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390-2003 无公害食品 赣南脐橙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390-2003 DB36/T 390-2003 Non-polluting foo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anzhou Navel Oranges in Jiangxi South reg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05月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备案号:13596-2003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390—2003
无公害食品赣南脐橙生产技术规程
2003-05-19发布2003-05-19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6/T390—200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要求................................................................................1
3.1果园建立..........................................................................1
3.2栽植..............................................................................3
3.3土肥水管理........................................................................4
3.4整形修剪..........................................................................5
3.5花果管理..........................................................................7
3.6病虫害防治........................................................................7
3.7果实采收.........................................................................12
3.8贮存、保鲜.......................................................................12
3.9防冻.............................................................................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禁止使用的农药..................................................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限制使用的主要农药(中等毒性以上的农药)........................14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允许使用的主要农药(低毒农药)..................................16
附录D(规范性附录)柑桔园限制使用的主要农药(杀螨剂)品种..........................20
附录E(规范性附录)柑桔园允许使用的主要农药(杀螨剂)品种..........................20
I
前言
赣州市因其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造就了赣南脐橙上乘的品质,得到了国内外行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和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赣州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入脐橙种植,九十年代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到
目前为止,赣州市脐橙栽培面积48万亩,年产脐橙鲜果12.7万吨,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脐橙已经成为
赣南人民的致富树,成为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虽然赣南脐橙生产已拥有独特的优势和
一定的规模,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水果市场的国际化和赣南脐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传统管理
