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154-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

JJF 1154-200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our-wheel alignmenter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JJF 1154-2014 |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154-200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6-05-23
实施日期
2006-08-23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光学式、电子式和机械式四轮定位仪的校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起草人:
张遥远、刘美生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54—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ecificationforFour-wheelalinmenter

pg

ㅤㅤㅤㅤ

2006-05-23发布2006-08-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54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JJF1154—2006

CalibrationSecificationfor췍췍

p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Four-wheelalinmenter

g

,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年月日批准并自

2006523

年月日起施行。

2006823

ㅤㅤㅤㅤ

JJF11542006

目录

范围……………………()

11

引用文献………………()

21

术语和定义……………()

31

四轮定位仪…………()

3.11

单轮前束角…………()

3.21

车轮外倾角…………()

3.31

主销后倾角…………()

3.41

概述……………………()

41

计量特性………………()

52

夹具卡爪形成的平面与安装测量头轴的垂直度…………………()

5.12

5.零值漂移……………()

22

示值误差……………()

5.32

校准条件………………()

63

环境条件……………()

6.13

校准用标准装置……………………()

6.23

ㅤㅤㅤㅤ()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

校准项目……………()

7.13

校准方法……………()

7.23

单轮前束角示值误差………………()

7.34

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

7.44

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

7.55

校准结果的表达………………………()

85

复校时间间隔…………()

95

附录转盘的计量性能及校准方法…………………()

A6

附录四轮定位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B7

附录四轮定位仪校准记录…………()

C9

附录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内容……………………()

D11

JJF1154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

1范围

、。

本规范适用于光学式电子式和机械式四轮定位仪的校准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以下文献: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1199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1999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技术规范

JJF10942002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GBT3730.31992

,。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定义

四轮定位仪()

3.1fourwheelalinmenter

-g

ㅤㅤㅤㅤ

用于测量汽车四轮定位参数的仪器。

单轮前束角()

3.2individualwheeltoein

-

()

每一车轮的旋转平面相对汽车纵向轴线几何中心线的内夹角称为单轮前束角

(),,。

θ车轮前端偏向纵向轴线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车轮外倾角()

3.3camber

,,

车轮中心平面与汽车垂直平面的夹角当车轮顶部向汽车外部倾斜时角度为正反

之为负。

主销后倾角()

3.4camberbiff

,。

悬架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与铅垂线且从汽车的侧面观察的夹角上

,。

球头在铅垂线的后方为正反之为负

4概述

、、

四轮定位仪是对汽车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等四轮定位参数进行测量的

。:、

仪器其前束角的测量原理是将待校汽车置于通过拉线光线照射或反射方式形成的

,;

封闭直角四边形中由安装在车轮上的光学镜面或传感器检测前束角主销后倾角的测

(

量是由四轮定位仪和转盘所组成的测量系统完成的转盘的技术性能和校准方法见附录

)。、,

A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光学式电子式和机械式等类型四轮定位仪主要由

、。。

数据通讯及处理系统传感器机头和夹具三部分组成四轮定位仪示意图见图1

1

JJF11542006

ㅤㅤㅤㅤ

图四轮定位仪的示意图

1

—、;—;—

1数据通讯处理系统2夹具3传感器机头

5计量特性

5.1夹具卡爪形成的平面与安装测量头轴的垂直度

夹具卡爪形成的平面与安装传感器机头轴的垂直度不大于(/)。

2′0.1mm180mm

:。

注带有偏心补偿功能的四轮定位仪可不作此项校准

5.2零值漂移

零值漂移内不大于。

30min3′

5.3示值误差

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见表1。

表1四轮定位仪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定位参数名称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

单轮前束角-3°~3°±3′

车轮外倾角-10°~10°±5′

主销后倾角-15°~15°±10′

:,。

注校准不判定合格与否上述各项性能要求仅供参考

2

JJF11542006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

6.1.1校准时室内温度应为20±10℃温度变化每小时不超过2℃

,。

6.1.2校准时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2校准用标准装置

(:,/;

