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71.6-2006 农业拖拉机 试验规程 第6部分:农林车辆制动性能的确定
GB/T 3871.6-2006 Agricultural tractors—Test procedures—Part 6:Determination of braking performan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3年03月
-
2006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 起草人:
- 焦刚、李京忠、徐志坚、郎志中、尚项绳、石国权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60.10
T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71.6-2006/ISO5697:1982
代替GB/T3871.6-1993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
第6部分:农林车辆制动性能的确定
Agriculturaltractors-Testprocedures-
Part6:Determinationofbrakingperformance
(ISO5697:1982,Agriculturalandforestryvehicles-
Determinationofbrakingperformance,IDT)
2006-02-06发布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71.6-2006/ISO5697,1982
月U青
GB/T3871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分为19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整机参数测量;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第4部分:后置三点悬挂装置提升能力;
—第5部分:转向圆和通过圆直径;
—第6部分:农林车辆制动性能的确定;
—第7部分:驾驶员的视野;
—第8部分:噪声测量;
—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第10部分:低温起动;
—第n部分:高温性能试验;
—第12部分:使用试验;
—第13部分:排气烟度测量;
—第14部分:非机械式传输的部分功率输出动力输出轴;
—第15部分:质心;
—第16部分:轴功率测定;
—第17部分: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第18部分:拖拉机与机具接口处液压功率;
—第19部分:轮式拖拉机转向性能。
本部分是GB/T3871的第6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5697;1982《农林车辆制动性能的确定))(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标准中的图按我国的制图习惯做了修改。
本部分代替GB/T3871.6-1993((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第6部分:制动试验》。修订
时除作了编辑性修改外,本部分与GB/T3871.6-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中由原来的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改为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
—增加了名词术语和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最新版本的标准;
—增加了速度超过35km/h车辆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附录A、附录B;
—增加了恢复试验-3类、衰减试验-2类和选做项目的恢复试验—3类的试验内容;
—增加了挂车和牵引车机组的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GB/T3871.6-2006/ISO5697:1982
本部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焦刚、李京忠、徐志坚、郎志中、尚项绳、石国权。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871.6-1983,GB/T3871.6-1993
GB/T3871.6-2006/ISO5697;1982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
第6部分:农林车辆制动性能的确定
范围
GB/T3871的本部分规定了农业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车辆以及挂车和牵引式农业机械制动性能
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农业拖拉机、自走式农业车辆、挂车和牵引式农业机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丁38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ISO3965农业轮式拖拉机最高行驶速度的确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3871的本部分
3.1
农业拖拉机agriculturaltractor
具有至少两根轴的自走式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主要用于牵引、推动、运载和驱动机具从事农业(包括
林业)作业,该机器可以配备有可拆卸的平台。
3.2
自走式农用车辆self-propelledagriculturalvehicle
除拖拉机外,本身具有驱动装置,用于农业或林业作业,或完成固定作业的任何车辆。
此类车辆可能用于拖动农具和挂车,另外此类车辆可能有安装农具、需要完成作业的机具以及工作
过程中产生或/和需要存料的中间装置
3.3
农用挂车agriculturaltrailer
用于农业或林业作业的运输车辆,可以与农业拖拉机和自走式车辆连接。
术语农“用挂车”包括仅部分质量由挂车轮轴支撑的半挂车。
3.4
农机具agriculturalmachineorimplement
用于农业和林业作业的拖挂式车辆,按它的设计和装在其上的装置完成预定的作业
另外,它可能有安装作业机具以及工作过程中产生或/和需要存料的中间装置。
3.5
空载质funladenmass
空车的质量。
3.6
空车unladenvehicle
车辆处于运转状态,注满燃油、冷却液、润滑液和75kg重的驾驶员,但不包括乘员质量、选装的附
t
GB/T3871.6-2006/ISO5697:1982
件及载荷。
3.7
满载车辆ladenvehicle