技术,难于适应市场和人们消费的需要。为增强赣南脐橙发展后劲,进一步规范赣南脐橙栽培技术,全
面提升赣南脐橙品质和产量,力创“赣南脐橙”品牌,增强赣南脐橙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标准。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局、江西省经济作物服务站、赣州市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大敏、邱春娇、钟八莲、兰国森、肖鸿勇、陈慈相、陈标强、谢桂生。
DB36/T390—2003
无公害食品赣南脐橙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脐橙生产所要求的果园建立、果园管理和贮藏保鲜等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脐橙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547柑桔储藏
NY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
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要求
3.1果园建立
3.1.1园地选择
3.1.1.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8℃~19℃,极端低温为-5℃以上,1月份平均温度≥8℃,≥10℃的年活动积温在
5600℃~6500℃之间,年降雨量1500mm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5%~80%,年日照在1600h左右,昼夜温差
大,无霜期长,有利于脐橙品质的提高。
3.1.1.2土壤条件
脐橙对土壤适应性较广,红壤、紫色土、冲积土、壤土、砂壤土等均能适应,地下水位1米以下。
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为6~6.5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
无公害脐橙园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摘自NY5016-2001)
指标
项目
PH<6.5PH6.5~7.5
总镉,mg/kg≤0.30.3
总汞,mg/kg≤0.30.5
总砷,mg/kg≤4030
总铅,mg/kg≤250300
总铬,mg/kg≤150200
总铜,mg/kg≤50100
注:重金属(铬主要为三价铬)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应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
5cmol(+)/kg,其指标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3.1.1.3园地灌溉水质量
无公害脐橙园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
1
DB36/T390—2003
表2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摘自NY5016-2001)
项目指标
PH值5.5~8.5
总汞,mg/L≤0.001
总镉,mg/L≤0.005
总砷,mg/L≤0.1
总铅,mg/L≤0.1
铬(六价),mg/L≤0.1
氟化物,mg/L≤3.0
氰化物,mg/L≤0.5
石油类,mg/L≤10
氯化物,mg/L≤250
3.1.1.4园地环境空气质量
无公害脐橙园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摘自NY5016-2001)
项目日平均浓度一小时平均浓度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3≤0.3—
3
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mg/m≤0.150.5
3
二氧化氮(NO2)(标准状态),mg/m≤0.120.24
氟化物(F)(标准状态),μg/(dm2·d)≤1.8
20
,μg/m3≤7
注1:日平均浓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注2:一小时平均浓度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注3:氟化物日平均浓度1.8为挂片法之值;日平均浓度7和一小时平均浓度20为动力法之值。
3.1.1.5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脐橙园地点要求
要远离城市、工矿企业、村庄以及车站、码头、公路等交通要道,避免有害物质污染。
3.1.1.6丘陵山地水土保持田间工程
以坡度在25°以下的坡地为宜。坡度5°以内,宜等高作埂,6°~15°宜等高撩壕,16°~25°宜
修筑等高水平梯田。低洼地或水田建园必须采用深沟、高畦,以降低地下水位。
3.1.2园地规划
3.1.2.1平地及缓坡地
平地及缓坡地,小区面积2hm2~3hm2,栽植行以南北向为好。
3.1.2.2丘陵坡地
