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04-2020 实验动物 繁育与遗传监测

DB11/T 1804-2020 Animal experiment breeding and genetic monitorin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1/T 1804-2025 |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804-2020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24
实施日期
2021-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804—2020

代替DB11/T828.3—2011,DB11/T1053.3—2013,DB11/T1461.1—2017,DB11/T1461.2—2017,

DB11/T1461.3—2017,DB11/T1461.4—2018,DB11/T1461.5—2018

实验动物繁育与遗传监测

Laboratoryanimal—Breedingandgeneticmonitoring

2020-12-24发布2021-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804—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遗传分类及命名原则.................................................................2

6繁殖方法...........................................................................4

7遗传监测...........................................................................5

附录A(规范性)实验动物微卫星DNA标记遗传检测方法..................................8

附录B(规范性)实验斑马鱼SNP遗传标记的检测方法...................................26

附录C(规范性)MHC单倍型实验鸡和实验鸭直接测序检测方法............................29

参考文献.............................................................................34

I

DB11/T1804—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替代DB11/T828.3—2011《实验用小型猪第3部分:遗传质量控制》、DB11/T1053.3—2013

《实验用鱼第3部分:遗传质量控制》、DB11/T1461.1—2017《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第1部分:

实验用猪》、DB11/T1461.2—2017《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第2部分:实验用牛》、DB11/T1461.3

—2017《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第3部分:实验用羊》、DB11/T1461.4—2018《实验动物繁育与

遗传监测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DB11/T1461.5—2018《实验动物繁育与遗传监测第5部分:实

验用长爪沙鼠》,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实验鱼命名原则”相关内容(见DB11/T1053.3—2013的4.2);

b)增加了“实验雪貂、实验猫、实验鸡、实验鸭、实验鹅、实验鸽繁育与遗传监测”相关内容(见

5、6、7、附录A、附录C)。

本文件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中国医

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

所、杭州医学院、吉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

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振文,李根平,贺争鸣,李长龙,刘云波,孙德明,岳秉飞,李奎,杨述林,

冯书堂,杜小燕,向志光,王洪,董罡,任文陟,陈洪岩,陈继兰,巩薇,冯育芳,郭红刚,王锡乐,

刘文菊,樊子风,萨晓婴,刘先菊,丛日旭,腾永康,肖冲,魏杰,于鹏丽,牟玉莲,公维华,张宁波,

徐玲玲,崔宗斌,张博,孙荣泽,韩凌霞。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首次发布分别为DB11/T828.3—2011、DB11/T1053.3—2013、DB11/T1461.1—2017、DB11/T

1461.2—2017、DB11/T1461.3—2017、DB11/T1461.4—2018、DB11/T1461.5—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1804—2020

实验动物繁育与遗传监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及命名原则、繁殖方法和遗传检测。

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小型猪、实验猪、实验牛、实验羊、实验狨猴、实验长爪沙鼠、实验猫、实验雪

貂、实验鸡、实验鸭、实验鹅、实验鸽、实验鱼(斑马鱼和剑尾鱼)的繁育和遗传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16东北细毛羊

GB/T3157中国荷斯坦牛

GB14923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

GB/T19166中国西门塔尔牛

GB/T19376波尔山羊种羊

GB/T22283长白猪种猪

GB/T22284大约克夏猪种猪

GB/T22285杜洛克猪种猪

GB/T22909小尾寒羊

GB/Z34792实验动物引种技术规程

NY/T14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NY625迪卡配套系猪种猪

NY/T1339肉牛育肥良好管理规范

NY/T1446种公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NY/T1673畜禽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NY/T1901鸡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

NY/T2662标准化养殖场奶牛

NY/T2665标准化养殖场肉羊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

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

1

DB11/T1804—2020

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来源:GB14925-2010,3.1]

3.2

实验种群experimentalpopulation

以远交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实验动物群体。

3.3

封闭群closedcolony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实验

动物种群。

3.4

近交系inbredstrain

通过近亲交配的繁殖方式培育,近交系数(inbreedingcoefficient)高于99%的实验动物群体。

3.5

单倍型群体haplotypepopulation

通过近亲交配繁殖方式培育出的单倍体基因型一致的实验动物群体。

3.6

杂交群hybrids

由两个不同近交系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

注:子一代简称F1。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TR: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

5遗传分类及命名原则

5.1遗传分类

根据不同品种品系动物及个体间遗传差异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种群、封闭群、近交系、单倍型群体

和杂交群,具体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实验动物遗传分类表

实验动物群体遗传分类

实验长白猪

实验种群

实验大约克夏猪

2

DB11/T1804—2020

表1实验动物遗传分类表(续)

