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002-1992 劳动定额术语

GB/T 14002-1992 Terminology of work quota

国家标准 中文版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4002-2008 |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002-199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2-12-26
实施日期
1993-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全国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起草人:
孙义敏、安鸿章、葛新权、张晓文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331.125:001

UcD7C6溥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002一92

劳动定额术语

Terminologyofworkquota

1992门2一26发布1993一08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劳动定额术语GB/T14002一92

Terminologyofworkquota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中的基本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以及劳动定额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劳动定颇原理principleofworkquota

2.1劳动定额的概念conceptsofworkquota

2.1.1劳动定额workquota

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

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2.1.2时间定额timequota

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消耗的限额。

同义词;工时定额。

2.1.3产量定额outputquota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工作任务量的限额。

2.1.4看管定额lookingafterquota

对操作者(一个或一组)在同一时间内照管机器设备的台数或工作岗位数所规定的限额。

2.1.5服务定额servicequota

按一定的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

2.1.61-作定额jobquota

采用多种指标和方法,对各类人员完成管理性、公务性劳动所规定的限额。

21.7人员定额personnelquota

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人员所规定的限额。

同义词:企业定员。

2.2劳动定额的种类kindsofworkquota

2-2.1现行定额quotainforce

在报告期内企业正在贯彻实施并进行考核的劳动定额。

2-2.2计划定额plannedquota

计划期内企业预定实行或可能达到的劳动定额。

2.2.3设计定额designedquota

为满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或新产品设计的需要而制定的劳动定额。

2.2.4不变定额fixedquota

将某一时期现行定额固定下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作为衡量对比基础的劳动定额。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一12一2.6批准1993一08一01实施

GB/'114002一92

2.3劳动定额管理环节manageriallinksofworkquota

2.3.1劳动定额制定formulationofworkquota

采用科学方法,根据先进合理的原则,快、准、全地制定劳动定额的过程。

2.3.2劳动定额贯彻implementionofworkquota

制定和修订后的劳动定额,通过行政部门颁布,使劳动定额得以实施的过程。

2.3.3劳动定额统计statisticsofworkquota

劳动定额管理信息的反馈过程。通过统计分析,为企业指导生产、组织劳动与分配、评价劳动效率、

进行经济核算、修订定额提供依据。

2.3.4劳动定额修订rerisionofworkquota

由于生产技术条件变更,以及生产水平和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对现行劳动定额所作的修

改0

2月月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unitofproductionprocess

2孟﹃工种lobstypes

按不同生产阶段、工序加工的性质和操作的技术内容划分的工作类别。工种的划分可粗可细,一般

应体现劳动分工的要求,又能促进工人全面发展。

2.4.2作业operation

为完成某项生产任务而进行的劳动活动的通称,可分为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它与工序不同之处是

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作业可以是工序的一部分,也可由若干工序构成。

2.4.3工序process

生产工艺程序的简称,它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几个)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加

工的生产活动。属于同一个工序的操作者、劳动对象和工作地是固定不变的,如有一个要素变更就构成

另一道新工序。

2.4.4工步step

工序的细分,在完成一道工序加工中,当使用的工具、工件加工表面和设备工作用量三个条件中有

一个发生变化,便形成一个新的工步。

2.4.5操作partoftheoperation

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独立完整的劳动活动,是加工工序或作业的再分解。

2.4.6动作单元motionotut

构成操作的基本单元,是对手工操作的进一步分解。例如将工件装在夹具上的操作可区分为:拿起

工件、将工件移到夹具前、将工件安在夹具上等三个动作。

2.4.7动素therblig

构成动作的基本元素。例如拿起工件可区分为伸手、抓取、移动等动素。

2.5S时消耗分类classificationofworking-hoursconsumption

2.5门定额时间quotatime

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生产任务,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工时消耗.

