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作工业和民用燃料的液化石油气。
发布历史
-
1997年10月
-
201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
- 起草人:
- 陈丽卿、龙化骊、于林、张义贵、郭慧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5.160.30
E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111742011
代替—,—
GB111741997GB9052.11998
液化石油气
Liuefiedetroleumases
qpg
2011-12-30发布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111742011
前言
、,。
本标准第章第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46
—《》()。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D18352005液化石油气规范英文版制定
本标准根据—重新起草。
ASTMD18352005
本标准与—标准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ASTMD18352005
———,,
由于本标准所属产品主要适用于作工业和民用燃料不适用于作内燃机燃料所以本标准不包
—“”(,—);
括ASTMD18352005中的专用丙烷品种见本版中表1ASTMD18352005中表1
———,,,
由于国内液化石油气组分中不仅含有烷烃还含有烯烃组分因此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本标准
—“”“”“
将中的丁烷及以上组分和戊烷及以上组分分别改为及以上
ASTMD18352005CC
44
”“”,“”“”“
组分和及以上组分并将商品丙丁烷混合物的及以上组分指标由不大
CCCC
5555
()”“()”(,—
于2.0%体积分数改为不大于3.0%体积分数见本版中表1ASTMD18352005
中表1);
———,,“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炼厂和油气田生产的液化石油气为了与市场上掺混气区别对商品丙
”,“”“”,“”“”,
烷增加C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对商品丁烷和商品丙丁烷混合物增加
3
“”“”();
C+C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见本版中表1
34
———,“”
为了保证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容器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小于容器的工作压力丙丁烷混合物
“”“B”“”(,—
的蒸气压指标由表注改为不大于1380kPa见本版中表1ASTMD18352005中
表1);
3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A 241.1-2000 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 第1部分 印章信息编码 2000-03-18
- FZ/T 60005-1991 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1991-06-07
- JB/T 7520.4-1994 磷铜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磺化钾光度法测定锑量 1994-12-09
- HG/T 2252-1991 天青石矿样品的采取和制备方法 1991-11-15
- DZ/T 0064.19-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 测定铜 1993-02-27
- HB 3623-1985 三层两列溜板 1985-11-08
- FZ/T 90080.1-1995 织机用塑料投梭结试验方法 球压痕硬度 1995-01-24
- HG/T 3026-1987 未增塑乙酸纤维素灰分的测定方法 1987-11-15
- 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 1999-04-21
- DZ/T 0064.16-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 测定镉 199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