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92-2023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备综合联调规范
DB34/T 4392-2023 The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joint testing of equipment for the cross-car mono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芜湖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040
CCSP5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392—2023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备综合联调规范
Specificationforintegratedcommissioningandtestofstraddlemonorailtransit
systemequipment
2023-03-01发布2023-04-0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392—2023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3
5总体要求...........................................................................3
前提条件.......................................................................3
综合联调内容...................................................................4
6接口功能验证.......................................................................4
信号系统接口功能验证...........................................................4
通信系统接口功能验证...........................................................7
综合监控系统接口功能验证......................................................11
BAS系统接口功能验证...........................................................23
FAS系统接口功能验证...........................................................25
其他接口功能验证..............................................................29
互联互通功能验证..............................................................31
7正常场景下系统功能测试............................................................32
列车唤醒......................................................................32
进站停车......................................................................33
站台发车......................................................................34
提前发车......................................................................35
扣车..........................................................................36
跳停..........................................................................36
清客..........................................................................37
自动折返......................................................................38
列车自动出入场段..............................................................38
列车自动洗车.................................................................39
列车远程在线监测.............................................................39
列车加开.....................................................................40
自动调车.....................................................................40
清扫工况.....................................................................40
列车休眠.....................................................................41
8故障场景下系统功能测试............................................................42
站台自动对位..................................................................42
紧急制动触发及自动缓解........................................................42
I
DB34/T4392—2023
站台再关门.....................................................................43
车门/站台门对位隔离............................................................43
站台门与车门间隙检测...........................................................44
9应急场景下系统功能测试.............................................................44
触发车载预录广播...............................................................45
乘客紧急对讲...................................................................45
中央远程视频图像调用...........................................................45
中央远程广播及乘客信息发布.....................................................46
人员防护开关(SPKS)...........................................................46
紧急关闭开关...................................................................47
障碍物检测.....................................................................47