2.5.1门准备与结束时间timeforpreparationandend

为执行一项作业或加工一批产品,事前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如熟悉图纸和工艺、设备调整、准备专

用工艺装备、首件及成批交付检验等所消耗的时间。

2.5.1.2作业时间operationtime

直接用于完成生产作业或零件加工所消耗的时间。

2.5.1.2.1基本时间basictithe

直接用于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外表以及零件组合等所消耗的时间。

2-5.1.2.2辅助时间:uxiliarytime

Gs/'r14002一92

为执行基本作业而进行的各项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2.5.1.2.3机动时间machinetime

在工人看管下由设备自行完成基本工艺过程或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2.5.1.2.4手动时间handtime

由工人手工或借助简单工具完成基本工艺过程或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2-5.1.2.5机手并动时间overlaptimeofmachineandhand

由工人直接操纵设备实现基本工艺过程或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2.5.1.3作业宽放时间allowedtimeforoperation

完成生产作业和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作现场组织管理和工艺装备的技术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

时消耗,它包括组织性宽放时间和技术性宽放时间。

2.5.1.3.1作业宽放率allowancerateforoperation

作业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率。

2.5.1.3.2组织性宽放时间allowedtimefororganization

工作现场组织管理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

2.5.1.3.3组织性宽放率allowanceratefororganization

组织性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率。

2.5.1.3.4技术性宽放时间allowancetimefortechnology

由于工艺装备的技术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

2.5.1.3.5技术性宽放率allowanceratefortechnology

技术性宽放时间与基本时间的比率。

2.5.1.4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allowancetimeforindividualneedsandrelaxation

工作班内满足个人生理需要,以及为消除过分紧张和劳累所必需的短暂休息时间。

2-5-1.4.1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率allowancerateforindividualneedsandrelaxation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率。

2.5.2非定额时间non-quotatime

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发生的无效劳动和损失的时间

2.5.2.1非生产时间non-productiontime

在工作班内,由于企业组织管理不善或自身的责任做了非本职或不必要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如找

图纸、物料、工具、寻找管理人员或检验人员,承担部分应由辅助工人完成的工作等。

2.5.2.2停工时间breakdowntime

工作班内由于组织管理不善或因操作者个人原因而损失的时间。如停电、停工待料、迟到、旷工等。

2.6制定定额的基本方法basicmethodofformulatingquota

2.6.1n验估T法empiricalevaluationmethodofworking-hours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依照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或实物,并考虑所使用设备工具、工艺装备、原材料等条

件.分析估算定额的方法。

2.6.2概率估T法probabilisticevaluationmethodofworking-hours

在已知资料不足时,定额人员可预先对工序(作业)完工时间做出先进(a)、落后(b)、最有把握(,)

三种估计,最后根据公式((1),计算时间定额:

T=M+ta····················..·,.····……(1)

式中:T—时间定额;

t—概率度;

(a+4m+b)

M—=一6‘=1

cs/T14002一92

a了(b-a)'/6'e

2.6.3统计分析法statisticalanalysismethod

根据以往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工序工时消耗统计资料,经过整理汇总和分析计算确定定额的方法。

2.6.4类推比较法analogyandcomparisonmethod

以典型零件、工序的工时定额数据为依据,经过对比分析推算出同类零件或工序定额的方法。

26.5S时测定法working-hoursmeasurementmethod

通过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观测和分析

研究确定定额的方法。

2.6-6定额标准资料法quotastandarddatamethod

以系统成套的时间定额标准为基础,通过对作业要素的分解,找出一一对应的项目及时间值,最后

求出零件(或工序、工步、操作)时间定额的方法。

工时测定的方法working-hoursmeasurementmethod

3.1工作日写实detailedrecordofworkday

3·1.1个人S作日写实individualworkdaydiary

在工作现场按时间消耗的顺序,对个别劳动者工作时间利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改进工

作设计的一种工时研究方法。

3.1,2S组工作日写实groupworkdaydiary

以一个工组(作业组)为观察对象,由定额人员具体实施的工作日写实

同义词:集体工作日写实。

3.2测时方法measuringtimemethods

3.2.1测时measuringtime

在工作现场以工序为对象,对构成工序的作业要素进行周期性观察,并测定其工时消耗的一种方

法。

3.2.2作业要素factors

工序的组成部分,通常由定量、变量、重复和间断作业等要素组成。

3.2.2.1定量作业要素quantitativeoperationfactors

时间消耗不随作业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作业要素如机床开停车时间和作业对象的形状、加工尺寸

无关。

12.2.2变量作业要素variableoperationfactors

时间消耗随作业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作业要素。如装卡工件时间和工件形状、重量有关。

