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196-2025 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校准规范

JJF 1196-2025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eering Force-steering Angle Detectors for Steering Wheels of Motor Vehicles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中文简体 即将实施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196-202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5-03-27
实施日期
2025-09-27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机动车检验检测分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又称机动车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以下简称“转向盘力角仪”)的校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
起草人:
张奇峰、管锐、秦国君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96—2025

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

检测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SteeringForce-steeringAngle

DetectorsforSteeringWheelsofMotorVehicles

2025-03-27发布2025-09-27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1196—2025

目录

引言

………………………(Ⅱ)

范围

1……………………(1)

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计量单位

3.2……………(1)

概述

4……………………(1)

计量特性

5………………(2)

转向力或力矩

5.1()…………………(2)

转向角

5.2………………(2)

校准条件

6………………(2)

环境条件

6.1……………(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2)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3)

校准前准备

7.1…………(3)

转向力或力矩的校准

7.2()…………(3)

转向角的校准

7.3………………………(5)

校准结果的表达

8………………………(6)

复校时间间隔

9…………(6)

附录砝码法转向力或力矩校准专用装置

A()……(7)

附录测力仪法转向力或力矩校准专用装置

B()…………………(8)

附录扭矩仪法转向力或力矩校准装置

C()………(9)

附录常用转向盘力角仪

D……………(10)

附录转向盘力角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E…………(12)

附录转向盘力角仪校准记录参考格式

F……………(18)

附录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证书内页格式

G-…………(20)

JJF1196—2025

引言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71《》、JJF100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校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

JJF1059.1《》

列规范

汽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对汽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

GB/T34592—2017《-》-

角检测仪计量性能提出了相关要求本规范主要参考了汽车转向

,GB/T34592—2017《

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进行修订与相比除了编辑性修改外主要

-》,JJF1196—2008,

修改如下

:

修改了规范名称将机动车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修改为机动车

———,“-”“

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

-”;

增加了引言部分见引言

———();

增加了引用文件的内容见第章

———(2);

修改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的转向力的测量范围见

———-(5.1.1);

修改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力矩的示值误差要求见

———()(5.1.2);

修改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力矩的重复性要求见

———()(5.1.3);

删除了鉴别力的要求

———。

修改漂移为仪器漂移见

———“”“”(5.1.5、5.2.5);

修改分度值为显示装置分辨力见

———“”“”(5.1.4、5.2.4);

调整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角的校准点见

———(7.2.2);

修改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角的示值误差要求见

———(5.2.2);

修改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角重复性要求见

———(5.2.3);

修改了转向力转向角的重复性计算方法见

———、(7.1.3、7.2.3);

删除了校准用器具中的数字多用表

———;

增加了常用汽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圆盘型型介绍见

———-(、T)(

附录

D);

增加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转向角的不确定度评定和机动车转

———-

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转向力矩的不确定度评定见附录

-(E);

增加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见

———-(

附录

F);

增加了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

———-(G)。

本规范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JJF1196—2008。

JJF1196—2025

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

检测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机动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又称机动车方向盘转向力转向

-(-

角检测仪以下简称转向盘力角仪的校准

,“”)。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71—2010

汽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

GB/T34592—2017-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

3术语和计量单位

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GB/T34592—2017。

术语

3.1

转向盘转向力

3.1.1steeringforce

操纵转向盘转向时作用在转向盘外缘的切向力

,。

来源

[:GB/T34592—2017,3.1]

转向盘转向力矩

3.1.2steeringtorque

操纵转向盘转向时转向盘转向力相对于转轴的力矩

,。

来源

[:GB/T34592—2017,3.2]

转向盘转向角

3.1.3steeringangle

操纵转向盘转向时转向盘绕其转轴的转动角度

,。

来源

[:GB/T34592—2017,3.3]

计量单位

3.2

转向盘力角仪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

转向力牛顿转向力矩牛顿米转向角度

:〔〕(N);:〔〕(Nm);:(°)。

4概述

转向盘力角仪是用来测量汽车拖拉机和其他轮式车辆转向盘方向盘的操纵力

、()

