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AATB 0003-2020 中国民用机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
T/CCAATB 0003-2020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消防救护支队医疗急救站、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消防护卫部急救中心
- 起草人:
- 刘兆祺、袁力、赵勇、孙立志、高斌、冯录召、王如刚、杜茂维、曹亚敬、张小梅、焦阳、赵金博、张虎平、田剑清、蔡山佳、郭嘉欣
- 出版信息:
-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T/CCAATB0003—2020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3
5组织队伍建设......................................................................3
6物资设备配备......................................................................5
7信息管理..........................................................................5
8防控筛查..........................................................................6
9员工健康管理......................................................................9
10环境清洁消毒....................................................................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控物资设备配备...............................................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体温筛查工作质量控制...........................................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机场工作人员防护...............................................15
附录D(规范性附录)防护失效判断和处置.............................................19
附录E(规范性附录)机场环境清洁消毒...............................................21
I
T/CCAATB000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医疗救护专委会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
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医疗救护专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医疗救护专委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批准,本标准版权归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所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消防救护支队医疗急救站、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
有限公司消防护卫部急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兆祺、袁力、赵勇、孙立志、高斌、冯录召、王如刚、杜茂维、曹亚敬、张
小梅、焦阳、赵金博、张虎平、田剑清、蔡山佳、郭嘉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T/CCAATB0003—2020
引言
传染病疫情在全球和多国暴发和流行时对机场运营者而言,首要目的是要保护旅客、员工和公众的
健康和财产,并尽量减少传染病经航空途径传播的机会。每个民用机场运营者都应朝向更强的预测能力、
准备措施、协调处置的能力努力,这是成功减少任何传染病传播风险的关键,针对此次暴发的新冠肺炎
疫情的防控亦然。本标准的提出是为了在机场减少暴露于传染源的可能,切断传播途径,并通过建立科
学决策和行动机制来对新完善冠肺炎疫情的防控。
为加强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快速转送、精准管控、有效处置的民
用机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在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的积极推动下,机场协会医疗救护专委会积极借
鉴各地机场好的做法,将疫情防控中好的经验、好的机制固化下来形成《中国民用机场新冠肺炎疫情常
态化防控技术指南》,引导民用机场科学规范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降低旅客、工作人员和公众染
疫风险,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保障航空运输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指南。
III
T/CCAATB0003—2020
中国民用机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民用机场(以下简称机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总则、组织队伍建设、物
资设备配备、信息管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内容、员工健康管理、环境通风消毒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机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当机场发生其他呼吸道
传染病疫情时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总则
WS39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WS/T396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常态化防控regularpreventionandcontrol
与疫情防控应急状态相对应的阶段性疫情防控,指疫情防控工作趋于稳定,防控需求与业务运行需
求相对平衡的、持续性防控状态。
3.2
应急响应等级emergencyresponselevel
依据突发公共事件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涉及范围,对可能发生和可
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时的预警级别,一般也划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3.3
涉疫情 航班epidemic-relatedflights
机组报告机上载有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航班,或者来自政府发布信息的疫情中、高风险的国
家或地区的航班,包括国内外、进出港航班。
1
T/CCAATB0003—2020
3.4
个人健康信息码personalhealthinformationcode;PHI-code
健康码
与居民身份网络可信凭证绑定,表达用户授权他人或组织临时访问特定个人健康信息的一串数字或
字母的序列。通常使用二维条码作为其存贮媒体。
[GB/T38961-2020,定义3.9]
3.5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
用于保护人员避免接触感染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
防护服等。
[WS/T311-2009,定义3.9]
3.6
速干手消毒剂alcohol-basedhand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注:剂型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GB27950-2020,定义3.3]
3.7
清洁cleaning
除去物品上的污染,使之达到预定用途或进一步处理所需的程度。
[WS/T466-2014,定义3.25]
3.8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WS/T466-2014,定义3.38]
3.9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disinfection
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WS/T466-2014,定义4.49]
3.10
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WS/T466-2014,定义4.55]
2
T/CCAATB0003—2020
3.11
有效氯availablechlorine
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
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与有效氯对应)。
[WS/T367-2012,定义3.20]
3.12
高风险岗位high-riskposition
根据工作职责,在防控工作中与旅客或可能的污染环境产生较高频次或较近距离或较长时间接触的
工作岗位。
