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131-2022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规程
DB23/T 3131-2022 Forest Rodent Pest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131—2022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规程
2022-03-03发布2022-04-02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313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方正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中心、尚志国有林场管理
局、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林场、黑龙江鹤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春玲、杜文胜、朱天博、董春雨、周冠军、何国印、李俊、马晓乾、申国涛、
姜贵勇。
I
DB23/T3131—2022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鼠害防治的鼠情调查、防治技术、防治效果和技术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鼠害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鼠情调查
4.1应施调查地确定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中幼龄林及其它易遭受鼠害的林分,并进行登记、
编号,划定调查人员责任区,建立应施调查的林分档案。
4.2调查时间
根据害鼠的活动习性,调查分别在春季雪化后和秋季降雪前进行。
4.3方法
4.3.1线路踏查
在春季雪化后(已露出被害状)或秋季降雪前,根据调查地块的形状选择对角线,进行线路踏查,
观察宽度20m、长度1.5km林木被害株率,填入附表A.1。
4.3.2标准地调查
根据踏查结果,按不同的立地条件、林型设置标准地林地面积≤10hm2设置1块标准地,每增加
20hm2增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0.2hm2。逐株调查,统计被害株、死亡株,填入附表A.1。
4.3.3夹日法
使用中号板铗(8cm×15cm),铗距5m,行距20m,1hm2布设100个铗子,连捕24h。同一
1
DB23/T3131—2022
立地条件至少布设3个样方,样地平均捕获鼠数量即为夹日率,填入附表A.2。
4.4危害等级划分
发生(危害)程度,按春、秋季鼠夹日率、被害株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具体见分级
表1。
表1鼠害发生、危害程度分级
分级指标春季夹日率Dr(%)秋季夹日率Dr(%)被害株率Rd(%)
轻度Dr≤1Dr≤5Rd≤10
中度1<Dr≤1.45<Dr≤1510<Rd≤20
重度Dr>1.4Dr>15Rd>20
注:以上三个指标满足其一即可判定发生危害程度,夹日率与被害率不一致时,以高指标为准。
5防治
5.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优先使用营林、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必须使用化学药剂
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5.2防治技术
5.2.1营林措施
根据本地区树种资源情况,选择抗性强树种及乡土树种进行配置,营造混交林,使林分结构、树种
结构趋于科学合理;结合清林、抚育等措施破坏鼠栖息环境。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2771-2015 农村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建设标准 2015-05-21
- NY/T 2768-2015 草原退化监测技术导则 2015-05-21
- NY/T 2769-2015 牧草中15种生物碱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15-05-21
- NY/T 2764-2015 金陵黄鸡配套系 2015-05-21
- NY/T 2773-2015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装备建设标准 2015-05-21
- NY/T 2772-2015 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2015-05-21
- NY/T 2766-2015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2015-05-21
- NY/T 2770-2015 有机铬添加剂(原粉)中有机形态铬的测定 2015-05-21
- NY/T 2767-2015 牧草病害调查与防治技术规程 2015-05-21
- NY/T 2765-2015 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