12.2.3重复作业要素regularoperationfactors

周期重复发生的作业要素。如装卡工件,移动刀架,自动走刀等。

3.2-2.4间断作业要素intervaloperationfactors

不定期间断发生的作业要素。如加工中不定期的测量工件的加工尺寸。

3.2.3定时点appointedtime

工序加工过程中相邻操作单元之间的分界标志,当工人按工艺进行操作到达定时点,标志前一操作

的结束,后一操作的开始。

12.4测定次数frequencyofmeasurement

测时过程中对各个操作单元使用秒表测定的次数。测定次数与测时结果的误差成反比,必要的测定

次数可采用公式求得。

误差不超过5%时:

cs/T14002一92

(2)

N,=

误差不超过10%时:

N,=(3)

式中:N—必要测定次数;

n—预测次数;

z;—预测时间值。

12.5连续测时法methodofcontinousmeasuringtime

以秒表为计时工具,按先后顺序对工序的各个单元逐一观察,连续记录其起止时间的一种测时方

3.2.6反复测时法methodofrepeatedmeasurementoftime

用秒表对工序各个操作单元独立进行多次反复的测定,直接记录操作延续时间的一种测时方法

3-2-7循环测时法methodofcyclicalmeasurementoftime

以秒表为测时工具,按操作顺序依次将若干个作业要素(作业要素数一1)合并进行测定,最后获得

各个作业要素时间值的一种测时方法。

3.2.8整体测时法methodofwholemeasurementoftime

工序不再细分,以工序为一整体采用秒表直接测定其延续时间的一种测时方法。

12.9测时数列measuringtimedata

按固定的定时点对同一作业要素经过多次重复测定而获得的延续时间数列。

12.10异常值abnormalvalue

由于不正常因素的影响在mli时数列中出现的过大或过小的操作延续时间值。

12.11稳定系数stablizingcoefficient

反映测时数列稳定程度的指标,它等于测时数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32.12作业要素实测值actualmeasuringvalueofworkfactors

对作业要素的测时数列,作一定处理后获得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代表值。

13工作抽样法worksamplingmethod

3.3.1工作抽样workingsampling

运用统计学中纯随机抽样的原理,通过对工作地的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间观察,调查各

类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并推断总体的一种工时研究方法。

13.2事项发生率(P)eventprobability

某一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与总观察次数的比率,事项发生率(%)=某一活动事项发生次数/总观察

次数。

3.3.3绝对误差(E)absoluteerror

直接用调查事项发生率(尸)的误差数值表示观察结果准确程度的指标。

13.4相对误差(S)relativeerror

以调查事项发生率(P)的比率,表示观察结果(事项发生率P)准确程度的指标,E=S,P.

13.5必要观察次数(N)necessaryobservingtimes

在一定可靠性(95)范围内为了满足一定准确程度要求而必须进行观察的总次数,N=4(1-P)/

S=P或N一4P(1--P)/P,

3.3.6随机观察时刻randomobservingtime

按随机原则确定的观察时点。

Gs/T14002一92

3-3-5.1等间隔观察时刻equalintervalobservingtime

相邻两次观察的时间间隔相等的观察时刻。

13.6.2不等间隔观察时刻unequalintervalobservingtime

每次观察的时间间隔不等的观察时刻。

3-4T-时评定法performanceratingmethods

3.4-1T-时评定performancerating

对工人实际作业状态和作业速度按一定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价,将实测作业的平均延续时间调整为

止常时间的技术。

3.4.2正常时Ia'lnormaltime

以实测的作业平均延续时间为基础经过工时评定后所得的结果。

14.3正常作业速度normalspeed

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工人,在一个工作班内积极努力工作所达到的作业速度。按此速度工作,能持

续进行操作,又不致产生过度的体力消耗和精神疲劳。

3.4.4速度评定法speedrating

以标准作业速度为尺度衡量工人实际作业的速度,求出评比系数如《50%,75%,100%,125%/

工50%等),将实测时间值调整为正常时间的方法。

3·4.5系数评定法leveling

它以技巧、努力程度、工作环境、均匀一致性四个要素为评定项目,每项分为最优,优,良好,正常.

差,最差6级并赋于一定系数值,以此为标准进行工时评定的方法

同义词:西屋法。

3.4.6客观评定法objectiverating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