实验动物群体遗传分类

实验杜洛克猪

实验中国荷斯坦牛

实验西门塔尔牛

实验波尔山羊

实验小尾寒羊实验种群

实验东北细毛羊

实验狨猴

实验猫

实验雪貂

实验长爪沙鼠

实验鸡

实验鸭

实验鹅

封闭群

实验鸽

实验小型猪

实验斑马鱼

实验剑尾鱼

实验小型猪

实验斑马鱼近交系

实验剑尾鱼

实验鸡

单倍型群体

实验鸭

5.2命名原则

5.2.1实验种群

在原有的品种品系名称前面加上实验,如实验长白猪。

5.2.2封闭群

由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种群名称前标明保持者的英文缩写名称,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字

母小写,宜不超过4个字母。保持者与种群名称之间用冒号分开。

5.2.3近交系

以大写英文字母或大写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命名,符号应简短。

5.2.4单倍型群体

以单倍体基因型英文名称(或缩写)加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命名,符号应简短。

5.2.5杂交群

3

DB11/T1804—2020

以雌性亲代名称在前,雄性亲代名称在后,二者之间以符号“Í”相连。将以上部分用括号括起,在

其后表明杂交代数,以F1……Fn表示。

6繁殖方法

6.1实验种群

6.1.1引种

选择双亲健康、无遗传疾病、繁殖性能好、体貌符合品种特征的动物作为种用动物。

6.1.2繁育方法

实验猪按照NY625的规定进行。

实验西门塔尔牛按照NY/T1339和NY/T1446规定执行,实验中国荷斯坦牛按照NY/T14和NY/T2662

的规定进行。

实验羊应按照GB14923和NY/T2665的规定进行。

实验狨猴和雪貂应按GB14923的规定进行。

实验猫按照雌雄5:1以上比例进行繁殖。

6.2封闭群

6.2.1引种

作为繁殖用种子的封闭群动物应三代以内无共同亲代并符合GB/Z34792对封闭群种用动物的要求。

封闭群实验长爪沙鼠和实验鸽引种数量不少于25对。

封闭群实验小型猪引种数量不少于13对(循环交配方式繁殖)或25对(随机交配方式繁殖)。

封闭群实验鱼(斑马鱼和剑尾鱼)引种数目不少于100尾。

实验鸡、实验鸭和实验鹅引种规模按照NY/T1901执行。

其他封闭群实验动物引种规模按照GB14923规定执行。

6.2.2繁育方法

封闭群实验小型猪、实验长爪沙鼠和实验鸽繁殖方法按照GB14923的规定执行。

实验鸡、实验鸭、实验鹅应按照NY/T1901的规定进行。

6.3近交系

6.3.1引种

作为繁殖用种子的近交系动物应符合GB/Z34792对近交系种用动物的要求。

6.3.2繁育方法

近交系实验动物可分为基础群(foundationstock)、血缘扩大群(pedigreeexpansionstock)

和生产群(productionstock),当近交系动物生产供应数量不是很大时,可不设血缘扩大群,仅设基

础群和生产群。各基础群、血缘扩大群和生产群的繁育方式按照GB14923执行。

6.4单倍型群体

6.4.1引种

4

DB11/T1804—2020

作为繁殖用种子的单倍型群体动物按照GB/Z34792的规定执行。

6.4.2繁育方法

以全同胞或半同胞兄妹交配方式进行。

6.5杂交群

将不同品系实验动物的亲代雌性与亲代雄性杂交,即可得到F1实验动物。

7遗传监测

7.1遗传要求

遗传满足以下要求:

——体貌符合品种特征;

——谱系记录清楚;

——繁殖方法科学;

——群体遗传符合品种特征;

——遗传质量检测合格。

7.2遗传检测

7.2.1检测频率

每1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测。

7.2.2抽样

7.2.2.1实验种群和封闭群抽样数量

从每个种群中随机抽取非同窝成年实验动物的血液或其他组织,雌雄各半。抽样数量按照表2规定

执行。

表2实验种群和封闭群遗传检测抽样数量

群体大小(只/头/羽)抽样数量(只/头/羽)

<100≥15

≥100≥30

7.2.2.2近交系实验动物抽样数量

基础群留种动物的双亲均应进行遗传检测;各生产群体采取随机抽取非同窝成年动物雌雄各半,抽

样数量按照表3规定执行。

表3近交系实验动物遗传检测抽样数量

群体大小(只/头/羽/尾)抽样数量(只/头/羽/尾)

<100≥6

≥100≥群体数量×6%

5

DB11/T1804—2020

7.2.3遗传检测方法

采用群体遗传结构评估、微卫星DNA标记、SNP分子标记和直接测序等检测方法,在有检测能力的实

验室进行,具体按照表4规定执行。

表4遗传检测方法适用实验动物群体

实验动物群体遗传分类检测方法执行标准或方法

实验长白猪按照GB22283的规定执行

实验大约克夏猪按照GB22284的规定执行

实验杜洛克猪按照GB22285的规定执行

实验中国荷斯坦牛按照GB/T3157的规定执行

群体遗传结构评估

实验西门塔尔牛按照GB19166的规定执行

实验波尔山羊实验种群按照GB19376的规定执行

实验小尾寒羊按照GB/T22909的规定执行

实验东北细毛羊按照GB/T2416的规定执行

实验狨猴

实验猫

实验雪貂

实验长爪沙鼠

实验鸡

实验鸭

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按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

