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246-2012 樟树油用原料林培育技术规程

DB35/T 1246-2012 DB35/T 1246-2012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mphor tree oil raw plantation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246-2012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2-23
实施日期
2012-05-20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林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树油用原料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无性系选择、苗木繁殖、造林、抚育管理、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提取樟树精油的油用原料林培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永安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永安市林业(集团)
起草人:
陈瑞炎、许国强、张国防、罗家基、林敏水、涂年旺、李树忠、吴炜、林玉武、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6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246—2012

樟树油用原料林培育技术规程

2012-02-23发布2012-05-20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246—20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规定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永安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永安市林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林业厅、邵武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瑞炎、许国强、张国防、罗家基、林敏水、涂年旺、李树忠、吴炜、林玉武、

陈志平、饶显生。

I

DB35/T1246—2012

樟树油用原料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树油用原料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无性系选择、苗木繁殖、造林、抚育管理、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提取樟树精油的油用原料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5/169立地类型分类

DB35/T641-2005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樟树油用原料林

指以采收樟树枝叶为原料提取樟树精油,人工营造并定向培育的的樟树林。

4无性系选择

选择樟叶精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高,适宜当地栽种的优良母株,建立无性系。

5苗木繁殖

5.1营建采穗圃

5.1.1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阳坡土地经细致整地后营建采穗圃,并施足基肥。

5.1.2采用得油率高、生长健壮的组培苗或扦插繁殖苗,进行定植;定植密度为每公顷6944株。

5.1.3定植后当年秋冬季进行截顶,留高20cm~30cm。

5.1.4加强水肥管理,每年施肥2~3次,同时补充一定微量元素。

5.1.5及时除草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

5.2扦插育苗

5.2.1从采穗圃选用3年~4年生健壮的梢部嫩枝,剪成10cm~12cm穗条,并保留2~3片叶、1~

2个芽。

1

DB35/T1246—2012

5.2.2穗条用100ppmNAA浸泡4h或用800ppm~1000ppmIBA沾10s~20s,扦插深度3cm~4

cm。

5.2.3扦插基质为轻基质或营养土。轻基质容器规格直径4cm、高10cm,营养土容器规格直径8cm、

高12cm。

5.2.4扦插适宜时期为8月~10月。

5.2.5圃地上方搭建遮阴网,遮光度达70%以上。扦插后搭建小拱棚,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2个

月后拆除小拱棚。

5.2.6加强苗木有害生物防治,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

5.2.7苗木出圃要求。春季扦插苗当年出圃,苗高达15cm、地径0.25cm;秋季扦插苗第2年出圃,

苗高达20cm、地径0.35cm。

6造林

6.1造林设计

造林前要进行施工作业设计,施工作业设计要求按DB35/T641-2005规定执行。

6.2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600m以下,交通方便,坡度25°以下,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比较疏松肥沃,立地条

件较好的林地,立地质量按DB35/169执行。

6.3整地

6.3.1山地沿等高线水平带穴垦整地,穴规格为60cm×60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