6°以上,25℃以下的丘陵坡地,采用长方形小区,等高栽植。栽植行的行向与等高水平梯田走向
相同。梯田走向应有3‰~5‰的比降.每小区1hm2~2hm2。
3.1.2.3果园道路设计
按果园面积大小,设置主道、干道和支道。主道宽6m~7m,与公路连接,贯穿全园;干道宽4m,连
接主道,通向各小区;支道宽1m,与主道、干道和每块梯田相连。
3.1.2.4营造防护林
3.1.2.4.1“山顶带帽”(又叫涵养林)
保留植被,营造“绿色蓄水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势、地势,合理配置防护林带,形成
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
2
DB36/T390—2003
3.1.2.4.2防护林的设置
防护林的主林带与果园有害风向垂直,栽3行~4行树。副林带栽2行~3行树。折风林带栽1行~2
行。行距1.5m~2m,株距1M。三行呈梅花形栽植,二行呈三角形栽植。
3.1.2.4.3防护林树种选择
防护林宜选择生长迅速,树冠高大、直立、寿命长,与脐橙无共同病虫害,不是脐橙病虫害的中间
寄主的树种。如杉、松、樟树、桉树、黄竹、女贞等。
3.1.2.5排灌系统
3.1.2.5.1挖等高截洪沟
在涵养林(山顶戴帽)下方挖一条宽、深各1m的等高截洪沟(每隔15m~20m留一埂),便于分段蓄水,
防止冲刷。
3.1.2.5.2排水沟
在主干道和支路两侧,挖一条沟宽、深各0.5m的排水沟,以便排水。
3.1.2.5.3蓄水池
每小区建一个20m3~30m3的蓄水池。
3.1.2.5.4机械引水工程
在水库或水井边安装抽水设备,以利旱季抽水灌溉。
3.1.2.6“猪—沼—果”生态模式
在果园整体规划中,要合理设计猪栏、沼气池和房屋的位置,推广“猪—沼—果”生态发展模式。
3.1.3品种和砧木选择
3.1.3.1品种选择
除选择优良的品种外,还应特别注意选择有较强抗病性、抗逆性的品种。
目前主要推广的品种有:纽荷尔、奈维林娜、奉节72-1、佛罗斯特、清家、卡拉卡拉和福本等。
3.1.3.2常用砧木
适用于脐橙的砧木主要有:枳壳
通常采用枳壳作砧木,以小叶大花系为宜。
3.2栽植
3.2.1苗木质量
选择无检疫性病虫害并符合以下表4规格的苗木。
表4
规格一级二级
高度,cm50以上40以上
粗度,cm0.9以上0.7以上
分枝数,个3个以上2—3
根系发达较发达
3.2.2栽植时间
一般在秋梢老熟后至11月上旬秋植,或2月中下旬春梢萌芽前春植。容器苗(营养袋和营养篓苗)栽
植不受季节限制。
3.2.3栽植密度
株行距3m×4.5m~5m,按666.7m2栽植40株~60株为宜。
3.2.4栽植技术
3.2.4.1挖定植沟(穴)
按高标准建园要求,定植沟(穴)规格深、宽各1m。丘陵山地的定植沟(穴)的位置,应挖在梯面中心
线略偏外沿处,定植沟中心至梯壁的距离约占梯面宽的3/5。
3.2.4.2回填
3
DB36/T390—2003
定植沟(穴)按m3体积分3层~4层压埋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即稻草或其他秸杆10kg~15kg(或新鲜绿
肥、芦箕等30kg~40kg)和磷肥1kg。同时尚需施入精肥即腐熟畜粪或厩肥30kg,饼肥1.5kg~2kg、堆肥、
土杂肥20kg~30kg,酸性土壤还需加施生石灰1kg~1.5kg。
回填方法:沟底部放一层草料,填一层肥土,撒上适量石灰拌和混匀。分层填至沟深2/3时,在草
料上施入精肥,与土拌和均匀后,培土作出土墩。待土墩沉实后即可定植。
3.2.4.3定植方法
营养袋(篓)苗的定植:首先在定植点正中挖开一个小穴,将营养袋苗置于中央,拆除塑料袋,用肥
土填于营养土四周,轻轻踏实,然后覆松土,做成直径1m左右的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颈露
出地面为宜。最后在树盘覆草保湿。
裸根苗的定植:首先将苗木立于开挖的定植小穴正中,舒展根系,扶正,边填肥土边轻轻向上提苗,
覆土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然后做成直径1m左右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地面为宜,
最后在树盘上覆草保湿。
3.3土肥水管理
3.3.1土壤管理
3.3.1.1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止生长后进行,从定植穴外缘开始,逐年向外开挖宽、深各0.5m~0.6m的扩
穴沟。回填时每立方米扩穴分2层~3层混埋绿肥或秸秆20kg~30kg,腐熟的人畜粪或厩肥10kg~20kg,
饼肥2kg~3kg,磷肥1kg~2kg。酸性土加0.5kg~1kg石灰等。一层粗纤维肥料,一层肥土,直至填满。
3.3.1.2间作或生草
3.3.1.2.1间种作物生长旺盛期不能与脐橙旺盛生长期同步;
3.3.1.2.2间种作物不能与脐橙有共生性病虫害。
3.3.1.2.3适宜间作的作物和绿肥种类:花生、大豆、绿豆、竹豆、印度豇豆、猪屎豆、肥田萝卜、
紫云英、蚕豆、箭舌豌豆等。
3.3.1.2.4不宜选择与脐橙争光、争肥的间作物,如烟草、甘蔗、高梁、玉米、红薯等。
3.3.1.2.5适宜间作的生草种类:霍香蓟、薄公英、狗尾草、百喜草等。
3.3.1.2.6绿肥和草类要适时刈割。一年割刈3次~4次,割下的绿肥和草用于覆盖树盘。
3.3.1.3中耕
脐橙园每年中耕2次~3次。中耕深度8cm~10cm,坡地宜深些,平地宜浅些。
3.3.1.4树盘覆盖
