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296-2015 Ground digit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direct-injection st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measurementmethodsofdigital
terrestrialtelevisionbroadcastingrepeater
2015-08-25发布2015-08-25实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
GY/T296—2015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1
4系统描述...........................................................................2
5技术要求...........................................................................3
6测量方法...........................................................................5
参考文献.............................................................................15
I
GY/T29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吉兆
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凯腾四方数字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苏州全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星辰先创通信
系统(厦门)有限公司、上海东洲罗顿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骏、代明、冯景锋、刘长占、曹志、李国松、李锦文、黄智恒、黄基刚、梁
永忠、张军、李宁春、叶进、姚权、郑鑫、宋伯炜、张书高、曾惠忠、杨亮。
II
GY/T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B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
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设计、生产、验收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14433—1993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digitalterrestrialtelevisionbroadcastingrepeater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是用于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中,按照频率规划要求,将接收到的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射频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发射到目标覆盖区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不改
变原有基带信号,发射功率不大于50W。
3.1.2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channelanalogprocessrepeater
通过滤波或变频后,直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实现信号增强的一种数字电视广播中继发射设
备。
3.1.3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channeldigitalprocessrepeater
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模/数、数/模转换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后放大,实现信号增强的一
种数字电视广播中继发射设备。
3.1.4
接收天线receivingantenna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中,接收无线覆盖区内空间信号的天线。
3.1.5
发射天线transmittingantenna
1
GY/T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中实现信号增强的天线。
3.1.6
耦合couple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从输出端口向输入端口传输能
量的现象。
3.1.7
干扰消除系统interferencecancellationsystem
通过数字处理技术消除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输入端口中来自输出端口的耦合信号的系统。
3.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AMAX带内信号最大幅度
AMIN带内信号最小幅度
AR参考幅度
fC信号中心频率
P信号功率
PDA下邻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o带外发射最大功率
PSH二次谐波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TH三次谐波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UA上邻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3.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C交流电(AlternatingCurrent)
DC直流电(DirectCurrent)
MER调制误差率(ModulateErrorRate)
RBW分辨率带宽(ResolutionBandwidth)
TS传送流(TransportStream)
VBW显示带宽(VideoBandwidth)
ICS干扰消除系统(InterferenceCancellationSystem)
4系统描述
4.1概述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是一种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中起到信号增强作用的中继发射设
备,可分为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和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信号输入可为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的地面数字
电视信号。
4.2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可选)、滤波器、上变频器(可选)和功放等元
器件和模块组成。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
2
GY/T296—2015
号进入直放站后,首先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将有用信号进行放大,同时抑制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号的信
噪比;然后下变频至中频信号(可选),通过滤波器滤波后,再上变频至射频(可选),最后经功率放
大器放大后,由发射天线发射到目标覆盖区。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
应用场景为小范围简单环境时,可使用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4.3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模数转换、数字处理、数模转换、上变频器和功
放等元器件或模块组成。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的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信号进入直放站后,首先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将有用信号进行放大,同时抑制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
号的信噪比;然后下变频至中频信号,经模数转换、数字处理、数模转换,再上变频至射频,最后经功
率放大器放大后,由发射天线发射到目标覆盖区。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见图2。
图2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
应用场景为大范围复杂环境时,可使用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当无线同频转发时,信道数字处理直
放站应具备ICS功能。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纹、毛刺、变形等现象;
表面镀涂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开关、按键、旋
3
GY/T296—2015
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整机机械结构及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标志应完
整、正确、清晰、牢固,图形符号应符合GB/T5465.2—2008的规定。
5.2环境适应性要求
温度-25℃~+55℃;相对湿度≤95%,应具备防雨功能。
5.3电源适应性要求
电源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之一:
a)单相交流:幅度220(1±10%)VAC,频率50Hz±1Hz;
b)三相交流:幅度380(1±10%)VAC,频率50Hz±1Hz;
c)直流:-48(1±10%)VDC。
5.4接口要求
接口要求如下:
a)接收天线接口:N型或SMA型,阴型,输入阻抗50Ω;
b)发射天线接口:L27型或N型,阴型,输出阻抗50Ω;
c)监测输出接口:BNC型或SMA型,阴型,输出阻抗50Ω;
d)监控接口:DB9阴型或者RJ45。
5.5安全要求
5.5.1接地
应有接地端子,并有标志。
5.5.2开关
应有电源开关,开关通、断位置标示清晰,且有指示灯。
5.5.3绝缘与耐压
电源开关处于关位置,电源端子对地之间加1500VAC(被测直放站220VAC供电),1分钟应无飞弧产
生,其绝缘电阻≥7MΩ,漏电流≤3.5mA/rms。
5.6监控信息要求
直放站应提供工作温度、工作状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128-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固定电话 2022-09-30
- YD/T 3421.13-2022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13部分:企业用智能网关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4129-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路由器 2022-09-30
- YD/T 4130-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通信电源 2022-09-30
- YD/T 4134-2022 工业互联网 时间敏感网络需求及场景 2022-09-30
- YD/T 4122-2022 智能型通信网络 支持云服务的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4131-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通信配线设备 2022-09-30
- YD/T 4133-2022 面向低功耗蜂窝网的物联网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3421.12-2022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12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4132-2022 物联网基础安全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安全分级分类管理技术要求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