中央远程停车...................................................................48
车站火灾模式...................................................................48
区间隧道火灾模式..............................................................49
列车火灾模式..................................................................49
区间阻塞模式..................................................................50
雨雪模式......................................................................50
蠕动模式......................................................................50
道岔故障模式..................................................................51
远程重启车载信号系统..........................................................52
远程故障复位..................................................................52
信号授权解锁疏散门............................................................53
车辆紧急操作装置..............................................................53
10系统关键能力测试..................................................................53
追踪能力......................................................................53
折返能力......................................................................54
出入段能力....................................................................54
旅行速度及技术速度............................................................54
供电能力......................................................................54
唤醒成功率....................................................................55
电磁干扰测试..................................................................55
车辆动力学响应—运行平稳性测试................................................56
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测试........................................................56
集电靴垂向加速度(硬点)测试.................................................56
11综合联调报告......................................................................57
编制要求......................................................................57
报告内容......................................................................57
综合联调报告示例..............................................................57
附录A(资料性)综合联调报告示例....................................................58
II
DB34/T439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芜湖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芜湖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
公司、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
询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轨道交通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毅明、王嘉鑫、李晓毛、沈骏一、承超、王勇、马伟杰、蒯勇、孙明新、黄
坤林、徐海大、吴树强、刘飞、郭戈、吴松、范晓栋、朱文明、王雨晨、尚博、闫旭升、胡绎明、徐小
庆、常文凯、丁建莉、谷鑫、王玉鑫、包天刚、缪正祥、吴春雨、蒋峰、魏巍、聂东晖、曹伟、彭湃、
夏昕、秦建伟、张炳楠、姚远、卢胜超、罗斌龙、朱冬进、刘正、李阳、杨旭、茆金保、李阳、刘婷婷、
刘冬、阮文斌、王建平、张荣芸。
III
DB34/T4392—2023
引言
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可分为:规划、设计、施工、综合联调、试运行、竣工验收、安全评估等阶段。
目前,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及安全评估等阶段均有比较完善的标准规范,然而综合联
调阶段相关标准还不够全面。因此,根据跨座式单轨交通发展的需要,本文给出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综合
联调阶段有关要求,用于指导跨座式单轨交通综合联调工作。
综合联调是在轨道交通各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项目工程验收之前,开展的各系统之间接口及各种
全自动运营场景下的联动功能的调试,以及系统关键能力的测试。
跨座式单轨交通各线路设备系统差异性较大,且技术发展较快,本文件列出的各项接口功能及场景
功能如与工程实际技术要求存在差异,应根据工程技术文件实际要求进行调试。
本文件为综合联调测试技术规范,不包含综合联调管理规定。
IV
DB34/T4392—2023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备综合联调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备综合联调的总体要求、调试与测试内容、方法、合格条件、
综合联调报告编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系统(含全自动运行系统)综合联调,其它
单轨交通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59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T50458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157、GB/T5045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跨座式单轨交通straddlemonorailtransit
