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13/T 20-2020 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DB4413/T 20-2020 Code for Counterterrorism Preven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Syste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20
CCSA90
DB4413
惠州市地方标准
DB4413/T20—2020
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Antiterrorismmanagementpolicyofelectricpowersystem
2020-12-29发布2021-01-29实施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13/T20—2020
目 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反恐怖防范原则.............................................................................................................................................4
5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4
5.1防范分类.................................................................................................................................................4
5.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4
6重点分目标及其重要部位.............................................................................................................................4
6.1重点分目标.............................................................................................................................................4
6.2重要部位.................................................................................................................................................4
7常态反恐怖防范.............................................................................................................................................5
7.1人防.........................................................................................................................................................5
7.2物防.........................................................................................................................................................8
7.3技防.......................................................................................................................................................11
7.4制度防...................................................................................................................................................14
8非常态反恐怖防范.......................................................................................................................................15
8.1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启动.......................................................................................................................15
8.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实施.......................................................................................................................16
8.3非常态反恐怖防范措施.......................................................................................................................16
8.4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的人防、物防和技防配置..................................................................................17
9应急准备要求...............................................................................................................................................17
9.1应急处置的总体要求...........................................................................................................................17
9.2反恐应急...............................................................................................................................................18
9.3反恐应急预案要求及演练...................................................................................................................18
10监督、检查.................................................................................................................................................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力调度机构技防配置.........................................................................................19
附录B(规范性附录)火力发电厂技防配置.............................................................................................21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水力发电厂技防配置.............................................................................................23
附录D(规范性附录)输(配)电线路、变电站技防配置.....................................................................25
附录E(规范性附录)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工作检查.............................................................................27
