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428-2013 中华鳖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DB4201/T 428-2013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01/T 428-2013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1-05
实施日期
2013-02-05
发布单位/组织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4201/T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428-2013

中华鳖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2013-01-05发布2013-02-05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由武汉市汉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汉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锦文。

本标准首次发布。

I

DB4201/T428-2013

中华鳖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中华鳖仿生态养殖的环境条件、稚鳖饲养、幼鳖饲养、成鳖饲养以及养殖过程中渔

药、饲料使用准则。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武汉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华鳖池塘无公害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1010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SC/T1016.1-1995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东北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

SC/T1047-2001中华鳖配合饲料

3注释

中华鳖池塘仿生态养殖:池塘鱼鳖混养,生物饵料丰富,中华鳖放养密度小,不使用违禁药物,从稚

鳖起即自然越冬而不经过温室养殖阶段、养殖成商品鳖周期长、品质好。

4中华鳖生长阶段划分

4.1鳖苗期

从卵中孵化出来至卵黄囊吸收完全,且未经喂食的鳖。

4.2稚鳖期

鳖苗开食后至规格50g的鳖。

4.3幼鳖期

规格为50g~400g的鳖。

4.4成鳖期

规格为400g以上的食用鳖。

5环境条件

5.1池塘环境

1

DB4201/T428-2013

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5.2养殖用水

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5.3池塘面积

中华鳖成鳖仿生态养殖池塘适宜面积为0.2公顷~3.5公顷,最佳养殖面积为

0.7公顷~1.5公顷。稚鳖及幼鳖养殖阶段池塘规格按SC/T1010的规定。

5.4生产设施

5.4.1防逃设施

按SC/T1010的规定。

5.4.2晒背台

在仿生态养殖池塘中,鳖的晒背台选择在池塘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的一边设置,一般使用石棉瓦或竹

木搭建;石棉瓦横向斜置于池坡上,一边入水15㎝,便于鳖上下;竹木则制作成龟背形,平置于水中,

用竹竿或木桩固定。晒背台面积按池塘内中华鳖放养量确定,成鳖养殖池每200只按1㎡设置,幼鳖养

殖池每400只按1㎡设置,稚鳖池每1000只按1㎡设置。

5.4.3投饲台

可用晒背台稍加改造后,晒背与投饲两用,或按SC/T1010的规定;中华鳖投饲台与鱼类食场距

离必须达30m以上。

5.5其它条件

5.5.1电力充足,交通便利。

5.5.2池埂面宽:护坡池塘达到4m以上,未护坡池塘达到6m以上,池埂内边坡坡比为1︰2.5~3。

5.5.3池周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环境安静。

5.5.4进排水分开,进排水口设在池塘对角或对边。

5.5.5池塘土质以粘土为好,粘壤土次之;池塘底泥厚度控制在10cm~20cm。

6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池塘中鱼类养殖

6.1鱼种养殖

按SC/T1016.5-1995的规定进行鱼种养殖管理。

6.2商品鱼养殖

按SC/T1016.5-1995的规定进行商品鱼养殖管理。鱼鳖混养池塘中,不论是名优鱼类主养,还是多

种鱼类混养,鲢鳙鱼种均按如下规格及密度放养:白鲢规格50g~150g/尾,放养密度为

2250尾/公顷~3000尾/公顷;鳙鱼规格200g/尾~500g/尾,放养密度为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