为单轨交通的一种型式,车辆采用橡胶车轮跨行于梁轨合一的轨道梁上。车辆除走行轮外,在转向
架的两侧尚有导向轮和稳定轮,夹行于轨道梁的两侧,保证车辆沿轨道安全平稳地行驶。
[来源:GB/T50458-2022,2.0.2]
正线mainline
载客列车运营的贯穿全程的线路。
[来源:GB50157-2013,2.0.11]
车辆段depot
停放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定修或架修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
生产单位。
[来源:GB50157-2013,2.0.54]
停车场parkinglot,stablingyard
停放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来源:GB50157-2013,2.0.55]
1
DB34/T4392—2023
综合联调integratedcommissioningandtest
在轨道交通各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项目工程验收之前,开展的各系统之间接口及各种全自动运营
场景下的联动功能的调试,以及系统关键能力的测试。
冷滑cold-runing
在接触轨(接触网)无电条件下,受电靴(受电弓)沿接触轨(接触网)滑行的试验。
热滑roadtestofelectrification
在接触轨(接触网)带电条件下,进行的动车试验。
运行图/时刻表schedule/timetable
用户创建的列车运行信息列表,包含列车的计划到站、计划离站时间等信息。
旅行速度operationspeed
正常运营情况下,列车从起点站发车至终点站停车的平均运行速度。
[来源:GB50157-2013,2.0.4]
技术速度technicalspeed
正常运营情况下,列车从起点站发车至终点站停车,不包括停站时间的平均运行速度。
休眠sleep
对停放于停车列检库、正线停车线或终端折返线指定区域的列车,对除休眠唤醒单元及车地通信设
备外的整列车设备进行断电的一种作业。
唤醒awake
对休眠列车上电并完成上电自检、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如有)等的一种作业。
扣车trainhold
将列车扣留在站内,不允许列车发车。
跳停skipstation
列车在车站站台不停车,直接通过的列车运行方式。
全自动运行系统fullyautomaticoperationsystem
运行在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或无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蠕动模式creepautomaticmode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当列车发生车辆网络故障或车辆网络与信号网络之间通信故障时,列车停车后,
在无司乘人员干预下,由控制中心人工确认后,采用备用接口在信号系统的防护下直接控制车辆的牵引
制动系统以规定速度运行至站台,或运行至由中心指定的目的地。
人员防护开关staffprotectionkeyswitch
2
DB34/T4392—2023
设置于室内或轨旁,为运营及维护人员进入自动化区域提供安全防护。人员防护开关激活后,全自
动运行系统为其建立安全防护分区,分区内的列车立即停车或保持静止状态不发生移动,分区外的列车
不允许进入分区内。经由安全防护分区的所有列车及调车进路始端信号机不允许开放,已开放的信号应
立即关闭。经由安全防护分区的保护区段状态设置为“未锁闭”。
车门对位隔离站台门doorfaultisolatePSD
车门故障被隔离后,列车运行至站台后自动隔离对应的站台门,站台门对位隔离后不执行开门动作。
站台门对位隔离车门PSDfaultisolatedoor
站台门故障被隔离后,列车运行至站台后自动隔离对应的车门,车门对位隔离后不执行开门动作。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清分中心(AFCClearingCenter)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System)
AM:列车自动驾驶模式(AutomaticTrainOperationMode)
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utomaticTrainProtection)
ATS: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
ATO:自动列车运行(AutomaticTrainOperation)
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AutomaticSystem)
CAM:蠕动模式(CreepAutomaticMode)
CCTV:视频监视系统(Closed-CircuitTelevision)
CM:受控人工驾驶模式(CodeTrainOperationMode)
EUM: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EmergencyUnrestrictedTrainOperationMode)
FAM:全自动运行模式(FullyAutomaticOperationMode)
F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utomaticFireAlarmSystem)
HMI:人机界面(HumanMachineInterface)
IBP:综合后备盘(IntegratedBackupPanel)
PA:广播系统(PublicAddress)
PIS: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InformationSystem)
SPKS:人员防护开关(StaffProtectionKeySwitch)
5总体要求
前提条件
开展综合联调时,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应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正线、车辆段、停车场的线路具备行车条件;
——线路限界检查完毕,并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车辆具备上线运行条件;
——冷滑、热滑试验合格;
——信号系统取得多车动车调试安全认证文件;
3
DB34/T4392—2023
——设备系统单系统功能调试完成,功能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并验收合格;
——设备系统间接口功能调试完成,功能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并验收合格。
综合联调内容
综合联调应按照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包括以下内容:
——信号、车辆、通信、综合监控、BAS、FAS等各系统间接口功能验证;
——正常场景下系统功能测试;
——故障场景下系统功能测试;
——应急场景下系统功能测试;
——系统关键能力测试。
6接口功能验证
信号系统接口功能验证
6.1.1信号系统与车辆系统接口
6.1.1.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列车运行模式切换功能;
——司机操作面板显示功能;
——列车的到站信息播报功能;
——列车远程在线监测功能;
——列车与控制中心联动功能;
——列车远程控制功能。
6.1.1.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使用测试列车的司机操作面板上的模式选择开关分别选择全自动驾驶FAM模式(车辆AM选
项)、ATP监控下的人工驾驶CM模式(车辆MCS选项)、非限制人工驾驶EUM模式(车辆
MAN选项)在线路上运行,核查列车运行状态及控制中心ATS的HMI显示;
——在不同驾驶模式及各种正常、故障、应急场景测试过程中核查司机控制面板内最大允许速
度、当前速度、目标速度及目标距离、驾驶模式、当前信号系统模式和状态、系统同步时