参考文献.............................................................................................................................................................30
I
DB4413/T20—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惠州平海发电厂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晓鸣、温敏明、彭家健、杨万青、邵小斌、黄晓旋、戎俊生、黄伟源。
II
DB4413/T20—2020
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Antiterrorismmanagementpolicyofelectricpowersystem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反恐怖防范原则、防范分类和等级划分、重
点分目标及其重要部位、常态反恐怖防范、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应急准备要求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适用于惠州市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的防范工作和管理,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一般目
标可参照执行。
注: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2900.50—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GB/T2900.59—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变电站
GB/T794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GB12663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控制指示设备
GB12664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
GB12899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
GB15208.1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15210通过式金属探测们通用技术规范
GB/T21646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
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2581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T36291.1电力安全设施配置技术规范第1部分:变电站
GB/T36291.2电力安全设施配置技术规范第2部分:线路
GB/T37078—201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
DB4413/T20—2020
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883公安单警装备强光手电
GA884公安单警装备催泪喷射器
GA926微剂时透射式X射线人体安全检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4号)《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系统electricalpowersystem
发电、输电及配电的所有装置和设备的组合。
[GB/T2900.50—20082.1601-01-01]
3.2
电力网electricalpowernetwork
输电、配电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变电站、电力线路或电缆的组合。
[GB/T2900.50—20082.1601-01-02]
3.3
发电generationofelectricity
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GB/T2900.50—20082.1601-01-06]
3.4
发电厂(站)electricalgeneratingstation
由建筑物、能量转换设备和全部必要的辅助设备组成的生产电能的工厂。
[GB/T2900.50—20082.3601-03-01]
3.5
输电transmissionofelectricity
从发电站向用电地区输送电能。
[GB/T2900.50—20082.1601-01-09]
3.6
输电系统transmissionsystemofelectricity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及变电站所构成的系统。
3.7
配电distributionofelectricity
2
DB4413/T20—2020
在一个用电区域内向用户供电。
[GB/T2900.50—20082.1601-01-10]
3.8
配电系统distributionsystemofelectricity
110kV(不含)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及变电站(或配电房)所构成的系统。
3.9
输(配)电线路transmission(distribution)line
连接发电厂与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或变电站与用户之间,组成网络以输送(配送)电
能为目的的电力设施,该设施由输配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附件组成。
3.10
变电transformationofelectricity
通过电力变压器的电能传递。
[GB/T2900.50—20082.1601-01-09]
3.11
变电站(所)invertingstation
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它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地方,主要包括输电或配电线路的终端、开关及控制设备、
建筑物和变压器。通常包括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控制所需的设施(例如保护装置)。变电站根据电压等级、
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很多形式,如开关站、换流站等。
[GB/T2900.59—20082.1605-01-01605-01-02605-01-07]
3.12
有人值班变电站mannedsubstation
有运行人员值守的变电站。
[GB/T2900.59—20082.1605-01-09]
3.13
无人值班变电站unmannedsubstation
没有运行人员值守的变电站。
[GB/T2900.59—20082.1605-01-10]
3.14
电力调度机构electricpowerdispatchingagency
为保障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的机构。
3.15
电力设施管理单位powersupplyfacilitymanagementunit
负责电力设施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的单位。
3.16
3
DB4413/T20—2020
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的分目标sub-targetoftheKeyPreventionTargetsforAnti-terrorism
以企业或行业为整体确定的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中,遭受恐怖袭击可能性较大以及遭受恐怖袭击可
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设施及分支机构等,为该整体性反恐怖防
范重点目标的分目标,简称重点分目标。
4反恐怖防范原则
4.1电力系统的反恐怖防范应坚持“属地负责,逐级监管”,“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
责”,“警企协同,快速处置”的工作原则。
4.2电力系统的反恐怖防范工作应在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公安机关、行
业主管部门履行安全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责任。
4.3电力设施管理单位是反恐怖防范的责任主体,应按照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职责,
建立并实施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反恐怖防范系统,保障电力供应。
5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
5.1防范分类
反恐怖防范按防范管理性质分为常态反恐怖防范和非常态反恐怖防范两类。
