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2-2009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11/T 212-2009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tandards for Garden Greening Project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1/T 212-2024 | 页数:5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212-2009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2-06
实施日期
2009-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5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P53

备案号:XXX-XXXX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12—2009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landscapeengineering

2009-02-06发布2009-05-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212—200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4

5分项工程质量控制.............................................................................................................................................9

6非植物造景质量原则.......................................................................................................................................29

7验收..................................................................................................................................................................31

附录A.................................................................................................................................................................34

附录B................................................................................................................................................................35

附录C................................................................................................................................................................37

附录D................................................................................................................................................................37

附录E................................................................................................................................................................39

附录F.................................................................................................................................................................40

附录G.................................................................................................................................................................45

附录H.................................................................................................................................................................46

附录I...................................................................................................................................................................47

附录J...................................................................................................................................................................48

附录K.................................................................................................................................................................49

附录L..................................................................................................................................................................50

附录M.................................................................................................................................................................51

参考文献.............................................................................................................................................................52

I

DB11/T212—2009

前言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DB11/T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标准与DB11/T21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规定、分项工程质量控制、非植物造景质量原则;

——统一了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

——明确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检验批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案要求、子单位和子分部

工程的划分。

本标准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其余附录全部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广勋、陶威、白涛、赵晶、任爱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T212—2003。

II

DB11/T212—2009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规定、分项工程质量控制、非植物造景质量原则、

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它绿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版(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03实木地板块

GB5020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T193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JC205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DB11/T211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DB11/T281屋顶绿化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园林绿化工程landscapeafforestationproject

体现园林地貌创作的植物种植工程(含养护作业)、土方工程、园林筑山工程(如掇山、塑山置石

等)、园林理水工程(驳岸、护坡、喷泉等工程)、园林铺地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园林用电工程、

其他造景工程等。

3.2

整理绿化用地cleanuptheGreenfields

对施工范围内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杂草、垃圾、渣土等进行清理,以及自然地坪与设计地坪相差在±

30cm以内的地坪整理。

3.3

大规格苗木bigtree

干径10cm以上的落叶乔木、高度5m以上的常绿乔木。

3.4

干径trunkdiameter

乔木主干高度在1.3m处的树干直径。

1

DB11/T212—2009

3.5

非正常种植季节unseasonedplanting

正常植树季节以外的季节。

3.6

种植基质root-zonemedia

满足植物生长条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蓄水性和空间稳定性的植物种植轻质材料。一般常见的种

植基质中的成分有:草炭土、稻壳灰、锯木屑、蛭石、蚯蚓土、珍珠岩、灰渣、泥炭土等。

3.7

修补树穴mendtheholeinthetreetrunk

对古树树穴进行填充修补的过程(俗称堵树洞)。

3.8

古树保护ancientwoodyplantsprotecting

对古树进行支撑、设置围栏等保护措施,以保证古树的正常生长。

3.9

微地形microrelief

垂直高度小于3m,平均坡度小于15°的地形。

3.10

防水层waterprooflayer

在屋顶、地下建构筑物顶部、桥面等覆土绿化构造层中为防止雨水和灌溉用水渗入而设的材料层。

一般包括柔性防水层、刚性防水层、涂膜防水层等类型。

3.11

排蓄水层drainageandwaterstorage

为保证排水顺畅和满足植物正常生长而设置的排蓄水系统的总称。其使用材料包括凹凸型塑料排蓄

水板、透水花管、橡胶排蓄水板、卵石、陶粒等。

3.12

锚杆anchorrod

边坡绿化中,为稳定岩石坡面和固定防护网片,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装置。

3.13

防护网protectivescreening(netdefence)