绿肥、杂草或用作物秸秆等覆盖树盘。覆盖厚度10cm~15cm,在覆盖物上再盖一层薄薄细土,覆盖
物应与脐橙主干相距15cm左右的距离。
3.3.2施肥
3.3.2.1施肥原则
应充分满足脐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正确掌握施肥量、施肥时
期和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3.3.2.2肥料种类和质量
按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中的5.2.1的规定,选择肥料种类。
3.3.2.3施肥方法
脐橙园施肥以根际土壤施肥为主,根外叶面施肥为辅。基肥、有机肥,肥效时间长,施用量较大,
宜进行土壤施肥;急需见效的则采用叶面施肥。
3.3.2.3.1土壤施肥
将有机肥和大部分无机肥料直接施入土壤。施肥深度20cm~40cm。
主要的施肥方法有:
A、环状沟施:沿树冠滴水线处挖环状沟,将肥、土拌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常用于幼龄树。
4
DB36/T390—2003
B、条状沟施:在树冠滴水线处,于两侧开条状沟,将肥土拌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每次轮换位
置。常用于成年树。
C、放射状沟施:在树冠投影范围内距树干一定距离处开始向外开挖4条~6条内浅外深,呈放射状
施肥沟,将肥、土拌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每次更换位置。多用于成年树。
D、穴状施肥: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若干深施肥穴,将肥、土拌匀施入穴中,然后覆土。多用于成
年树。
3.3.2.3.2叶面追肥
叶面追肥应严格掌握使用浓度,避免在高温时操作,防止造成肥害。果实采收前20d内停止叶面施
肥。常用根外追肥使用浓度:
尿素:0.3~0.5%(使用缩二脲含量低的尿素)
硫酸锌:0.2%过磷酸钙:0.5~1%
硫酸镁:0.05~0.2%硫酸亚铁:0.05~0.1%
硼酸、硼砂:0.1~0.2%磷酸二氢钾:0.2%
钼酸铵:0.05~0.1%
3.3.2.4幼树施肥
勤施簿施,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全年施肥6次~8次,春、夏、秋梢抽生前10d~15d各施一
次促梢肥;每次新梢自剪后,追施1次~2次壮梢肥,同时配合根外追肥,8月下旬以后应停止施用速效
氮肥,秋冬季节深施一次基肥。幼树施肥氮、磷、钾比例以1:0.25~0.3:0.5为宜。
3.3.2.5结果树施肥
成年结果脐橙园,全年施肥4次~5次。年施肥量追肥占总施肥量的40%,基肥占60%。结果树施肥
氮、磷、钾比例以1:0.6:0.8~1为宜。
3.3.2.5.1催芽肥
于春芽萌发前的2月上旬施入。追肥量占全年的15%~20%。
3.3.2.5.2稳果肥
于5月中、下旬施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10%左右。
3.3.2.5.3壮果促梢肥
于7月中旬施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35%~40%。
3.3.2.5.4采果肥
在11月上中旬施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30%~35%。
3.3.2.5.5基肥
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11月下旬以前施入。结合深翻改土进行。基肥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
3.3.3水分管理
3.3.3.1灌溉
在脐橙春梢萌动及开花期(3月~5月)和果实膨大期(7月~10月)对水分敏感。此期若发生干旱应及
时灌溉。
3.3.3.2排水
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应及时开沟排水,或通过地膜覆盖园区土壤,降低土壤含水量。
3.4整形修剪
3.4.1修剪的主要时期
3.4.1.1冬季修剪
指采果后至翌年春芽萌发前的修剪。为防止冻害应尽量多留老叶过冬,一般在“立春”前后进行。
3.4.1.2夏季修剪
指生长季节的修剪。
3.4.2脐橙各年龄时期整形与修剪
5
DB36/T390—2003
3.4.2.1幼年树的整形与修剪
3.4.2.1.1树形
自然圆头开心形
A、定干:定植后,对未经苗圃整形的苗木留40cm~50cm短截,主干高度20cm~30cm左右。
B、主枝的培养
选留主枝:定干抽梢后,在离地面30cm~50cm范围内选留3个~5个生长势较强,着生角度合理,分
布均匀的新梢作为主枝培养。其余除少数作辅养枝外,全部抹去。采用拉枝或立支柱扶缚主枝使
主枝分枝角呈30°~50°。
C、培养副主枝:第二年春梢萌芽前将所留主枝适当短剪细弱部分,发春梢后,在先端选一强梢作
为主枝延长枝,当主枝生长至一定长度时,可距主干约35cm处选留第一副主枝。第三年后,陆续在各主
枝上距第一副主枝50cm左右的另一侧选留1个~2个副主枝,方向相互错开,并与主干呈60°~70°角。
D、培养侧枝(枝群):在主枝与副主枝上,按适当距离、方位,选留配置一定量的侧枝使其结果。
3.4.2.1.2幼树修剪
