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177-2009 火力发电厂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导则
DB37/T 1177-2009 Design guidelines for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 unit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00
P6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177-2009
火力发电厂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
设计导则
2009-02-23发布2009-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177-2009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垚、李青、徐光照、王振彬、戚务美。
I
DB37/T1177-2009
火力发电厂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导则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海水取水、海水
预处理、反渗透海水脱盐处理、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清洗装置、清水池、浓水排放和产水后处理、
供配电装置、控制系统和管道材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工程设计,对其他行业反渗透海水、高盐度苦咸水淡化
工程、锅炉补充水反渗透处理的设计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9249-2003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T21369-200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T50265泵站设计规范
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DL/T951-2005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DL/T5068-2006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反渗透
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只允许溶液中水和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其他组
分不能透过,而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的分离过程。
3.2
反渗透膜
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用于反渗透过程使溶剂与溶质分离的半透膜。它能够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使
水溶液中的水分子和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从而达到分离或浓缩的目的。
3.3
反渗透膜元件
由反渗透膜、流道间隔体、带孔的中心管和支撑材料等组装成能进行水处理的最小的膜分离单元。
3.4
反渗透膜组件
将一只或数只反渗透膜元件、内联接件、端板、密封圈,按一定技术要求与单只反渗透膜壳组装而
1
DB37/T1177-2009
成的组合器件。
3.5
脱盐率
膜元件、组件或装置进水浓度和产水浓度的差值与进水浓度的比值,表示脱除给料液盐量的能力,
单位为百分比(%)。
3.6
产水量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膜元件、组件或装置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水的量,单位为立方米/天
(m3/d)。
3.7
水通量
单位时间内透过膜元件单位膜面积的产品水量,它取决于膜元件类型和原水性质,单位为立方米每
平方米每小时(m3/(m2·h)),或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天(m3/(m2·d))。
3.8
回收率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膜元件、组件或装置的产品水流量与给水流量之比,单位为百分比(%)。
3.9
能量回收装置
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中对高压浓水能量进行回收利用的单元。
4设计原则
4.1反渗透系统或装置的设计原则应符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
4.2工程项目选址前应收集取水海域至少一年的水质分析资料(共4份),海水分析报告格式见附录A。
4.3工程项目选址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城市规划。
4.4设备布置应符合工艺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便于施工、生产操作和维修。
4.5配管设计应符合GB50316规定。
4.6系统和装置选用的计量器具应满足GB17167和GB/T21369的要求。
5海水取水
5.1取水点海水水质一般应符合GB3097规定的一类、二类水质要求。
5.2取水点应远离海水养殖场、污水排放口、码头等易造成海水污染的场所。
5.3取水构筑物应对海水和海雾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并符合GB50013的规定。
5.4海水取水泵应根据水量、水压、水质、泵的效率等因素综合确定,并配置一台备用泵。泵的过流
部件应选择耐海水腐蚀的材质。
5.5海水取水泵电机容量大于55kW时,宜采用电机变频调速。
5.6每台取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置调节阀、止回阀和压力表。
5.7当采取开放取用海水时,取水泵前应设相应的滤网设备,以除去海水中的海草、贝壳和杂物。
5.8当海水温度较低时,应当采用取提高海水取水口处温度的措施,如在电厂海水冷却水排放口处取
海水。
6海水预处理
6.1一般要求
6.1.1海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应根据原海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预处理后水质要求,结合当地条件,
通过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确定。
2
DB37/T1177-2009
6.1.2预处理后的海水水质应满足膜供应商提供的膜进水水质的要求。
6.1.3海水预处理一般采用沉淀(混凝)、澄清、过滤的预处理工艺或混凝澄清加超滤的处理工艺。
6.1.4用于海水预处理的设备、仪器、管材和阀门应选择耐海水腐蚀的材料。
6.2杀菌灭藻
6.2.1预处理海水量较小时,宜采用商品次氯酸钠或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预处理海水量较大时,宜
采用液氯或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
6.2.2消毒剂投加点宜选择在过滤设备前或海水取水口。
6.2.3投加氯的设计用量,应根据当地海水水质和预处理工艺确定,过滤设备出口点余氯含量应在
0.1mg/L~0.5mg/L范围内。
6.3混凝
6.3.1应根据海水浊度、pH值、温度选择混凝剂和助凝剂。
6.3.2当原海水浊度小于15NTU,宜投加助凝剂。
6.3.3当淡化水用作生活饮用水时,所选用的絮凝剂和助凝剂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
6.3.4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混合液在海水中的投加量,应根据海水的浊度、温度及采用的絮凝沉淀设备
情况通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10690-2021 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充(换)电设备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充(换)电柜 2021-04-26
- JG/T 576-2021 防水卷材屋面用机械固定件 2021-12-23
- JG/T 578-2021 装配式建筑用墙板技术要求 2021-12-23
- HJ 2.4-20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2021-12-24
- HJ 1241-2022 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2022-03-27
- HJ 9-2022 生态环境档案著录细则 2022-03-09
- XB/T 517-2021 稀土火法冶炼回收料 2021-05-17
- HJ 19-20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2022-01-15
- HJ 831-2022 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 2022-03-10
- NB/T 10689-2021 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充(换)电设备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充电桩 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