边坡绿化中固定在锚杆和肋筋上的用于护坡和固定基质层的金属网片。

3.14

铺笼砖cagebricklaying

堤坡绿化中,对坡度较大的坡面铺设的预制桶状(无底)容器,达到固土栽植的目的。

3.15

变形缝deformationjoint

抗震缝、沉降缝、伸缩缝的总称。

3.16

双灰lime-flyash

石灰粉、粉煤灰、石子、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混合料。双灰混合料一般用作道路的稳定基层。

3.17

园林景观构筑物landscapestructureinthegarden

绿地中,采用园林艺术方法建造的小型构筑物。包括:花架、木栈道、景亭、叠山、园林景观桥、

园林驳岸(石)、园林叠水、园林简易设施等。

3.18

2

DB11/T212—2009

园林铺地landscapepavement

绿地中的园路、广场、人行步道、庭院等地面铺装。

3.19

木栈道plankwalksinthegarden

设在绿地中,铺装面层为木材或仿木材,并具有一定景观功能的特殊步道。

3.20

花架gardenpergola,trellis

设在绿地中,高度为2.4m以上,供游人休憩的廊架。花架构造形式多样,一般分为单排式、双排

式;有弧形、圆形等。按其制作材料分别有钢、木、竹及钢筋混凝土等。

3.21

旱喷泉dryfountain

在广场上建造的喷泉,停止喷水时通常具有集散广场和休憩的功能。

3.22

园林驳岸gardenrevetmentingarden

建在园林水体和陆地之间的,具有结构稳定性和艺术观赏性的构筑物。园林驳岸表现形式可分为自

然式和规则式。

3.23

园林叠水cascadeingarden

在园林构筑体基础上层叠的水景,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规则形和自然形。

3.24

园林景观桥landscapebridgeinthegarden

在园林绿地中供游人通过,活荷载限定为3.5kn/m2以下的,以满足景观功能为主需求而设置的步行

桥。园林景观桥按造型可分为平桥、拱桥、曲桥、悬索桥、桁架桥、梁式桁架组合桥等;按建桥材料不

同可分为圬工桥、木桥、竹桥、钢筋混凝土桥、钢桥等。

3.25

架空绿地overheadgreenspace

在构、建筑物上建造的园林绿地。其中包括:屋顶绿化、桥梁绿化、地下设施覆土绿化等形式的绿

地。

3.26

验收acceptance

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

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3.27

检验批inspectionlot

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3.28

检验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

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29

见证取样检测evidentialtesting

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

进行的检测。

3.30

3

DB11/T212—2009

交接检验handingoverinspection

经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共同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3.31

主控项目dominantitem

园林绿化工程中对安全、成活、美观、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32

一般项目general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3.33

抽样检验sampling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园林绿化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

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3.34

抽样方案samplingscheme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3.35

计数检验countinginspection

在抽样样本中,记录每一个体有某种属性或计算每一个体中的缺陷数目的检查方法。

3.36

计量检验quantitativeinspection

在抽样检验的样本中,对每一个体测量其某个定量特性的检查方法。

3.37

观感质量qualityof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4基本规定

4.1施工前准备

4.1.1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各方进行图纸会审。由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及答

疑。

4.1.2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和项目管理机构,确定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

理负责人,根据工程性质配备各专业有资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

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根据建设单位

提供的相关资料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勘查,一般包括: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土源、

道路交通、堆料场地、生活设施的位置以及定点放线的依据。填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记录表

见附录A。

4.1.3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非正常种植季节绿化种植、大树移

植等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4.2植物及物资进场

4.2.1园林绿化所用植物材料和木本苗应符合DB11/T211的要求

4.2.2采用的主要植物材料、其它材料、半成品、成品、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并形成相应的

检查记录。

4.2.3用于重要景区的大规格珍贵树种,还应在移植前进行选样,填写《苗木选样送审表》(见附录

G),报请审定。其它物资根据合同约定需进行选样的,填写《工程物资选样送审表》(见附录H),报

请审定。

4

DB11/T212—2009

4.2.4自检合格的主要植物材料、其他材料、半成品、成品、器具和设备等,按进场批次填写《物资

进场报验表》(见附录I)、《苗木、种子进场报验表》(见附录J)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不合