钟、目的地、紧急制动状态、列车发车准备、门状态、故障状态信息的显示;
——列车全自动运行过程中分别设置跳停、扣车、清客操作,核查车载广播报站、电子地图、开
门侧显示、车载PIS屏显示内容;
——列车全自动运行过程中分别模拟列车牵引、辅逆、蓄电池、制动、车门、空调、广播系统设
备故障,在控制中心同步确认设备状态是否实现实时更新;
——列车全自动运行过程中触发乘客紧急对讲、车门紧急解锁手柄、司机台防护盖板等相关安全
设施设备,在控制中心查看是否实现与列车联动;
——列车全自动运行过程中通过控制中心对列车远程下发控制指令(如设备控制功能、故障设备
确认、系统复位),记录列车运行状态。
6.1.1.3合格条件
4
DB34/T4392—2023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列车可以在不同驾驶模式下正常运行,各项指标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可在车体外设
置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的FAM模式状态显示装置;
——司机控制面板能正确显示运行状态的各种信息,各项信息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车载广播报站、电子地图、开门侧显示、车载PIS屏显示内容与列车运行状态相符;
——列车故障信息具备同步更新上传功能,各关键系统告警信息与安全信息在控制中心实时显
示;
——控制中心显示相关安全设施设备报警信号和触发位置,CCTV系统联动推送车载视频监控画面
至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可以对列车实现远程控制,各项指标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6.1.2信号系统与道岔系统接口
6.1.2.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验道岔状态和控制信息;
——测试中央和车站ATS操控道岔与道岔轨旁控制柜授权切换功能。
6.1.2.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分别通过中央和车站ATS操控道岔并核对室内外的道岔位置;
——按压IBP盘上的道岔授权按钮,核对信号机房道岔本地授权继电器状态,分别通过中央和车
站ATS及道岔控制柜操控道岔。
6.1.2.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道岔可以正常扳动及锁闭,ATS显示道岔开通位置与现场保持一致;
——按下道岔授权按钮,道岔本地授权继电器落下,道岔操控权限下放至轨旁控制柜,ATS无法
操控道岔;复位道岔授权按钮,道岔本地授权继电器吸起,道岔操控权限恢复为ATS控制。
6.1.3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
6.1.3.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监视车站站台门状态;
——测试站台门与车门的联动;
——测试站台门互锁解除功能;
——测试车门与站台门对位隔离功能;
——测试站台再关门功能。
6.1.3.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核查ATS工作站站台门状态显示与车站站台门实际状态;
——列车正常进站停车后核查车门和站台门联动情况;
5
DB34/T4392—2023
——模拟站台门故障,核查列车进站、停车、出站时的运行情况;开启站台门“互锁解除”开
关,核查列车进站、停车、出站时的运行情况;
——分别切除车门、站台门模拟故障,检查列车进站停车后,相应站台门、车门处理情况;
——列车正常进站停稳,车门与站台门自动打开后,分别在车门和站台门设置障碍物,确认列车
情况。
6.1.3.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ATS工作站上站台门状态显示与车站站台门实际状态一致;
——在站台门自动模式下列车分别以CM模式和FAM模式运行进站,CM模式需要测试人员按压开
关门按钮,车门及站台门能够开启及关闭,FAM模式到站后,车门及站台门能够自动开启及
关闭;
——站台门故障时,列车不能正常进站与出站,互锁解除激活时,列车能正常进站与出站;
——停站开门后被切除的站台门或车门及对应的车门或站台门未被打开;停站时间结束后,车门
和站台门自动关闭,列车自动离站;
——车门或站台门之间设置障碍物关门后,信号系统无法获得车门与站台门锁闭信息,列车无法
自动发车;移走障碍物,按压站台再关门按钮后,受阻车门或站台门再次开关一次,其他车
门及站台门不动作,随后列车具备发车条件。
6.1.4信号系统与车载广播系统接口
6.1.4.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全自动运行状态下车载广播语音播报;
——测试全自动运行状态下运营计划调整场景中的站台跳停、站台扣车和末班车中车载广播的语
音播报。
6.1.4.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ATS编制运行计划,测试列车根据运行计划运行,核对广播语音播报信息;
——测试列车在FAM模式下运行,通过ATS分别设置站台跳停、站台扣车和测试列车为末班车,
核对广播语音播报信息。
6.1.4.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车载信号设备能够正确发送当前站、下一站、及终点站信息给车载广播且正确播报语音信
息;
——车载信号设备能够正确发送跳停、扣车和末班车信息给车载广播且正确播报语音信息。
6.1.5信号系统与洗车机接口
6.1.5.1测试内容
列车自动洗车功能测试。
6
DB34/T4392—2023
6.1.5.2测试方法
列车以FAM模式运行至测试区域待命,使用ATS命令设置列车洗车模式,确认洗车机的状态,在洗车
机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测试人员编制洗车计划,观察列车与洗车机联动状况。
6.1.5.3合格条件
列车可以根据洗车计划,进入“洗车”模式,以低速向车库运行自动完成洗车,各项功能符合工程
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6.1.6信号系统与车库门接口
6.1.6.1测试内容
信号系统与停车列检库及洗车库库门的接口功能。
6.1.6.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信号系统向库门发出打开/关闭命令,核查库门的执行情况、实际状态信息及信号系统显示
及处理;
——设置库门关闭、打开、旁路状态,核查信号系统显示及处理。
6.1.6.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库门执行情况与信号系统指令一致;
——信号系统显示及处理符合工程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通信系统接口功能验证
6.2.1通信传输子系统与相关系统接口
6.2.1.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通信功能:通信传输子系统为控制中心与各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节点间提供传输通
道;
——接口冗余功能;
——环网保护测试;
——节点失效测试。
6.2.1.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核查相关系统工作站(控制中心与各车站、车辆段、停车场)显示;
——断开两系统之间任一通道,核查相关系统与通信传输子系统之间通信;
——在光纤环路中任意节点(控制中心节点除外)设备通过拔掉同一侧主备两根光纤模拟光纤断
裂并恢复,在相关系统网管上检查各站点业务情况;
——在光纤环路中任意节点设备做掉电上电操作,待设备正常上电后观察相关系统业务恢复情
况。
7
DB34/T4392—2023
