌浪的定义见GB/T15920-2010。
4基本要求
4.1总则
开展滩涂贝类养殖受损风险评估,为滩涂贝类养殖灾前安全评价、灾中风险预警、灾后受损评估提
供依据,为滩涂贝类养殖保险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4.2科学性
基于滩涂贝类养殖的受灾机制,综合考虑养殖物时空分布及多因素灾害联合影响,开展滩涂贝类养
殖的风险评估。
1
DB3206/T1067—2024
4.3适用性
适用于淤泥质滩涂海岸海洋牧场埋栖型贝类的水动力灾害风险隐患评估。
4.4评估范围
范围从海岸线向外海延伸至10公里或平均低潮位1米水深处。
5评估步骤
5.1资料收集
5.1.1概述
根据风险评估对象,确定评估区域,收集和整理评估区域基础地理信息,养殖情况及灾害过程的水
文气象观测资料等。
5.1.2地理信息资料
包括水深及岸线数据,比例尺不小于1:10万。
5.1.3养殖基本情况
包括评估区域的主要养殖品种、养殖密度、播苗及采养殖捕活动情况。
5.1.4水文、气象资料
针对评估的海洋灾害过程养殖区域附近潮(水)位站、海洋观测站、浮标船舶报、卫星高度计等潮
位、潮流、海浪及气象观测资料,评估区海岸带的海床物质组成和泥沙浓度。水文、气象资料收集应遵
照GB/T12763.2-2007和GB/T12763.3-2020的有关规定执行。
5.2评估对象分析
5.2.1概述
明确评估区域底播养殖主要品种及其周龄与外观关系,确定底播养殖空间分布密度,建立底播受灾
与水文要素关系。
5.2.2贝类壳长与周龄的关系
贝类的壳长随周龄的增大而增大,其关系确定为:
a)评估区有养殖活动时记录的实测资料则可统计获得;
b)若无实测资料,可按附录A计算。
5.2.3贝类空间分布
贝类的周龄越大,其平均分布水深越深、活动范围越广,关系确定为:
a)评估区有养殖活动时记录的实测资料则可统计获得;
b)若无实测资料,可按附录B计算。
5.2.4贝类受灾关系
灾害期间贝类均下潜至一定深度避灾,其受灾分为:
2
DB3206/T1067—2024
a)海床冲刷破坏了埕面、致使贝类被冲起后吸入大量泥沙至体内导致的死亡,该情况下的受损
可按附录C计算;
b)海床淤积覆盖了原有埕面、致使下潜于一定深度的贝类无法钻出导致的死亡,该情况下的受
损可按附录D计算。
5.3受灾风险等级确定
基于南通市贝类养殖调研数据,根据主要养殖品种不同周龄的受灾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底播养殖受
灾风险依据受灾关系确定为高风险区(I级)、中风险区(II级)和低风险区(III级)三级(表1)。
表1贝类灾害风险等级表
风险等级判别标准受灾情况
高一龄受损>95%或二龄受损>80%或养殖区域已经处于极大破坏阶段,
(I级)三龄受损>60%短期内无法恢复
中一龄受损>80%或二龄受损>60%或养殖区域在重新播苗后有望在来年
(II级)三龄受损>40%恢复生产
低一龄受损>60%或二龄受损>40%或当年贝类产量会部分降低,但在重
(III级)三龄受损>25%新播苗后能较快恢复生产
5.4水动力要素计算
5.4.1概述
计算灾害过程各水动力要素,为评估提供动力输入信息。
5.4.2波浪要素计算
以风场为驱动,采用波作用能量守恒方程为代表的成熟波浪数学模型,计算确定研究区域单次风暴
潮期间的波浪场过程。输出要素包括有效波高、波向和周期;输出时间间隔可为1小时。具体计算方法
可参见附录E和附录F。
5.4.3风暴潮计算
采用风暴潮数据模型,根据气压、风场行进路径,确定评估区域的水位、流速、流向和底部切应力
等要素。输出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和底部切应力;输出时间间隔可为1小时。具体计算方法可参
见附录G。
5.4.4海床冲淤计算
调查养殖区的底质,计算不同泥面深度的起动流速或起动切应力,采用5.4.1和5.4.2计算得到风暴
潮期间波浪要素和风暴潮动力结果,确定海床冲刷估算最大冲刷深度。输出单次风暴潮过程中的最大冲
淤厚度。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H。
5.5风险评估
依据5.4.3计算得到的最大冲淤厚度结合表1,评估研究区养殖风险。底播养殖受灾风险区划图用红、
橙、黄三色标识出评估区各面积单元等级大小。
3
DB3206/T1067—2024
6评估成果
6.1资料汇总
汇总资料包括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概述、海水养殖概况,主要养殖品种及形态、养殖密度及分布,
海床物质组成、风暴潮灾害期间风暴增水、最大潮流、最大波高分布、最大冲淤深度,受灾风险等级等。
6.2报告编制
根据风险分析和风险区划结果绘制相应成果图件并按技术报告格式编制滩涂养殖贝类海洋灾害风
险隐患评估报告,主要图表及格式要求见附录I。
4
DB3206/T1067—2024
附录A
(规范性)
贝类壳长与周龄的关系
贝类壳长与周龄的关系为:
ay·······················································(A.1)
式中:
a——贝类壳长,单位为厘米(cm);
y——贝类周龄,单位为年(y);
α、β——常数,可在评估区域采样确定;对于淤泥质滩涂海域文蛤,可取α=1.568、β=0.808。
5
DB3206/T1067—2024
附录B
(规范性)
贝类沿水深分布与壳长的关系
贝类在不同水深处分布为正态分布:
2
1d
·········································(B.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WEA 005-2023 团建策划与实操指导 2023-08-07
- T/CGDF 00008-2021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标准 2021-07-02
- T/CSWC 0012-2018 中国影视文化领域 文学编辑岗位职称评定标准 2018-04-30
- T/CAME 40-2021 幽门螺杆菌尿素【13C】呼气试验红外光谱法 2021-12-01
- T/SHFIA 001-2018 无线消防物联网系统规范 2018-03-06
- T/ACCIA 0019-2023 全国少儿艺术专业水平测评—美学素养 2023-03-08
- T/HLJNCYZXH 0003-2022 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服务规范 2022-04-25
- T/STNY 004-2019 生态农业产品 鑫中天莴笋 2019-12-31
- T/FJLH 002-2022 人联网服务通则 2023-05-10
- T/NJJX 001-2020 家政O2O服务规范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