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4.2.5施工物资进场报验时应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或检验/试验报告、产品生

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监督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应反映工程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

性能指标,植物种类等,并与实际进场物资相符。进口物资还应有进口商检证明文件。

4.2.6涉及安全、植物成活、使用功能的下列物资和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和表1的

要求进行复验(复试检验),并取得试(检)验报告。

表1物资和产品的复验方式及必试项目参照表

序号物资名称验收批划分及取样方法和数量必试项目

同一水源为一个检验批,随机取样三次,每次取样

1非饮用水pH值;含盐量。

100g,经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同一区域、同一原状条件的原状土每2000m2随

pH值;含盐量;有机质含量;

原状土机取样5处,取样时,先去除表面浮土,每处

非毛管孔隙度;容重。

采样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每500m3或2000m2为一检验批,随机取样5处,pH值;含盐量;有机质含量;

2客土

每处100g,经混合组成一组试样。机械组成。

每200m3为一检验批,随机拆开5袋取样,每湿容重;pH值;全氮量;速效

种植基质

袋取100g,经混合组成一组试样。磷、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

每100kg为一检验批,每袋等量取样,共取50g

3草籽发芽率

组成一组试样。

同一厂别、规格、炉罐号、交货状态,每60t

热轧钢筋(光圆、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取拉伸试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

带肋)件3个,弯曲试件3个。(在任选的3根钢筋度、伸长率);弯曲试验。

切取)

同一厂别、规格、炉罐号、交货状态,每60t

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取拉伸试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

余热处理钢筋

4件3个,弯曲试件3个。(在任选的3根钢筋度、伸长率);弯曲试验。

切取)

同一厂别、规格、炉罐号、交货状态,每60t

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取拉伸试

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

冷轧带肋钢筋件1个(逐盘),弯曲试件3个,松弛试件1

度、伸长率);弯曲试验。

个(定期)。每(任)盘中任意一端截去500mm

后切取。

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期出厂、同

一出厂编号散装500t,袋装200t为一个验收

批。散装水泥:随机从不少于三个车罐中各取

5水泥等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再从中取不少于12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

kg的水泥作为试样。袋装水泥:随机从不少于

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再从中

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为试样。

5

DB11/T212—2009

表1(续)

序号物资名称验收批划分及取样方法和数量必试项目

同产地、同规格的砂,每200m3或300t为一

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上从8

6砂个不同部位抽取等量试样(每份11kg),然后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

用四分法缩至20kg,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

铲除。

同产地、同规格的卵石或碎石,200m3或300t

为一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上

7卵石或碎石从5个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15份(料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

堆的顶部、中部、底部),每份5kg~40kg,

然后缩至到60kg送试。

锯材50m3、原木100m3为一验收批。每批随

8木材含水率

即抽取3根,每根取5个试样。

9防水卷材柔性防水(隔根)材料;刚性防水(隔根)材料。不透水性

注:本表所列1、2、3、9项应做试(检)验,并进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取得试(检)验报告;4、5、6、7、8

项所列材料在用于结构工程或大于3000m2的铺装中时应做试(检)验,并进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取得试(检)

验报告。

4.3植物及物资质量

4.3.1种植土(原状土、客土、种植基质)的酸碱性、排水性、疏松度等应满足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

4.3.2种植穴内的回填土应无直径大于2cm的渣砾;无沥青、混凝土及其它对植物生长有害的污染物,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酸碱性ph值应为7.0~8.5;土壤含盐量应小于0.12%。

——土壤排水良好,非毛管孔隙度不得低于10%。

——土壤营养平衡,其中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0g/kg;全氮含量不得低于1.0g/kg;速效磷含量不

