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作工业和民用燃料的液化石油气。
发布历史
-
1997年10月
-
201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
- 起草人:
- 陈丽卿、龙化骊、于林、张义贵、郭慧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5.160.30
E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111742011
代替—,—
GB111741997GB9052.11998
液化石油气
Liuefiedetroleumases
qpg
2011-12-30发布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111742011
前言
、,。
本标准第章第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46
—《》()。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D18352005液化石油气规范英文版制定
本标准根据—重新起草。
ASTMD18352005
本标准与—标准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ASTMD18352005
———,,
由于本标准所属产品主要适用于作工业和民用燃料不适用于作内燃机燃料所以本标准不包
—“”(,—);
括ASTMD18352005中的专用丙烷品种见本版中表1ASTMD18352005中表1
———,,,
由于国内液化石油气组分中不仅含有烷烃还含有烯烃组分因此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本标准
—“”“”“
将中的丁烷及以上组分和戊烷及以上组分分别改为及以上
ASTMD18352005CC
44
”“”,“”“”“
组分和及以上组分并将商品丙丁烷混合物的及以上组分指标由不大
CCCC
5555
()”“()”(,—
于2.0%体积分数改为不大于3.0%体积分数见本版中表1ASTMD18352005
中表1);
———,,“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炼厂和油气田生产的液化石油气为了与市场上掺混气区别对商品丙
”,“”“”,“”“”,
烷增加C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对商品丁烷和商品丙丁烷混合物增加
3
“”“”();
C+C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见本版中表1
34
———,“”
为了保证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容器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小于容器的工作压力丙丁烷混合物
“”“B”“”(,—
的蒸气压指标由表注改为不大于1380kPa见本版中表1ASTMD18352005中
表1);
3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687-1994 空分程控电话交换机质量分等标准 1994-05-18
- HB 3687-1986 加工普通钢不通孔普通螺纹带后引导的短柄机、手用丝锥 d=6~11mm 1986-03-11
- SL/T 180-1996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 遥测终端机 1996-09-16
- SJ 3179-1988 矿用纵横制用户电话交换机测试方法 1988-04-07
- HB 1917-1975 锥螺纹精丝锥 1975-10-01
- HB 6569-1992 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 1992-05-18
- SY/T 6093-1994 钻井液用解卡剂评价程序 1995-01-18
- HB 5424-1989 不锈钢、耐热钢母合金铸锭 1989-05-13
- HB 3079-1977 断线钳 1979-02-02
- HG/T 4408-2012 C.I.酸性绿28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