整个幼树时期的修剪,除短截主枝、副主枝的延长枝外,应尽量轻剪,避免过多的疏剪和重短截。
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其余枝均应保留以增加枝梢密度和叶面积,提早结果。操作时尽量以摘心,
抹芽放梢等手段来代替短截与疏剪。
A、疏芽:新梢长3cm~5cm时,对抽生过密的,可按照“三去一,五去二”原则疏去过密新稍。
B、摘心:每次新梢(主要是春、夏梢。秋梢一般不摘心,以免萌发晚秋梢)长至8片~10片叶时摘去
顶端,促其老熟。
C、抹芽放梢:夏、秋梢萌发时,先抹去零星抽生的新芽,待到大量芽萌发时再任其整齐抽生出大
量新梢。
3.4.2.2初结果树修剪
短截各级骨干枝(主枝、副主枝)的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对过长的营养枝留8片~10
片叶及时摘心,回缩或短截结果后枝组。抽生较多夏、秋梢营养枝时,可采用“三三制”处理;即短截
三分之一生长势较强的,疏去三分之一衰弱的,保留三分之一长势中庸的。
初结果树的修剪主要方法:采取“两促(促春梢和早秋梢),两控(控夏梢和晚秋梢)”技术。即:
A、促春梢:适当短截主枝、副主枝,疏去同一节位上的密生枝和过于弱小的营养枝。疏删过强的
直立春梢营养枝。
B、促早秋梢:7月下旬,全园进行夏剪短截,配合抹芽放梢,促发立秋一处暑抽发的质优、量多的
早秋梢,确保翌年有足量的结果母枝。
C、控夏梢:5月~7月间,抹除所有零星抽发的夏芽,直至秋梢抽生为止。
D、控晚秋梢:抹除9月下旬以后抽生的晚秋梢。
3.4.2.3盛果期的大树修剪
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
“天窗”,使树冠通风透光。对当年抽生的夏、秋梢营养枝,通过短截其中部分枝梢或“三三制”处理
调节翌年产量,防止大小年结果。花量较大时适量疏花疏果。
3.4.2.4衰老树更新修剪
当树冠各部大多数枝组均变为衰弱枝组时,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更新。在回缩衰弱枝组的基础上,疏
删密弱枝群,短截所有夏、秋梢营养枝和有叶结果枝。极衰弱植株在萌芽前对侧枝或主枝进行回缩处理。
衰老树经更新修剪后促发的夏、秋梢应进行摘心或短截,促发分枝。
3.4.2.4.1枝组更新
将树冠外围的衰弱枝组都进行短截,保留较强或中等枝组。尽量保留有叶枝,使之迅速恢复树势。
3.4.2.4.2露骨更新
6
DB36/T390—2003
对树势极为衰弱和叶片大部脱落的树,回缩衰弱副主枝。对抽生的新梢及时摘心,促发分枝。使之
迅速形成结果树冠。
3.4.2.4.3更新时期
老树更新修剪必须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同时要用接蜡保护剪口、锯口并进行树干涂白。春季萌芽后
注意新梢的保护和整形。
3.5花果管理
3.5.1控花疏果
3.5.1.1控花
对树势旺、枝梢生长强壮的树,应在秋季采取促花措施,次年谢花期进行保花保果。对树势弱的树,
花期适度疏去部分花量,使之适量挂果,同时通过肥培,促发健壮枝梢,恢复树势。强枝适当多留花,
弱枝少留或不留,有叶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3.5.1.2人工疏果
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第二次在生理落
果结束后,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脐橙适宜叶果比为(50~60):1。弱树叶果比适度加大。
3.5.2保花保果
3.5.2.1营养保果
根据树体营养状况,花期适当使用营养型生长调节剂(营养液)进行保花保果。
3.5.2.2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
允许有限度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脐橙着果率,提高产量。禁止高浓
度多次使用生长调节剂保果。脐橙常用的保果剂和使用浓度为:赤霉素(九二O)50ppm喷布;细胞激
动素100ppm~200ppm涂果;多效唑(PP333)500ppm~1000ppm喷布;一般在谢花2/3~3/4时和第二次生
理落果前进行。
3.5.3果实套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4038-2021 奶牛瘤胃酸中毒诊断、群体风险预警及治疗技术 2021-12-15
- NY/T 4040-2021 肉禽饲养场兽医卫生规范 2021-12-15
- NY/T 4035-2021 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诊断技术 2021-12-15
- NY/T 4037-2021 毛皮经济动物饲养场兽医卫生规范 2021-12-15
- NY/T 4036-2021 马蹄叶炎诊断技术 2021-12-15
- NY/T 4042-2021 水貂病毒性肠炎诊断技术 2021-12-15
- NY/T 4032-2021 封闭式生猪运输车辆生物安全技术 2021-12-15
- NY/T 4041-2021 水貂阿留申病诊断技术 2021-12-15
- NY/T 4039-2021 禽偏肺病毒感染诊断技术 2021-12-15
- NY/T 4033-2021 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