得低于0.6g/kg;速效钾含量不得低于17g/kg。

——土壤疏松,容重不得高于1.3g/cm³。

4.3.3园林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种植土层厚度,其最小值应大于植物主要根系分部深度,设计、施工单

位应当参照表2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表2种植土层厚度要求单位:cm

植被类型草本花卉地被植物小灌木大灌木浅根乔木深根乔木

分部深度3035456090200

允许偏差<5%<10%

4.3.4常用的改良土与超轻量基质的理化性状应符合表3要求。

表3常用改良土与超轻量基质物理性状

理化指标改良土超轻量基质

容重干容重550~900120~150

(kg/m3)湿容重780~1300450~650

非毛管孔隙度≥10%≥10%

4.3.5有机肥应经过充分腐熟方可施用。复合肥、无机肥施用量应按产品说明合理施用。

4.3.6苗木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

DB11/T212—2009

——施工单位应按下列要求选择苗木,并在苗木进场时出具《苗木检验合格证书》(出圃单)、外

埠苗木应出具当地植物检疫证明文件。

——木本苗应符合DB11/T211的有关要求。

——露地栽培花卉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二年生花卉,株高一般为10cm~50cm,冠径为15cm~

35cm,分枝不少于3~4个,植株健壮,色泽明亮,无病虫害。宿根花卉,根系应完整,无腐烂变

质。球根花卉,球根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观叶植物,叶片分布均匀,排列整齐,形状完好,

色泽正常。

——水生植物根、茎、叶发育良好,植株健壮。

4.4苗木病虫害控制

4.4.1不得带有国家及本市植物检疫名录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

4.4.2不得带有蛀干害虫,苗木根部不得有腐烂、根瘤。

4.4.3植物检疫对象以外的苗木病虫害,其危害程度不得超出以下规定:

a)叶部病害:叶片受害面积不得超过叶片面积的1/4;

b)干部病害:乔木干部病斑不得超过抽检数量的2%;

c)根部病害:进场苗木根部病害不得超过5%;

d)刺吸害虫:单株树木的蚧壳虫活虫数不得超过50头;

e)食叶害虫:进场苗木叶片无虫粪、虫网。叶片受害率每株不超过2%;

f)地下害虫:每株苗木根部虫数不得超过2头。

4.4.4草坪、地被无斑秃和病害,无地下害虫。

4.4.5施工单位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时应合理掌握时间。采用药物防治时,应合理控制药物浓度,

避免造成药害。

4.5苗木的保护

4.5.1在装卸车时不得造成苗木损伤和土球松散。

4.5.2土球苗木装车时,将土球朝向车头方向,并固定牢靠。树冠朝向车尾方向码放整齐。

4.5.3裸根乔木长途运输时,应保持根系湿润,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应将树干捆牢,并应

加垫层防止磨损树干及进行根系保护。

4.5.4装运竹类时,不得损伤竹竿与竹鞭之间的着生点和鞭芽。

4.5.5苗木运到现场后,裸根苗木应当天种植,不能种植的苗木应及时进行假植。

4.5.6带土球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不能立即种植的,应当采取措施,保持土球湿润。

4.5.7与建筑、市政交叉施工时,对种植完成的苗木应及时保护。

4.6质量检查

4.6.1下列工程应当做好隐蔽工程检查,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具体记录表见附录K:

1)地基与基础:土质情况、槽基位置坐标、几何尺寸、标高、边坡坡度、地基处理、钎探记录等。

2)基础与主体结构各部位钢筋: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间距、接头情况、保护层厚度及