注1:高风险岗位包括但不限于机场安检、医疗急救、地面清洁、值机岗位。
注2:可根据民航相关文件和防控工作岗位实际内容进行调整。
4总则
机场应当贯彻“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根据当地政府
对属地疫情风险防控要求以及运行涉疫情航班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充分准备,慎
终如始,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的制定和落实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施差异化防控,“外防
输入、内防反弹”,确保常态化防控效果,持续抓紧抓实抓细机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实现对良好的
民航运输秩序的保障。
5组织队伍建设
5.1组织队伍
5.1.1管理职责
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机场应急救护机构予以专业技术指导。
5.1.2组织架构
5.1.2.1领导小组
机场应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应由运行管理、医疗急救、航站楼管理、安
全管理、物资供应、人力管理、信息、财务等各部门组成,领导小组组长应由机场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
小组成员包括班子其他成员。
5.1.2.2联防联控
机场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包括领导小组派出代表与地方卫健委、地方疾控部门协调人员,国际口
岸机场还应包含海关相关部门人员 ,其中宜设立专家组,为防控决策和措施调整提供专业意见。
5.1.2.3分项工作组
领导小组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建立分项工作组,包括旅客防控、消毒隔离、物资供应、信息宣传、
员工防护、运行管理等各部门分工配合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组,负责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3
T/CCAATB0003—2020
各工作组根据防控需求配备人员,并建立分级备份人员响应支援机制。
5.1.3管理标准
应建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防控责任体系,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和要求进行规定,包括工作目标、
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工作措施、工作要求、纪律要求、督导考核、物资保障、奖惩条件等。
5.1.4工作方案
应制定工作方案,包括风险等级确认和通报,工作程序、工作内容、支持保障要求,动态收集信息,
调整工作防控资源和要求。
5.2人员培训
5.2.1分层培训
应针对不同岗位设定针对性培训内容。
机场应对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服务商等涉及在机场工作的合约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和防护知识
及技能的培训,以及必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常识培训。
对于测温、安检、医疗急救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应进行全员培训和考核。
5.2.2培训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包括:
1)如何识别、发现、报告;
2)如何先期处置等知识;
b)新冠肺炎基本概念和知识;
c)新冠肺炎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包括:
1)口罩选择和佩戴;
2)手套使用;
3)防护服使用;
4)手卫生;
d)新冠肺炎环境消毒、垃圾处置相关知识,包括:
1)消毒剂选择和使用;
2)垃圾分类处置等;
e)本机场筛查工作流程、质控要求、心理调适等内容;
f)防控信息化科技设备的使用。
5.2.3培训形式
可采用专业人员进行网络教学,现场面授、练习、考核等培训形式。
5.2.4效果监督
应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检查 ,确保执行效果。
宜通过培训建立起防控工作人员信息联系网络,确保防控相关政策、要求和流程等信息的及时更新
和执行。
4
T/CCAATB0003—2020
6物资设备配备
6.1配备标准
应加强防控物资设备的动态储备。配备与工作开展相匹配的物资、设备,包括测温设备、防护物资、
消毒物资设备、通讯设备。物资设备配备见附录A。
6.2管理标准
6.2.1配备主体
物资设备应由机场及其下属防控单位分别根据防控需要进行配备、保管,定期维护、更新。应建立
物资设备资源管理数据库。
6.2.2储备场地
物资设备应放在便于取用的固定的指定场所,用后应当及时补充。
6.2.3管理制度
应建立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维护保养、更新更换、发放、储备、督导检查制度。
6.2.4管理台账
应建立管理、维护、更新、发放、储备档案,记录内容包括类型、数量、部门、发放、储备和维护
管理责任人和直接管理人员等。
7信息管理
7.1信息联动
领导小组应建立内、外部直接或间接的通信联络,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布清晰、通畅的信息联络方式。
防控筛查部门及相关保障单位应建立快速信息响应、联动机制,对防控政策要求进行解读和落实,对防
控工作进行快速应答和处置。
应根据岗位职责特点,给予合理的自主性或灵活性以利于防控行动的科学、快速协调、处置。
建议采用(可视化)专用对讲机(频道)等形式建立专项防控信息联动网络。
7.2信息追访
领导小组应负责协调或责成相关部门建立机场内部、机场与海关等联检单位、以及机场与当地卫生
管理部门和联动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对进、出港人员相关诊断信息进行追访和处置。
7.3信息留存
机场应对各项防控工作应建立工作记录台账,其中测温记录信息至少保存28天,可以采取纸版和电
子版记录形式。建议使用数字化方式进行记录、传输、统计、分析。
7.4信息报告
5
T/CCAATB0003—2020
应建立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通报机制,对筛查、转送、诊断等防控情况建立报告制度。报告内容包括
但不限于:防控风险等级、诊断人员信息、专区流程调整、消毒隔离工作、问题和隐患。
7.5信息宣传
7.5.1公众防控意识培育
7.5.1.1方式渠道
机场应通过海报、电子展板、播音、地面指示标识等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做好
健康提示和防控措施提示。
7.5.1.2语言选择
公告信息的语言应选择经常通过该机场出行的旅客语言,至少包括中文和英文。
7.5.1.3内容
宜包括:
a)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b)国家有关新冠肺炎防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c)国家有关标准、指南、规范;
d)个人防护常识、保持物理距离要求等;
e)机场防控方案和程序知识;
f)机场相关防控措施和设施使用知识等。
7.5.2离港旅客信息告知
7.5.2.1提前告知
应与民航、政府防控等相关部门建立密切信息合作,通过多种信息途径提供给旅客防控措施对出行
的要求和影响,使得旅客等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不间断的获取关于航班信息、筛查措施等信息。同时防
止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旅客出行。
7.5.2.2信任维护
机场运营者应对公众告知机场运行防控形势状况,建立和保持公众信任和信心。
8防控筛查
8.1健康码
8.1.1通行通用
应根据国家口岸和当地政府对疫情防控要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一码通行”,
确保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8.1.2健康码确认
应根据国家口岸和当地政府对疫情防控要求,实施人员进入机场时的健康码扫码,通过全国联网数
据进行健康情况确认。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WAPIA 023.3-2019 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第3部分:800/900 MHz 2019-02-21
- T/ITS 0198.3-2022 智慧矿山 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 第3部分:云控平台技术要求 2022-10-12
- T/CCSCIOT 0001-2020 生态监测物联网系统结构和技术要求 2020-10-15
- T/SDBDA 002-2020 大数据企业评估规范 2020-05-07
- T/CNTAC 92-2022 化纤长丝喷水织造智能工厂 设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技术要求 2022-01-24
- T/QDAS 053-2020 智慧书店应用系统基本建设要求 2020-09-30
- T/SDIRAA 310-2022 食药溯源系统接口适配规范 2022-03-30
- T/ZAII 009-2018 坐具智能制造 数字化车间通用要求 2018-09-30
- T/DE 3-2021 医疗机构混合云安全技术要求 2021-09-08
- T/CICPA 0101-2023 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规范 公共基础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