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88-2023 花境营造技术导则
DB34/T 4388-2023 Hedge landscape techniques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大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工作研究会、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皖建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兴浩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中畅生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合肥美迪园艺有限公司、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
安徽省地方标准
J16539-2023DB34/T4388-2023
花境营造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flowerborderconstruction
2023-03-01发布2023-09-0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告
第2号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
“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规范”等
103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批准“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规
范”等103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3月1日
3
安徽省地方标准清单
序地方标准代替
标准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号编号标准号
DB34/T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DB34/
12023030120230901
18002023术规程18002012
DB34/T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DB34/
22023030120230901
50062023体化技术规程50062014
DB34/T城市地下工程周边环
32023030120230901
43852023境风险评估规范
DB34/T园区及建筑智慧运维
42023030120230901
43862023技术标准
DB34/T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52023030120230901
43872023管理规程
DB34/T
6花境营造技术导则2023030120230901
43882023
DB34/T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
72023030120230901
43892023全保护技术规程
DB34/T物业管理区域安全管
82023030120230901
43902023理规范
DB34/T中小学校园智慧化设
92023030120230901
43912023计标准
4
前言
为规范花境的营造,确保花境营造的质量,根据《安徽省市
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
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21〕7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
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并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方案设计;5.施工图设计;6.施工营造;7.养护管理。
本导则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和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将意见和建
议寄送至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地址:安徽省包河区紫云
路996号,邮政编码:230091,邮箱:369470232@qq.com)。
主编单位:安徽省大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工作研究会
参编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皖建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兴浩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中畅生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合肥美迪园艺有限公司
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编写人员:凌利宏孟艳琼王亮王奇勇张安斌
袁字美黄振良鲍习照刘维敏史志话
5
刘苗苗刘慧夏得月方香林方锡义
张林梁亮胡松张尚玉李浩
章建李超李陈陈玉超吴建荣
李俊胡钊源袁根海雷振作黄丹青
朱盈盈孙登科
主要审查人员:张成孙旭进黄成林梁莉莉周静波
刘基程艺
6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方案设计……………………4
4.1设计准备………………4
4.2地形设计………………4
4.3平面设计………………4
4.4植物设计………………4
4.5色彩设计………………5
4.6季相设计………………5
4.7边缘设计………………5
4.8效果图设计……………5
5施工图设计…………………6
5.1设计说明书……………6
5.2平面图…………………6