实验鹅封闭群

实验鸽

实验小型猪

实验斑马鱼

实验剑尾鱼

实验小型猪

实验斑马鱼近交系

SNP分子标记检测法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

实验剑尾鱼

实验鸡

单倍型群体直接测序检测法按照附录C的规定执行

实验鸭

7.2.4结果判定

7.2.4.1实验种群检测结果判定

7.2.4.1.1群体遗传结构评估

当实验猪、实验牛、实验羊体貌特征与品种品系特征相符合时,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7.2.4.1.2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

实验狨猴、实验猫和实验雪貂适用于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

6

DB11/T1804—2020

实验狨猴和实验猫采用群体平衡状态方法进行评价。按照哈代-温伯格(Hardy-Weiberg)定律,根

据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计算封闭群的基因频率,进行卡方(chi-squaretest)检验。当群体达到平衡

状态,该群体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实验雪貂采用群体平均杂合度进行评价,当群体平均杂合度在0.5~0.7时,该群体判为合格,否则

判为不合格。

7.2.4.2封闭群实验检测结果判定

封闭群实验长爪沙鼠、实验鸡、实验鸭、实验鹅、实验鹅、实验小型猪和实验鱼(斑马鱼和剑尾鱼)

采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

封闭群采用平均杂合度进行评价,当群体平均杂合度在0.5~0.7时,该群体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

合格。

7.2.4.3单倍型群体检测结果判定

单倍型实验鸡和实验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单倍型采用单倍基因型序列进行评价,当测定序列与参考序列一致率为100%时,该群体判为合格,

否则判为不合格。

7.2.4.4近交系检测结果判定

7.2.4.4.1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

近交系实验小型猪采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

近交系实验小型猪采用微卫星DNA品系特征进行评价,当检测位点符合品系的特征时,该群体判为

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2.4.4.2SNP分子标记检测法

近交系实验鱼采用SNP分子标记检测法。

近交系实验鱼采用SNP分子标记位点特征进行评价,当检测位点符合品系的特征时,该群体判为合

格;当一个位点与参考位点不一致时,判为可疑,增加检测位点数量和增加检测方法重新检测;当有两

个及以上位点与参考位点不一致时,判为不合格。

7

DB11/T1804—2020

附录A

(规范性)

实验动物微卫星DNA标记遗传检测方法

A.1基因组DNA的提取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按照NY/T1673的规定执行。

A.2微卫星位点

A.2.1用于检测封闭群和近交系实验小型猪遗传质量的微卫星位点分别为25个和10个,各微卫星位点

的名称、染色体位置、引物序列、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范围和退火温度按照表A.1的规定执行。

表A.1实验小型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退火温度、等位基因数及等位基因分布范围

所在染Mg2+浓度退火温度等位基等位基因

位点引物序列(5´~3´)适用群体

色体(mM)(℃)因数范围

GGTGAAGTTTTTGCTTTGAACC

SW97412.05817129~175封闭群

GAAAGAAATCCAAATCCAAACC

TCTACTCCAGGAGATAAGCCAGAT

S009121.5551496~174封闭群

CAGTGACTCCATGCACAGTTATGA

AGAAATTAGTGCCTCAAATTGG

SW24021.5581192~114封闭群

AAACCATTAAGTCCCTAGCAAA

GCAGGATGAACCACCCTG

SW106632.06019166~214封闭群

CTCTTGAGGCAACCTGCTG

TTTTCCCCTTCACTCACCC

SW108941.55810142~190封闭群

GATCAAAGTCCCTTACTCCGG

TCCTTCCCTCCTGGTAACTA

S000552.05411204~244封闭群

GCACTTCCTGATTCTGGGTA

TCCCCTGTTGTACAGATTGATG

SW105762.05814142~191封闭群

TCCAATTCCAAGTTCCACTAGC

TGGGTTGAAAGATTTCCCAA

SW63272.0549148~173封闭群

GGAGTCAGTACTTTGGCA

CCAATCCTATTCACGAAAAAGC

OPN82.05912138~170封闭群

CAACCCACTTGCTCCCAC

AGGGTGGCTAAAAAAGAAAAGG

SW2982.06112133~187封闭群

ATCAAATCCTTACCTCTGCAGC

CTCAGTTCTTTGGGACTGAACC

SW91192.06014151~178封闭群

CATCTGTGGAAAAAAAAAGCC

8

DB11/T1804—2020

表A.1实验小型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退火温度、等位基因数及等位基因分布范围(续)