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测量范围单轮前束角±10°外倾角主销后倾角±15°示

值最大允许误差;分辨力)。

±1′±0.06′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7.1校准项目见表2

表2四轮定位仪校准项目表

序号校准项目

1夹具卡爪形成的平面与安装测量头轴的垂直度

2零值漂移

3单轮前束角示值误差

ㅤㅤㅤㅤ

4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

5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

7.2校准方法

,。

首先检查外观确定没有影响计量特性的因素后再进行校准

7.2.1夹具卡爪形成的平面与安装测量头轴的垂直度

,,

将夹具卡爪装卡到四轮定位校准装置的模拟轮毂上传感器机头与夹具连接先把

,

校准装置上的水准泡调至零位再旋动模拟轮毂上的顶杆使得模拟轮毂上的水准泡处在

,。,

零位将仪器置零调整车轮外倾角旋钮直至把传感器机头上的横向水准泡调至零

,,

位读取校准装置上的外倾角示值将夹具分别卡在模拟轮毂处于约和两个方

30°-30°

,。

位各测一次取三次读数中的最大值作为校准结果

7.2.2零值漂移

把四个夹具和传感器机头按实际校准位置分别安装在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的模拟轮

,,。,

毂上安装方式见图并将校准装置各定位参数调至零位然后转动传感器机头使

2

。、

它上面的纵向水准泡调至零位后将其锁紧接通被校四轮定位仪电源进入测量程序

(,,应在光路

另外对于模拟轮距和模拟轴距变小使得信号过强而不能进入测量程序的

间加上弱光板)。

、、,

分别读取单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的零位示值在30min内每隔

3

JJF11542006

图四轮定位仪与校准装置连接示意图

2

—模拟轮毂;—旋钮;—夹具;—传感器机头;—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

12345

ㅤㅤㅤㅤ

,,

10min读取示值一次共读取四次取偏离零位的最大漂移量作为零值漂移的校准

结果。

7.3单轮前束角示值误差

。(

安装调试方法与相同在全量程内均匀选取个校准点α包括零点和极值

7.25j

,:,,,,),,

点如3°1.5°0°-1.5°-3°依次调整校准装置上的前束角至各校准点并

读取被校四轮定位仪显示器上该校准点的前束角示值α,重复进行正反方向各两次测

i

j

(),()。

量共次按公式计算出单轮前束角示值误差

41

4

α

i

∑j

i1

=()

Δα=-α1

j4j

式中:———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校准点的单轮前束角示值误差,();

Δαj°

j

———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次测量的第个校准点示值(,,,;

αii=1234

ij

j

,,,,),();

j=12345°

———校准装置在第校准点上的前束角值,()。

αj°

j

取Δα中绝对值最大的作为单轮前束角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

j

7.4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

。(

安装调试方法见相同在全量程内均匀选取个校准点包括零点和极值

7.25j

β

4

JJF11542006

,:,,,,),,

点如10°5°0°-5°-10°依次调整校准装置上的车轮外倾角至各校准点

并读取被校四轮定位仪显示器上该校准点的车轮外倾角示值i,重复进行正反方向各

j

β

(),()。

两次测量共次按公式计算出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

42

4

i

j

∑β

i1

=()

Δj=-j2

ββ

4

式中:———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校准点的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

Δjj°

β

———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次测量的第个校准点示值(,,,;

iiji=1234

j

β

,,,,),();

j=12345°

———校准装置在第校准点上的车轮外倾角值,()。

jj°

β

取Δj中绝对值最大的作为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

β

7.5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

。(

安装调试方法与相同在全量程内均匀选择个校准点包括零点和极值

7.25γ

j

,:,,,,),

点如15°7.5°0°-7.5°-15°依次调整校准装置上的主销后倾角至各校准

,,

点并读取被校四轮定位仪显示器上该校准点的主销后倾角示值γ重复进行正反方

i

j

(),()。

向各两次测量共次按公式计算出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

43

4

ㅤㅤㅤㅤγ

i

∑j

i=1()

Δγ=-γ3

j4j

式中:———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个校准点的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

Δγj°

j

———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次测量的第个校准点示值(,,,;

γii=1234

ij

j

,,,,),();

j=12345°

———校准装置在第校准点上的主销后倾角值,()。

°

γj

j

取Δγ中绝对值最大的作为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

j

8校准结果的表达

,。

校准后的四轮定位仪填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其内容见附录和附录

DE

9复校时间间隔

,。

复校时间间隔由送校单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建议不超过年

1

5

JJF11542006

附录A

转盘的计量性能及校准方法

A.1计量性能

转盘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见表A.1。

表A.1转盘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转盘类型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

机械式0.5°±0.5°

-45°~45°

电子式0.1°±0.1°

A.2校准方法

,

A.2.1将经纬仪安置在被校转盘上在调整好经纬仪水平的同时使经纬仪的竖轴中心

与转盘中心重合。

,()

A.2.2调整转盘零点使经纬仪望远镜处于水平状态即垂直度盘示值为0°0′瞄

,。

准固定目标A

ㅤㅤㅤㅤ

在的测量范围内选取个校准点:,,。将转盘旋转到第

A.2.3±20°6±10°±15°±20°

(),

校准点后经纬仪随转盘一起转动固定不动反向转动经纬仪望远镜再次瞄准固

i

,,()。

定目标点读取经纬仪水平度盘示值按公式计算示值误差

AθA.1

Ai

()

ΔθθθA.1

=-

iiAi

式中:Δ———被校转盘在第个校准点示值误差(,,,,,),()。

θii=123456°

i

取Δθ中绝对值最大的作为转盘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

i

6

JJF11542006

附录B

四轮定位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B.1测量方法

,

用本规范图所示的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与被校四轮定位仪传感器接头连接测量

2

方法如正文和所述。

7.27.4

:,

注本规范以车轮外倾角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为例单轮前束角和主销后倾角

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与此相同。

B.2数学模型

()

Δ=-B.1

jjj

βββ

式中:———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校准点的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

Δjj

β

———被校四轮定位仪在第校准点次测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jj4

β

———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第校准点示值。

jj

β

B.3方差和灵敏系数

n

22

。:()[()]

因为各输入量彼此独立依不确定度传播率u=cux

cy∑ii

ㅤㅤㅤㅤi=1

22222

由()式得方差:()()()

B.1uΔ=cu+cu

cj1j2j

βββ

式中:()———被校四轮定位仪示值的不确定度分量;

uj

β

u()———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示值的不确定度分量。

j

β

灵敏系数

()()

췍Δj췍Δj

ββ

c==1c==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