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SX 065-2020 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T/GZSX 065-2020 Gum arabic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ZSX 065-2020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08
实施日期
2020-07-1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皂荚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育苗、栽培、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皂荚的栽培; 主要技术内容:4  育苗4.1 苗圃整地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带状整地,筑成平床或高床。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开1.3m宽高畦,667m2施有机肥3000~5000kg做底肥,采用条播,条距 20~25cm。4.2种子选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发育良好,种子饱满的30~100年生盛果期的壮龄母树,于10月中下旬采种。采收的果实要摊开曝晒,晒干后将荚果砸或碾碎,去果皮,风选,即得净种,种子阴干后装袋干贮。4.3  种子处理皂荚树种子采取破皮处理,然后加温水(45~60℃)浸泡48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筛取(筛孔为1cm)吸胀种子备用,筛下硬实种子再次浸泡处理。4.4  播种播种以春播为好,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量为667m2地按干种计25kg左右。每米长播种沟播种 10-15 粒,播后覆土 2~3cm 厚,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4.5  苗期管理出苗期,适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中耕除草,严防土壤板结,忌伤幼苗。出苗后20~30天,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除草、松土。幼苗长到10cm时,进行间苗、定苗,保证株距10~15cm,空缺地方采取移密补稀,留床1~1.5万株/667。6~8月每隔半月追施速效氮肥1次,施肥10kg/667,8月后停止施肥,促其苗木充分木质化,当年生苗高达50cm以上,就可上山造林。5  栽培5.1  造林地选择应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湿润的壤土或砂壤土作为造林地。山地丘陵应选在坡度不大的山脚部;平地应选在不易积水的地方。皂荚喜光不耐庇阴,栽培地可选在阳坡或半阳坡。5.2  整地栽培园地采取穴状整地或带状整地。5.2.1  穴状整地采取品字形定植,规格为60×60×50cm或半径为25cm、深50cm的圆柱形大坑,冬季开挖、施足基肥、拌肥回填。5.2.2  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开挖1m左右宽的梯带,在带上深翻土壤40cm,杂草、石块捡净,形成里低外高的梯带,带间距由栽植株行距而定。6  栽植6.1  造林时间冬春两季均可造林,以冬季造林为好,在叶芽萌动前完成造林。6.2  初植密度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采取不同的株行距:采果专用4m×4m或3m×4 m,42-56株/亩;果刺兼用3m×3 m,74株/亩;果材兼用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毕节市林业局、织金县林业局、织金皂福万家实业有限公司、六盘水盈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起草人:
廖冬云、周赟、刘朝辅、张真洋、尚杰、谢伟、雷永元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