加载到最大质量的车辆,另有说明的除外。
最大轴载荷maximumaxleload
制造厂规定的每根车轴技术上允许的载荷(最大轴载荷的总和可能大于车辆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
3.9
最大质fmaximummass
制造厂规定的车辆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该质量高于国家行政当局核准的最大质量)。
3.10
制动装置brakingdevice
由几部分组成的系统,其作用是降低车辆的运动速度或使车辆停住或使已经停止的车辆保持静止
不动。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操纵装置、制动传递装置和制动器。
3.10.1
制动操纵装里brakingdevicecontrol
由驾驶员直接操纵,向制动传递装置施加制动器工作所需能量的零件。
3.10.2
制动传递装置brakingdevicetransmission
连接制动操纵装置和制动器的所有零件的组合。
该传递装置可以是机械的、液压的、气动的、电动的或混合式的。如果制动能量来源于或借助于独
立的动力源,但不是由驾驶员操纵,则装置中的能量贮存部分被看作是传递装置的一部分。
3.10.3
制动器brake
产生与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相反的力的元件。
3.11
行车制动器servicebrakingdevice
使运动车辆减速或使其停止运动的装置。
3.12
驻车制动器parkingbrakingdevice
即使在斜坡上无人操纵的情况下使车辆保持其停止不动状态的装置。
3.13
减速器retarder
一种辅助行车制动器或降低速度,但不使车辆停止运动的装置
3.14
惯性制动器overran(inertia)
一种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的能量由被牵引的挂车向牵引车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
3.15
弹篮制动器springbrake
制动所需的能量由一个或多个作为贮能器的弹簧提供的制动器。
3.16
制动操纵输入力brakecontrolinputforce
驾驶员制动操纵装置施加的力的和。对于脚踏板,操纵力的测量沿加载点和驾驶员髓关节的连线;
GB/T3871.6-2006/ISO5697:1982
对手操纵件,操纵力的测量沿加载点和肩关节的连线。
3.17
刹车距离stoppingdistance
制动操纵装置开始动作到车辆完全停下来车辆行驶的距离。
3.18
平均减速度meandeceleration
由刹车距离和初始速度用下列公式计算的减速度:
护
a
一-
一25(1)
其中:
a—平均减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m/s`);
一初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刹车距离,单位为米(m).
3.19
实测的减速度measureddeceleration
记录在减速计上的持续减速度的平均值。
3.20
释放压力releasepressure
液压或气动释放弹簧制动器传递系统内完全释放制动器所需的压力。
3.21
释放力releaseforce
机械式释放弹簧制动器操纵装置上完全释放制动器所需的力。
3.22
最大设计速度maximumdesignspeed
见[SO3965,
4一般要求
按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应遵守下列一般要求。
4.1如果挂车制动装置影响牵引车的制动性能,则牵引车应装有制造厂规定的操纵挂车制动装置的一
些构件
4.2车辆的状况,就质量而言,应符合每种试验类型规定的要求,并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3试验场地应为干燥、干净的混凝土、沥青路面或等效路面,其附着系数不低于。.75,
4.4试验时的风速应低于10m/s,
4.5环境温度应在一10℃到+35℃范围内,并记人试验报告中。
4.6制动轴上应安装有车辆制造厂规定的直径最大的轮胎,轮胎充气压力为车辆制造厂的规定值。
4.7进行系列试验前,制动器应进行充分磨合,并按制造厂规定进行调整。然后在同一系列试验中不
能再对制动器做进一步的手工调整
每次试验前,制动器应为冷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就认为制动器为冷态:
a)制动盘上或制动鼓外的测量温度低于1000C;
b)全封闭式制动器,包括油浴式制动器,外壳上测量的温度低于500C,或在制造厂规定的温度范
围内;
C)制动器在Ih以上没有使用。
4.8行车制动器的性能存车蛤不椒死清凉下.等朝车辆尝个停下少前才能拼行测量_
GB/T3871.6-2006/ISO5697:1982
4.9试验时测量单位和允许测量误差如下:
a)行使速度:km/h或m/S,士3%;
b)车辆质量:kg,士3%;
c)减速度:M/S,,士3%;
d)刹车距离:m,士I%;
e)制动操纵件输人力:N,士5%;
f)轮胎充气压力:kPa,士5%;
g)制动系统液体(气体)压力:kPa,士5%0
5行车制动性能的确定
5.1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基于测量的减速度(5.2)或测量的制动距离((5.3)确定行车制动性能的测量方法。
在两种试验方法中,如果需要一种以上的试验,则应按下列试验顺序进行:
a)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0557.3-1993 工艺系统专业工程设计质量 保证程序 1994-08-03
- YD/T 1221.1-2002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短消息中心设备技术要求第一分册 点对点短消息业务部分 2002-07-22
- SJ 20390-1993 电子器件用玻璃-金属接头规范 1993-05-11
- SY/T 7504-2008 原油中正辛烷及以前烃组分分析 气相色谱法 2008-06-16
- HB 6186-1989 机载雷达罩通用规范 1989-05-13
- HB/Z 223.7-2003 飞机装配工艺 第7部分:环槽铆钉铆接 2003-09-25
- EJ/T 1027.12-1996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焊接规范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评定 1996-10-24
- MT/T 737-2007 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2007-10-22
- JB/T 6366-2007 滚动轴承 中碳耐冲击轴承钢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 2007-03-06
- HB 5828-1983 航空空气涡轮冷却器通用技术条件 198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