6施工营造……………………7
6.1地形整理………………7
6.2植物材料………………7
6.3定点放线………………8
6.4植物种植………………9
6.5地表覆盖………………9
6.6支撑遮荫………………9
7养护管理……………………10
7.1质量要求……………10
7.2水肥管理……………10
7.3修剪整形……………10
7.4中耕除草……………10
7
7.5补植更新……………11
7.6病虫害防治…………11
附录A花境灌木推荐表(资料性附录)……12
附录B宿根花卉推荐表(资料性附录)……28
附录C球根花卉推荐表(资料性附录)……44
附录D观赏草推荐表(资料性附录)………48
附录E水生花卉推荐表(资料性附录)……55
附录F一、二年生花卉推荐表(资料性附录)………………57
本导则用词说明………………61
引用标准名录…………………62
条文说明………63
8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Schematicdesign……………4
4.1Designepreparation…………………4
4.2Terraindesign………4
4.3Planedesigns…………4
4.4Plantdesigns…………4
4.5Colordesign…………5
4.6Theseasonaldesign…………………5
4.7Edgedesign…………5
4.8Effectdrawingdesign………………5
5Constructiondrawingdesign………………6
5.1Designspecification…………………6
5.2Planefigure…………6
6Construction………………7
6.1Topographicconsolidation……………7
6.2Plantmaterials………7
6.3Fixedpointandsettingout…………8
6.4Plantplanting…………9
6.5Surfacecoverage……………………9
6.6Supportshade………9
7Maintenanceandmanagement……………10
7.1Qualityrequirements………………10
7.2Waterandfertilizermanagement…………………10
7.3Trimandreshape……………………10
7.4Intertillageweeding…………………10
9
7.5Replantandrenew…………………11
7.6Pestanddiseasescontrol……………11
AppendixAflowershrub(informative)…12
AppendixBFlowerherbaceous(informative)……………28
AppendixCFlowerbulbs(informative)…44
AppendixDOrnamentalgrasses(informative)…………48
AppendixEAquaticflowers(informative)………………55
AppendixFAnnualandbiennialflowers(informative)
…………………57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guidelines…61
Listofquotedstandards……62
Explanationofprowisions……63
10
1总则
1.0.1为提高安徽省花境的营造质量,规范花境营造技术,提
升花境的景观效果,依据有关标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
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城乡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花境。
1.0.3安徽省花境营造和管理,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
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花境flowerborder
以当地可以露地越冬的宿(球)根花卉为主,辅以木本植
物、观赏草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种植于林缘、路边、墙垣及草
坪等地的一种自然式植物造景形式。
2.0.2单面花境singlesidedflowerborder
以建筑物、构筑物、林缘等为背景,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的花境。
2.0.3双面花境doublesidedflowerborder
建植在道路、广场或草地的中央,以中间高两面低,供两面
观赏的花境。
2.0.4对应式花境correspondingflowerborder
在园路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两个花境呈左右二
列式,以左右对应的形式构成的一组花境。
2.0.5专类花境flowerborderofspecializedplant
由相同生态类型、同属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品种的植物为
主要种植材料组成的花境。
2.0.6规则式种植regularplanting
按一定规则配植,或对称或排列整齐成行的种植方式。
2.0.7自然式种植naturalplanting
种植不成行列式,没有明显的轴线或者对称中心,以自然
流畅的曲线为主,植物以孤植、丛植、组团式种植为主。
2.0.8覆盖物mulch
用于花境土壤表面,保护和改善地面覆盖状况的一类物质
的总称,分为有机覆盖物和无机覆盖物。
2
3基本规定
3.0.1突出主题,立意新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0.2因地制宜、合理选配植物材料,符合节约和长效的要求。
3.0.3注重四季景观效果,充分展示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
风韵美和群体美。
3.0.4主要观赏季节内的开花植物的面积应占花境面积的1/3
以上。
3
4方案设计
4.1设计准备
4.1.1充分研究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4.1.2进行详尽的实地勘察。
4.2地形设计
4.2.1根据地形条件和花境空间营造的需要,进行地形设计。