及转动角度的仪器通常由机械构件力力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显示单元通

,、()、、、

信接口采集系统等部分组成转向力或力矩通过力力矩传感器输出电信号

、。()(),

并传输给采集系统经信号处理后显示出检测结果转向角通过角度传感器输出电信

,,;

号并传输给采集系统经信号处理后显示出检测结果

,,,。

1

JJF1196—2025

5计量特性

转向力或力矩

5.1()

显示装置分辨力

5.1.1

转向力不大于

:1N;

转向力矩不大于

:0.2Nm。

仪器漂移

5.1.2

仪表的变化量在内不大于或

10min2N0.4Nm。

测量范围

5.1.3

转向力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0~500)N(,);

转向力矩

:(0~100)Nm。

示值误差

5.1.4

示值误差不超过

±2%。

重复性

5.1.5

重复性不大于

2%。

转向角

5.2

显示装置分辨力

5.2.1

分辨力不大于

1°。

仪器漂移

5.2.2

仪表的变化量在内不大于

10min2°。

测量范围

5.2.3

顺逆时针旋转均不小于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对用于汽车试验并

、50°(、);、

带有信号输出端口的转向盘力角仪应不小于

1080°。

示值误差

5.2.4

示值误差不超过

±2°。

重复性

5.2.5

重复性不大于

2°。

注:本规范中的计量特性不作为合格性判据,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

环境条件

6.1

环境温度

———:(0~40)℃;

相对湿度

———:≤85%。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

1。

2

JJF1196—2025

表1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序号标准计量器具主要性能指标及要求

砝码等级千克组砝码砝码个

1M2(10kg5)

测力仪测量范围为级

2(0~500)N,0.5

角度测量仪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

3:(0°~360°);:±30'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

4:(0~500)mm;:±0.05mm

扭矩仪测量范围为级

5(0~100)Nm,0.5

注:转向力(力矩)校准需具备、和其中一个,必备;转向角校准必备。

1254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校准前准备

7.1

按照转向盘力角仪说明书要求开机预热同时对使用的测力仪进行预热

,。

转向力或力矩的校准

7.2()

显示装置分辨力

7.2.1

给转向盘力角仪施加转向力观测转向力力矩显示仪表其显示示值末位数字一

(),

个数码间隔的量即为显示装置的分辨力

仪器漂移

7.2.2

将转向力力矩调零观测每隔记录一次读数各次读数的最大

(),10min,5min。

值作为校准量结果

示值误差

7.2.3

转向力

7.2.3.1

用砝码校准法校准时将转向盘力角仪安装在校准装置上转向盘力角仪的旋转平

,,

面应处于铅垂位置见附录

(A)。

用测力仪校准法校准时将转向盘力角仪安装在校准装置上应保证在校准时测力

,,

仪的力作用线处于被校转向盘力角仪同一旋转平面且与被校转向盘力角仪的盘缘切线

,

方向一致见附录

(B)。

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方向分别校准在每个方向校准前预加载至满量程

,

次同时观察示值是否满足测量范围的要求取约为满量程或实际使用最大量程

3,。()

的的个点作为转向力测量点调零后逐点对转向盘

20%、40%、60%、80%、100%5,

力角仪加载在校准的连续加载过程中不得卸载重复测量次按公式分别计

(),3;(1)

算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方向相应各点的示值误差

XiFi

Fi-

δ,

=Fi×100%(1)

式中

:

δFi第ii测量点转向力示值误差

,———(=1、2、3、4、5);

Xi第i测量点转向盘力角仪的次测量示值的平均值

———3,N;

3

JJF1196—2025

Fi第i测量点加载的标准力值用砝码校准时应按照当地重力加速度计算标

———(

准力值

),N。

转向力矩

7.2.3.2

组合校准

a)

用游标卡尺测量转向盘力角仪仅限于圆盘式见附录盘缘两个相互垂直的直

(,D)

径D和D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方向分别校准在每个方向校准前预加载至满量

12。,

程次同时观察示值是否满足测量范围的要求取约为满量程或实际使用最大量

3,。(

程的的个点作为规定的转向力矩测量点调零后

)20%、40%、60%、80%、100%5,

逐点对转向盘力角仪加载在校准的连续加载过程中不得卸载重复测量次按公

(),3;

式分别计算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方向相应各点的示值误差

(2)。

MifiDD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