5.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
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按恐怖威胁预警响应的要求分为四级:
a)四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Ⅳ级(一般),用蓝色表示;
b)三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Ⅲ级(较大),用黄色表示;
c)二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Ⅱ级(重大),用橙色表示;
d)一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Ⅰ级(特别重大),用红色表示。
6重点分目标及其重要部位
6.1重点分目标
6.1.1电力系统的反恐怖防范重点分目标的确定及其等级划分由公安机关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等有关部
门共同确定,报同级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反恐办)备案。
6.1.2当电力设施管理单位整体被确定为重点目标时,该单位属下有以下两处或以上的电力设施:发
电厂(站)、输(配)电线路、变电站(开关站、换流站、配电站等)、电力调度机构,则这些电力设
施可确认为该重点目标的分目标。
6.1.3当电力系统的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为单一的发电厂(站)、输(配)电线路、变电站(开关站、
换流站、配电站)时,不设分目标。
6.2重要部位
6.2.1电力调度机构
电力调度机构的重要部位包括:电力调度中心相关设施设备(电力调度通信设施、电网调度自动化
设施、电网运行控制设施等)及所在建筑物安防监控中心、主要出入口、停车场(地下)等。
4
DB4413/T20—2020
6.2.2发电
6.2.2.1各类发电厂的通用重要部位:电站厂房主要出入口、安防监控中心(分中心)、中央控制室、
通信设施、开关站(升压站)、发电机组。
6.2.2.2火力发电厂的重要部位:集控室、网控室、火力燃料仓库(油库、气库、煤库等)、冷却水
塔、各种专用管道。
6.2.2.3水力发电厂的重要部位:运行水电工程的主坝、常年挡水的副坝(段)、取水口、输水道(引
水隧洞、引水渠道)、输电设施、溢洪道、泄水闸、启闭机房及集控室、应急发电机房、船闸及上下游
引航道、码头。
6.2.3输电/配电/变电
6.2.3.1输电线路的重要部位:500kV及以上高压电力电缆、500kV及以上电缆隧道的电缆竖井、500kV
及以上电缆隧道出入口。
6.2.3.2配电线路的重要部位:供重要用户的配电线路。
6.2.3.3有人值班变电站(换流站)的重要部位:主要出入口、安防监控中心(分中心)、继电保护
(小)室、控制室、变压器区域。
7常态反恐怖防范
7.1人防
7.1.1设置原则
7.1.1.1应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标准对安保力量的要求。
7.1.1.2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站设施分布、电力网服务
区域等反恐怖防范工作实际需要,对重点(分)目标的重要部位配备足够的安保力量,明确常态安保力
量人数。
7.1.2人防组织
7.1.2.1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设置或确定承担与反恐怖防范任务相适应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机构,明确
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反恐怖防范的具体工作。
7.1.2.2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明确供电设施管理单位反恐怖防范重要岗位。重要岗位包括:法定代表
人、反恐怖防范工作主管领导、输(配)电线路责任人、变电站责任人、反恐工作联络员、安保力量相
关岗位人员。
7.1.3人防配置
7.1.3.1电力系统的反恐怖防范人防配置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人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配设要求设置标准
1工作机构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应设
2责任领导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应设
3责任部门设独立或兼管部门应设
5
DB4413/T20—2020
4联络员指定联络员1名应设
6
DB4413/T20—2020
表1(续)
序号项目配设要求设置标准
重要技防设施(参照附录A表A.1、附录B表B.1、
5技防岗位应设
附录C表C.1、附录D表D.1执行)
6固定岗位主出入口、安防监控中心应设
7巡查岗位发电厂、变电站、电力调度机构等部分重要部位应设
安保力量
8网管岗位网络安全维护应设
9机动岗位备勤、周界应设
10巡检岗位输(配)电线路、无人值班变电站等其它重要部位应设
7.1.3.2被确认有分目标的重点目标,其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成立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电力管
理单位责任领导担任组长,调度机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设施等分目标的责任人为成员。领导小
组负责反恐防范系统的建立、运行、监督检查、改进等管理责任。工作机构及领导小组的成员名单及其
变动应上报行业主管部门。
7.1.3.3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设立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电力设施管理
单位责任部门负责人作为办公室主任,各重点分目标的责任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协
助领导小组落实反恐防范体系的具体工作。
7.1.3.4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常态安保力量配备原则如下:
a)不设分目标的重点目标和设分目标的重点目标的各个分目标,其专职、持证的当值保安员人数
应符合以下要求:
——单位总人数在200人(含)以下的,保安员不少于2名;
——200人以上500人(含)以下的,保安员不少于3名;
——500人以上2000人(含)以下的,保安员不少于单位总人数的5%;
——2000人以上的,保安员不少于单位总人数的4%。
b)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部分重要部位治安保卫巡查队伍,包括专职人员队伍和后备人员队伍:
——巡查岗位专职安保力量每班当值人员不得少于2人,巡查岗位的班数应根据重点目标或分
目标的规模决定,发电厂、变电站内的巡查每天应不少于2次;
——巡查岗位后备安保力量的人数应与专职安保力量相当,定期接受巡查知识培训,在非常态
时期能协同专职安保人员巡查。
c)建立输(配)电系统巡检岗位作为其它重要部位反恐怖防范的辅助安保力量,应确保重要输(配)
电线路、无人值班变电站等重要部位的安全。巡检岗位的人数及巡检工作计划应根据重点目标
或分目标的规模及实际情况决定。
d)被确认为重点目标或分目标的电力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实行安保人员轮班24小时值守;
固定岗位安保力量实行专职方式,网络岗位、机动岗位安保力量可采用专兼职结合方式。
7.1.4人防管理
7.1.4.1重点目标安保力量应符合反恐怖防范工作需要,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反恐怖防范工作机构设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联络员及相关岗位人员的设定及变更应向反
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b)保安员应按《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和GA/T594的相关要求,承担保安职责;
c)反恐怖防范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熟悉重点目标内部和周边环境、消防通道和各类疏散途径;
7
DB4413/T20—2020
d)反恐怖防范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熟悉本重点目标反恐怖防范工作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应急预
案等;
e)应对涉恐突发事件,配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f)网管人员应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技术能力,熟悉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机制,按网络安全管理制
度开展网络安全防范工作;
g)其他需承担的反恐怖防范工作。