所在染色Mg2+浓度退火温度等位基等位基因

位点引物序列(5´~3´)适用群体

体(mM)(℃)因数范围

AAGCAGGAATCCCTGCATC

SW51191.56212161~196封闭群

CCCAGCCACCAGTCTGAC

TCCAATTCAACTCCTGGCTC

SWr158102.06018158~200封闭群

GAATGTGCACATACCACATGC

TTTCACAACTCTGGCACCAG

SW951101.55814108~142封闭群

GATCGTGCCCAAATGGAC

TTCCAGTGGCTTTCTGTGC

SW271111.55813111~144封闭群

CATTCATTCCCAGTGAAACTTG

TCCTGGGTCTTATTTTCTA

S0386112.04812155~178封闭群

TTTTTATCTCCAACAGTAT

CCTTCAACCTTTGAGCAAGAAC

S0068132.06210210~256封闭群

AGTGGTCTCTCTCCCTCTTGCT

ACAGCCACCAACAGTGTTTG

SWr1008132.0621698~256封闭群

GAACTTCCATATGCTGCAAGTG

TTACTTCTTGGATCATGTC

S0007142.05415142~192封闭群

GTCCCTCCTCATAATTTCTG

TGAGAGGTCAGTTACAGAAGACC

SW857142.05816129~173封闭群

GATCCTCCTCCAAATCCCAT

ATCCGTGCGTGTGTGCAT

SWr312151.56411116~136封闭群

CTGGTGGCTACAGTTCCGAT

gatctggtcctgcacaggg

SW81161.5608128~144封闭群

GGGGCTCTCAGGAAGGAG

CAAATGGAACCCATTACAGTCC

SWr1120171.56011147~178封闭群

ACTCCTAGCCCAGGAGCTTC

AAGATCATTTAGTCAAGGTCACAG

S0062182.05612144~204封闭群

TCTGATAGGGAACATAGGATAAAT

GTGTAGGCTGGCGGTTGT

S0218X1.55411158~196封闭群

CCCTGAAACCTAAAGCAAAG

ATAGACATTATGTAAGTTGCTGAT

CGA1q2.55512250~320近交系

GAACTTTCACATCCCTAAGGTCGT

AGAAATTAGTGCCTCAAATTGG

SW2402P1.555896~115近交系

AAACCATTAAGTCCCTAGCAAA

ATCAGAACAGTGCGCCGT

SW723P1.5558100~116近交系

GTTTGAAAATGGGGTGTTTCC

TCCTTCCCTCCTGGTAACTA

S00055q3.05510205~248近交系

GCACTTCCTGATTCTGGGTA

CCAAGACTGCCTTGTAGGTGAATA

S009012q1.5554244~251近交系

GCTATCAAGTATTGTACCATTAGG

9

DB11/T1804—2020

表A.1实验小型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退火温度、等位基因数及等位基因分布范围(续)

所在染Mg2+浓度退火温度等位基等位基因

位点引物序列(5´~3´)适用群体

色体(mM)(℃)因数范围

GGTATGACCAAAAGTCCTGGG

SW769133.0557106~140近交系

TCTGCTATGTGGGAAGAATGC

TGAGAGGTCAGTTACAGAAGACC

SW857141.5556144~160近交系

GATCCTCCTCCAAATCCCAT

TCTGGCTCCTACACTCCTTCTTGATG

S0355153.05514243~277近交系

GTTTGGGTGGGTGCTGAAAAATAGGA

CTTTGGGTGGAGTGTGTGC

SW24171.555896~121近交系

ATCCAAATGCTGCAAGCG

GTGTAGGCTGGCGGTTGT

S0218X1.5558164~184近交系

CCCTGAACCCTAAAGCAAAG

A.2.2用于检测实验狨猴遗传质量的微卫星位点为20个,各微卫星位点的名称、引物序列、等位基因

数、等位基因范围和退火温度按照表A.2的规定执行。

表A.2实验狨猴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退火温度、等位基因数及等位基因分布范围

位点引物序列(5´~3´)退火温度(℃)最大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分布范围

GAAGACGGGGGCGTAAATA

CAJA1609386~402

TGTGGTGGCTCATACCTGAA

GAGCACCAAGATTGGCATTT

CAJA6606235~243

CCAATACACATCGGCTTTGA

ACCCTACATTGCCAAATTGC

CAJA10606198~208

GCCTCTTCTGAGGGAAGTGA

CGAAAGTGTGCTCAACAGGA

CAJA11605254~262

AAGGTGGGATTCTGAAAGCA

AGCACATGAACACCCAGGTT

CAJA13606378~390

AGTGAAAACAGGCTGGGAGA

AGCACATGAACACCCAGGTT

CAJA14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