4.2.2充分尊重现有地形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地形设计。
4.3平面设计
4.3.1布局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整体构图完整。
4.3.2植物采用组团配置,组团应富有数量和规模上的变化,
各组团间应疏密得当、过渡自然。
4.3.3每个植物品种以花丛的形式布置,种植密度应考虑近、
远期相结合。
4.3.4相邻植物的生长势、繁衍力应相近,植株之间能共生而
不相互排斥、排挤和侵占。
4.4植物设计
4.4.1以能露地越冬、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的宿根植物为主,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面积不宜超过花境面积的10%~15%。
4.4.2选择无毒、不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的植物。
4.4.3宜选择花期长、花色丰富、形态多样的植物。
4.4.4可选择芳香植物和试种成功的新、优植物。
4.4.5植物选择见本导则附录A、B、C、D、E、F。
4
4.5色彩设计
4.5.1应符合花境设计主题,并与环境相协调。
4.5.2类似色或同色系搭配,应使用同一色相花卉的不同明
暗、深浅配色;互补色或对比色搭配,应采用对比鲜明的色彩;
渐变色搭配应不少于3种颜色的植物。
4.6季相设计
4.6.1充分利用花期、花色和叶色表现季相景观。
4.6.2常绿与落叶植物配置应满足四季有景。
4.7边缘设计
4.7.1平床的花境边缘可选用低矮植物、草石分隔带等材料;
高床的花境边缘可选用石块、砖块、瓦块、木桩等材料。
4.7.2紧邻园路的花境边缘可用草坪带,宽度宜大于30cm,也
可以采用陶粒、卵石或树皮等材料填充的边沟。
4.8效果图设计
4.8.1应提供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和季相效果图。
5
5施工图设计
5.1设计说明书
5.1.1明确项目位置、用地范围、建设规模、设计依据、地形塑
造、土壤改良等内容。
5.1.2提供工程量清单,其中植物材料清单应说明植物种类
或品种(拉丁学名)、色彩、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等。
5.1.3提供工程概算表。
5.2平面图
5.2.1平面位置图应标明花境范围及与周边环境平面位置,
比例宜采用1∶100~1∶500。
5.2.2竖向设计图应标明等高线、标高、坡向、坡度等,比例宜
采用1∶100~1∶500;宜附剖面图。
5.2.3土壤改良平面图应标明改良范围及改良方法,比例宜
采用1∶100~1∶500。
5.2.4植物总平面图应标明每种植物的名称、数量、种植位
置、面积等,比例宜采用1∶100~1∶500。
5.2.5植物分区图及重要节点平面图比例宜采用1∶50~1∶100。
6
6施工营造
6.1地形整理
6.1.1根据现场环境营造地形起伏,整地时应满足排水需求,
坡度达到2%~4%的排水要求,且表层不得有明显低洼和积水处。
6.1.2种植土层厚度不小于50cm。翻土深度内必须清除草
根,碎砖、石块等杂物,严禁有毒、有害物质和大于1cm以上的
石子等杂物。
6.1.3栽植土应符合《绿化种植土壤》CJ/T340相关要求,还
应根据花境植物的习性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土壤必须进行检
测,且满足表6.1.3的要求。
表6.1.3花境种植土壤理化性状要求
EC值有机质容重通气孔有效土层
项目pH值-1-13
(mS·cm)(g·kg)(g/m)隙度(%)(cm)
指标一级花境6.5~7.50.35~1.20≥30≤1.25≥10≥50
类别二级花境6.5~7.50.35~1.20≥25≤1.30≥5≥50
6.1.4土壤板结、粘重、贫瘠、排水性能差的场地,可加入草
炭、珍珠岩、河沙、有机肥等改良土壤。
6.2植物材料
6.2.1木本植物宜选用容器苗,且株型丰满。
6.2.2宿根花卉根系发育良好,每丛3个芽以上,要求植株健
壮。
6.2.3球根花卉要求种球大小基本一致,无机械损伤。
6.2.4观叶植物应叶色鲜艳、观赏期长。
6.2.5植物材料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2.5的规定。
7
表6.2.5花境植物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项次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
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树冠
完整,具三级分支、分支点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乔木、灌木合理;长势均匀健壮;土球
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苗,土球完整、包装规范、
牢固;容器苗,容器完整
要求容器苗,姿态独特、主
干苍劲古朴,宜生长缓慢、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造型树
枝繁叶密、耐修剪造型,观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叶、观干效果好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
30%,10株为1个点,
要求容器苗,植株健壮、株
3花卉、地被不少于5个点
型饱满
≤50株应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规格一致,厚度均匀,边缘检查数量:按面积检查
平直,杂草不得超过1%。50%,每1m2为一个
4草卷、草块草块土层厚度宜为2.5cm点,不少于5个点
~3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30m2应全数检查
1.8cm~2cm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6.2.6植物材料的病虫害危害程度不超过植物体的5%,且无
检疫性病虫害。
6.2.7植物材料移植前要分清品种,宜挂牌标记。
6.2.8植物材料宜即运即栽。
6.3定点放线
6.3.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放线。