除锈、代用变更情况。

3)管道、构件的基层处理,内外防腐、保温。

4)管道混凝土管座、管带及附属构筑物的隐蔽部位。

5)管沟、小室(闸井)防水。

6)水工构筑物及沥青防水工程包括防水层下的各层细部做法、工作缝、防水变形缝等。

7)各类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预埋件位置、规格、数量、安装质量情况。

8)各类填埋场导排层(渠)铺设材质、规格、厚度、平整度,导排渠轴线位置、花管内底高程、

断面尺寸等。

9)直埋于地下或结构中以及有保温、防腐要求的管道:管道及附件安装的位置、高程、坡度;各

种管道间的水平、垂直净距;管道及其焊缝的安排及套管尺寸;组对、焊接质量(间隙、坡口、钝

7

DB11/T212—2009

边、焊缝余高、焊缝宽度、外观成型等);管支架的设置等。

10)电气工程:没有专业表格的电气工程隐蔽工程内容,如电缆埋设路径,深度、工艺质量;暗装

电气配线的型式、规格、安装工艺、质量。

11)架空绿地构造层:检查防水隔根(阻根)层及排蓄水层的材质、规格、铺贴方式、坡度、厚度、

排水方向、接缝处理、细部做法等。

12)大规格树木的种植基础及通气透水设施:种植穴底部及四周土质;排水方式、管材规格、材质、

数量、排水方向。

13)草坪铺设前整地:检查翻地深度、土质、添加基肥等。

14)古树复壮:检查通气管数量、规格、位置、材质等;检查透水层厚度、材质等。

15)古树树穴:填充、修补前清理工艺、质量。

16)边坡基础:检查锚杆的品种、规格、除锈、除污。

4.6.2下列施工工序应当进行预先质量控制检查,填写《预检记录》具体记录表见附录L:

1)苗木:检查5.0m以上落叶大规格苗木栽植前修剪。

2)叠山:检查山石纹理、裂缝、污垢。

3)园林简易设施:检查基础的位置、标高、预留孔等。

4)模板:检查尺寸、轴线、标高、牢固性、接缝严密性、清扫预留口、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脱

模剂涂刷。

5)地上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检查预留位置、接槎处理。

6)大型立体花坛骨架:检查稳定性、承载力、规格、放线位置等。

4.6.3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之间工程交接,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记录》具体记录表见

附录M。

4.6.4功能性试验内容:

1)防水层铺设完成后进行淋(蓄)水试验。

2)给水管道敷设连接完成后进行通水试验。

3)排水管道敷设连接完成后进行通球试验和闭水试验。

4)喷泉水景安装完成后进行效果试验。

5)景观照明安装完成后进行全负荷试验和接地阻值试验。

6)夜景灯光安装完成后进行效果试验。

7)园林景观桥施工完成后进行荷载通行试验。

8)避雷接地完成后进行阻值测试。

9)其他系统试运行试验。

4.7其它要求

4.7.1设计单位选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符合质量标准,选用的种植材料除应根据植物种类明

确干径、高度、几年生,还应明确冠径、定干高度、主枝数量等范围。

4.7.2开工后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施工中,专业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设计图

纸及施工规范向施工人员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4.7.3施工单位发现地下遇有密实度高、粘重性强、结构层等不利透水情况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

出报告,建设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根据种植区域内的地下土质勘察情况,做出能够有效排水的专项设计,

或变更适宜树种。

4.7.4施工单位在进行到种植基础、园林景观构筑物基础和主体结构等重点部位以及栽植、各种试验

等关键工序时应通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对上述部位和环节的施工实施旁站。

4.7.5参建单位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图纸,如需变动应履行相关的变更手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

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设计单位应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配合

施工单位履行变更手续。

8

DB11/T212—2009

4.7.6设计单位应参加重要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对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提出评价。

5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5.1整理绿化用地

5.1.1一般规定

5.1.1.1有各种管线的区域、建(构)筑物周边的整理绿化用地,应在其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进行。

5.1.1.2清理物应及时外运,不得就地填埋。

5.1.2主控项目

5.1.2.1现场清理干净无遗漏,无直径大于5cm的砖(石)块、宿根性杂草、树根及其它有害污染物。

——检查方法:翻土观察。

——检查数量:每1000m²检查3处。不足1000m²的,检查数量不少于1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