6.2.1.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控制中心与各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节点间设备通信正常,传输信息正确;
——系统之间通信正常,工作站显示告警信息,期间不应出现系统通信中断;
——相关系统各站点业务正常;
——节点设备掉电后,仅影响本节点业务的正常传送,节点设备恢复正常上电后,本节点业务自
动恢复。
6.2.2通信时钟子系统与相关系统接口
6.2.2.1测试内容
各系统与主时钟系统接口通信功能。
6.2.2.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检查信号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或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服务器,记录其显
示的日期和时间是否与主时钟服务器保持一致;
——将主时钟服务器上的日期和时间设置成比当前时间晚1天1小时10分钟,记录被测系统时
间与主时钟时间差;
——断开主时钟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记录被测系统的时间;
——重新恢复主时钟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记录被测系统更新后的时间与主时钟时间差。
6.2.2.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信号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或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服务器的日期和时间与
主时钟服务器保持一致;
——当主时钟服务器上的时间和日期设置成比当前时间晚1天1小时10分钟,被测系统工作站
和服务器自动更新为与主时钟时间同步,误差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断开主时钟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后,被测系统服务器上的日期和时间继续保持正常,符合设计
要求;
——重新恢复主时钟系统的网络连接后,被测系统的服务器更新为与主时钟时间同步,误差范围
符合设计要求。
6.2.3通信广播子系统与信号系统
6.2.3.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列车接近触发车站广播功能;
——接口冗余功能;
——全自动运行系统站台门故障隔离车门状态触发车站广播功能。
6.2.3.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8
DB34/T4392—2023
——列车即将到站时,核查车站接近广播;
——断开两系统之间任一通道,核查信号系统与通信广播子系统之间的通信;
——设置站台门故障,列车进站停车,核查车站广播播报情况。
6.2.3.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车站接近广播触发时机及播放的运行方向正确;
——系统之间正常通信,工作站显示告警信息,期间不应出现系统通信中断;
——车站广播播报情况应与站台门故障隔离车门状态一致。
6.2.4通信视频监视子系统与电梯接口
6.2.4.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监视功能;
——电梯轿厢内话机联动视频功能。
6.2.4.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核查监控室监视画面与轿厢内实际情况;
——电梯轿厢话机发出呼叫请求,检查监控室视频监视终端响应情况。
6.2.4.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监控室内显示实时状态画面应与轿厢内实际情况一致;
——监控室视频监视自动显示对应轿厢画面。
6.2.5PIS系统与信号系统接口
6.2.5.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含以下内容:
——列车到站信息(包括到站时分、跳停、目的地信息);
——接口冗余功能。
6.2.5.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列车正线运行,核查车站站台PIS屏显示内容;
——断开两系统之间任一通道,核查信号系统与PIS系统之间的通信。
6.2.5.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车站站台PIS屏显示内容与列车运行状态相符;
——系统之间正常通信,工作站显示告警信息,期间不应出现系统通信中断。
9
DB34/T4392—2023
6.2.6通信无线通信子系统与信号系统接口
6.2.6.1测试内容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通信功能:信号ATS子系统向通信无线通信子系统发送车次号、车组号、司机号、列车
位置、目的地信息;
——接口冗余功能;
——接口故障测试。
6.2.6.2测试方法
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列车车载台呼叫车辆段、停车场、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台和车站固定台,分别核查车辆段、停
车场、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台、车站固定台及ATS工作站显示信息;
——断开两系统之间任一通道,核查信号ATS子系统与通信无线通信子系统之间的通信;
——列车在正线运行时,断开两系统之间所有通道一定时间,核查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台及ATS工
作站显示信息;恢复两系统之间通道,核查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台及ATS工作站显示信息。
6.2.6.3合格条件
应符合以下合格条件:
——车辆段、停车场、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台、车站固定台及ATS工作站显示信息一致;
——系统之间正常通信,工作站显示告警信息,期间不应出现系统通信中断;
——通道断开期间,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台信息保持不变,ATS工作站正常显示信息;恢复两系统
之间通道,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台信息及时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041-2009 橡胶厚度计技术条件 2009-02-05
- YD/T 2379.2-2011 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 2011-12-20
- JT/T 822-2011 公路桥梁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2011-11-28
- SL 430-2008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 2008-07-22
- YD/T 2378-2011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 2011-12-20
- HG/T 4566-2013 环氧树脂底漆 2013-10-17
-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2008-11-19
- JB/T 4364-2014 风机配套消声器 性能试验方法 2014-07-14
- SL 144.8-2008 微波消解仪校验方法 2008-06-17
- JB/T 7668-2014 多盘式无级变速器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