6.3.2确定好基准点或基准线、特征线,根据设计图纸,用灰
线做出明显标记。
6.3.3面积较大的花境关键点要订好木桩或标出痕迹,撒灰
踏实。
8
6.4植物种植
6.4.1栽植穴、槽挖掘前,应充分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
情况。
6.4.2树木根颈中心至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外缘的最小水平距
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的相
关规定。
6.4.3木本植物栽植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园林绿化植物种植
技术规程》DB34/T3955的相关规定。
6.4.4花卉栽植深度宜为原种植深度;球茎花卉种植深度宜
为球茎的1倍~2倍;块根、块茎、根茎类宜覆土3cm~5cm。
6.4.5种植的密度,以成苗后无裸露地面为宜。
6.4.6根蘖分生性过强、易侵扰其他植物的种类,其种植区边
界应设置阻隔带隔离。
6.5地表覆盖
6.5.1有机覆盖可选树枝粉碎物、树皮、松针等有机植物材
料,覆盖于花境土壤表面,覆盖厚度2cm~5cm为宜。
6.5.2无机覆盖可选用石子、砂砾、卵石、陶粒、火山岩等无机
材料,覆盖于花境土壤表面,覆盖厚度5cm~7cm为宜。
6.6支撑遮荫
6.6.1乔木和地径≥5cm的乔灌木在栽植后均应支撑;支撑
方法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程》DB34/
T3955的规定。
6.6.2夏季易受日灼伤害的植物要及时搭建遮荫网。遮荫网
高度比植物高出50cm左右,每侧立杆距植物边缘的距离至少
50cm。
9
7养护管理
7.1质量要求
7.1.1保持花境轮廓清晰、美观,色彩艳丽、无缺株、无残花枯叶。
7.1.2花境应三季有花,宜某一季为主花期。
7.1.3花后及植株休眠期,花境内残花枯叶占比不得大于15%。
7.1.4更换植物的区域裸露期不得超过20天。
7.1.5花境防护设施、景观小品必须保持清洁、美观、完好无损。
7.2水肥管理
7.2.1水分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种植的植物及时浇透定根水,之后适时适量浇水;
2宜使用专用花洒浇水,水压不宜过大。
7.2.2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植后(2~3)个月追肥;秋季休眠的植物,休眠期可在
植株四周施腐熟的有机肥;
2营养生长期以氮肥为主,孕蕾期和开花期,宜含氮磷钾
的全元素肥;
3施肥前松土,施肥后及时浇透水。
7.3修剪整形
7.3.1应及时对植物进行修剪整形,及时剪除枯枝、花后的残
枝、病虫的枝和叶。
7.4中耕除草
7.4.1中耕应结合灌溉、施肥、除草进行。
7.4.2幼苗期、开花期、近植株处应浅耕;株行之间可适当深耕。
10
7.4.3除草应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7.4.4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7.5补植更新
7.5.1花境中的缺株、断株,应及时补植。
7.5.2花境中生长不良或退化的植株,应及时更新。
7.5.3宿根花卉3年~5年应采取复壮措施。
7.6病虫害防治
7.6.1种植前宜对土壤进行消毒。
7.6.2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7.6.3病虫害防治宜使用生物防治,也可使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农药防治。
11
1
2附录A花境灌木推荐表(资料性附录)
表A花境灌木推荐表
耐受性
序
名称学名别名观赏特性花期生活型适栽区域分布备注
号耐耐耐耐耐
热寒阴旱湿
Curessus
p叶蓝色,新优
1蓝冰柏arizonica无-常绿乔木-、、江苏、上海
株型垂直√√√√ⅠⅡⅢ植物
‘BlueIce’
Curessus叶色浅黄色、
p北美、欧洲、新优
2金冠柏cress无金黄色、-常绿乔木--、、
yp√√√ⅠⅡⅢ日本、中国植物
‘Goldcrest’浅绿色
Camaecaris
yp叶灰蓝色,有新优
3蓝湖柏isifera无-常绿灌木---、美国
p银白色光泽√√ⅡⅢ植物
‘Boulevard’
Junierus鳞叶初为深
p金龙柏、新优
4金叶桧chinensis金黄色,后渐4月常绿乔木--、、中国各地
洒金柏√√√ⅠⅡⅢ植物
‘Aurea’变为绿色
Sabinascop新优
5蓝剑柏无叶霜蓝色-常绿灌木-√---Ⅰ、Ⅱ、Ⅲ欧洲
‘bluearrow’植物
原产日本,
爬地柏、
Juniperus中国黄河流
6铺地柏矮桧、叶绿色-常绿灌木-√√√-Ⅰ、Ⅱ、Ⅲ-
rocumbens域至长江流
p匍地柏等
域广泛栽培
书
续表A花境灌木推荐表
耐受性
序
名称学名别名观赏特性花期生活型适栽区域分布备注
号耐耐耐耐耐
热寒阴旱湿
Platcladusori
y新优
7皮球柏entalis‘Roseda无观形-常绿灌木----、、山东
√ⅠⅡⅢ植物
liscompacta’
Chamaecaris
yp新优
8金线柏isife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0/ 86-2002 杂交玉米品种 协玉1号 2002-11-28
- DB31/T 178-2002 照明设备合理用电导则 2002-12-31
- DB31/ 39-2002 工业锅炉配煤 2002-12-31
- DB31/ 70-2002 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管理 2002-12-31
- DB41/T 302-2003 獭兔 2002-12-23
- DB50/ 100-2002 杂交水稻品种 岗优缙恢1号 2002-11-28
- DB13/T 488-2002 学生装通用技术要求 2002-10-21
- DB50/ 88-2002 杂交玉米品种 渝单5号 2002-11-28
- DB31/ 176-2002 蒸汽锅炉房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管理 2002-12-31
- DB13/ 487-2002 固定污染源一氧化碳排放标准 200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