7.1.4.2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建立与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
定期报告反恐怖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互通信息,完善措施。发现可疑人员、违禁物品应及时向公安机关
报告。发现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公安机关,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7.1.4.3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加强人防管理:
a)加强反恐怖防范教育宣传、开展应急技能训练和应急处突演练,提升人防技能;
b)开展保安人员、安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等重要岗位人员背景审查,建立人员档案,并向公安机
关备案,确保用人安全;
c)加强治安、消防、监控和特种设备检查制度,开展巡查与技防系统的值守监看和运维,确保人
防职责落实;
d)加强检查督导,开展制度体系实施与改进,提高人防效率;
e)加强外来人员、车辆和物品的管理,实行审批、登记和安检。
7.1.4.4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指定专职联络员,联络员应确保24小时通信畅通。联络员的配置和变更,
应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管辖的公安机关和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备案。
7.1.4.5电力设施管理单位应掌握职工的基本情况,做好有精神状况异常、有反社会倾向、个人及家
庭出现重大变故等人员的教育、防范、监控工作,随时掌握其思想状态,调整适当岗位,消除单位内部
不安全因素。
7.1.5安保力量要求
反恐怖安保力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反恐怖防范工作机构设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联络员及相关岗位人员的设定及变更应向反
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b)保安员应按《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和GA/T594的相关要求,承担保安职责;
c)反恐怖防范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熟悉重点目标内部和周边环境、消防通道和各类疏散途径;
d)反恐怖防范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熟悉本重点目标反恐怖防范工作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应急预
案等;
e)应对涉恐突发事件,配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f)网管人员应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技术能力,熟悉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机制,按网络安全管理制
度开展网络安全防范工作;
g)其他需承担的反恐怖防范工作;
h)反恐怖防范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熟悉电力系统各重要部位的地理环境和主要设施布局,熟悉
消防设施位置、消防通道和各类疏散途径。
i)积极应对电力系统相关涉恐突发事件,协助、配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和行业
主管部门或业务指导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j)安保人员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意志坚定;
——政治觉悟高、工作作风好;品行端正,无不良历史纪录;
——经电力设施管理单位或相关单位的安全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8
DB4413/T20—2020
——符合相关部门的其他要求。
k)巡检岗位的巡检人员还应满足:
——具有相应类别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应熟识所承担巡检线路或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状况和特性;
——掌握线路或变电站运行、施工情况,以便于发现异常现象;
——掌握线路或变电站基础技术知识,熟习有关规程规定;
——掌握线路或变电站运行中曾出现的故障和异常现象,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熟悉沿线杆塔、变电站所处地点的地形、地貌、交通道路和村镇分布,以便检修时车辆能
够顺利通行、尽快到达检修地点。
7.2物防
7.2.1配置原则
7.2.1.1应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标准对工程建设的要求。
7.2.1.2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7.2.2物防组成
电力系统重点目标物防包括实体防护设施、个人应急防护装备、公共应急防护装备及设施等。
7.2.3物防配置
电力系统反恐怖防范物防配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物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安放区域或位置设置标准
1机动车阻挡装置停车库(场)出入口应设
2防机动车冲撞或隔离设施主要出入口应设
3安防监控中心、网络中心应设
集控室、网控室、电力调度中心、控制室等系统控制
4应设
防盗安全门、金属防护门或防相关的重要部位
5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金库门重要物资仓库应设
6电梯机房、中央空调控制机房应设
实体防
7财务出纳室、保密室应设
护设施
8防盗保险柜财务出纳室、保密室应设
9围墙或栅栏变电站、500kV电缆隧道出入口应设
10周界(有人值班)围墙宜设
刀片刺网
11周界(无人值班)围墙应设
12人行出入口通道闸出入口宜设
13人车分离通道出入口、内部机动车主要通道应设
保安员配备、停车场(地下)、保安值班室、安防监
14强光手电、防暴棍应设
个人控中心
15应急防对讲机、防刺服、哨子保安员配备应设
16护装备毛巾、口罩各楼层、工作区域宜设
17防护面罩各楼层、工作区域应设
9
DB4413/T20—2020
表2(续)
序号项目安放区域或位置设置标准
18个人防暴盾牌、钢叉保安装备存放处、保安值班室应设
应急防
19防暴头盔、防割(防刺)手套安防监控中心或保安装备存放处应设
护装备
20公共防爆毯或防爆筒(球)安防监控中心或保安装备存放处应设
21应急防应急警报器安防监控中心或电力调度中心应设
护装备
22灭火器材、应急照明灯各楼层、重要部位应设
及设施
电力安全设施(安全标志、设备标志、安
23各工作区域应设
全警示线、安全防护设施)
7.2.4物防要求
7.2.4.1防护设备设施要求
7.2.4.1.1一般要求
物防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实际配置。
7.2.4.1.1.1防护设备设施要求
重点目标物防配置的设备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a)车辆出入口的电动栏杆应符合GA/T1132的要求;
b)机动车阻挡装置宜采用立柱式阻挡方式;若采用防暴升降式的阻挡装置时应符合GA/T134的要
求;
c)实体防护中使用的防爆炸玻璃应符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2/T 311-2006 建筑采暖用散热器的热性能及质量标准 2006-12-30
- DB15/ 438-2007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用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2007-02-15
- DB15/T 437.1-2007 三河牛饲养管理技术标准 第1部分: 育种 2007-02-01
- DB15/T 439-2007 非烧结建筑材料工业废渣掺量测定 2007-02-15
- DB15/T 437.2-2007 三河牛饲养管理技术标准 第2部分: 繁殖 2007-02-01
- DB15/T 283-2007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2007-02-01
- DB15/T 437.3-2007 三河牛饲养管理技术标准 第3部分: 饲养管理 2007-02-01
- DB12/T 312-2007 办公设备行业服务标准 2007-01-22
- DB15/T 436-2007 草甸草原地区奶牛划区轮牧技术标准 2007-02-01
- DB12/ 313-2007 天津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 200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