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IC 120054-2022 设备工程监理服务规范

T/STIC 120054-2022 Equipment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TIC 120054-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1-30
实施日期
2022-02-1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设备工程监理服务主体要求、服务能力、服务提供过程、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以及服务认证评价涉及的评价方法和服务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咨询企业的设备工程监理服务活动,也适用于认证机构实施设备工程监理服务认证活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宝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起草人:
孟凡东、申连保、顾燕萍、侯庆忠、丁琴、王冰、曾贞、李建忠、王红铭、田国兵、卢凯、李杰、朱燕青、王海山、王丽、郭喜宏、任惠静、肖美男、吴高尚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20220822T/312844310107F26422022

ICS号:03.080.20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A

16

团体标准

T/STIC120054­-2022

Equipment

supervision

engineering

service

specification

2022­-01­-30发布2022­-02­-10实施

发布

T/STIC120054-2022

目次

前言...............................................................................................................................II

引  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服务主体要求...................................................................................................................1

4.1基本要求................................................................................................................2

4.2企业文化................................................................................................................2

4.3发展战略................................................................................................................2

4.4数字化....................................................................................................................2

4.5社会责任................................................................................................................3

5服务能力...........................................................................................................................3

5.1服务提供能力.......................................................................................................3

5.2服务保障能力.......................................................................................................5

6服务提供过程...................................................................................................................6

6.1服务策划................................................................................................................6

6.2服务提供................................................................................................................6

6.3服务绩效................................................................................................................9

7服务控制与改进............................................................................................................10

7.1服务监视和测量.................................................................................................10

7.2持续改进.............................................................................................................10

8服务认证评价.................................................................................................................11

8.1认证测评.............................................................................................................11

8.2适用的服务认证模式.........................................................................................11

8.3服务认证模式选用及其组合.............................................................................11

8.4服务认证结果.....................................................................................................11

附录A(规范性)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12

附录B(规范性)设备工程监理服务指标................................................................14

附录C(规范性)服务认证模式................................................................................17

I

T/STIC12005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和DB31/T1048—2020《“上海品牌”认证通用要求》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宝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分公

司、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设备监理行业协会、上

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凡东、申连保、顾燕萍、侯庆忠、丁琴、王冰、曾贞、李建忠、

王红铭、田国兵、卢凯、李杰、朱燕青、王海山、王丽、郭喜宏、任惠静、肖美男、吴高尚。

首批执行本文件的单位:上海宝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

海分公司、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

会、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2022年首次发布。

II

T/STIC120054-2022

引  言

在设备工程监理服务活动中,企业作为主要责任主体,其服务质量及水平,是决定服务

专业性和规范性的关键因素。借助第三方认证手段对设备工程监理服务企业进行评价,有助

于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推动咨询企业的服务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品质。

本文件从设备工程全过程监理服务角度,以监理行业内优秀服务主体的管理和绩效为标

杆,引导企业对服务活动进行科学策划和有效管控,帮助提高服务绩效,为推动可持续高质

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企业根据本文件实施服务管理的潜在益处是:

a)稳定提供满足客户要求以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能力;

b)促成增强客户满意的机会;

c)应对与企业服务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d)证实符合规定的服务管理要求的能力。

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设备工程监理服务和管理流程中的服务特性,通过服务流程分析,

结合政府规范、行业自律、市场反馈的整体情况,确定设备工程监理服务及其管理要求,建

立设备工程监理服务的先进性要求。

本文件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各方。

在本文件中使用如下助动词:

——“须”表示必须;

——“应”表示要求;

——“宜”表示建议;

——“可”表示允许;

——“能”表示可能或能够。

III

T/STIC120054-2022

设备工程监理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备工程监理服务主体要求、服务能力、服务提供过程、服务质量控制与

改进,以及服务认证评价涉及的评价方法和服务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咨询企业的设备工程监理服务活动,也适用于认证机构实施设备工程监理

服务认证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元)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4质量管理组织的质量实现持续成功指南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24421.3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标准编写

GB/T26429设备工程监理规范

GB/T28222服务标准编写通则

RB/T314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模式选择与应用指南

DB31/T644设备监理机构能力评价准则

DB31/T1048“上海品牌”认证通用要求

DB31/T1204标准先进性评价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

设备工程plantengineering

以设备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工程,一般包括规划、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

[来源:GB/T26429-2010,3.1]

3.2

设备监理plantconsulting

设备监理是指设备监理机构接受委托人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

等,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大修建设项目中,对设备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

等过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等实施专业化监督和管理服务。

[来源:DB31/T644-2012,3.1]

4服务主体要求

1

T/STIC120054-2022

4.1基本要求

服务主体应为独立法人的咨询类企业。在国家主管部门及行业相关协会许可范围内开展

设备工程监理服务业务。

服务涉及的业务范围扩大时,应取得相关业务的许可。

服务主体应具备提供设备工程监理服务的能力。

服务主体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

4.2企业文化

服务主体应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规范员工行为方式和对外形象识别系统,并

在各类服务场所和环境中得到有效运用,包括但不限于:

a)服务主体应建立并保持以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b)服务主体的管理体系规划应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并制定与企业文化匹配的品牌战

略规划,支撑服务主体实现战略目标;

c)服务主体应建立企业文化识别系统,并有效实施;

d)服务主体应建立以核心价值观为基准的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

e)服务主体应在全体员工中宣贯企业文化,使员工获取、理解、贯彻并推广;

f)服务主体应促进企业制度的创新,完善企业制度,并有效实施;

g)服务主体通过创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h)企业文化建设可采用以下方式:

培训:传播企业文化,增强文化意识;

活动:通过活动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相融合;

评估:发现改进点,提供改进和创新方案。

4.3发展战略

服务主体应建立并保持具有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战略要求的服务体系,

包括但不限于:

a)编制并部署包括愿景、使命、目标、战略等内容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b)明确高层级管理者及其他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作用;

c)建立健全各层级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设计对应的管理表单,实施信息

化管理,普及信息化应用;

d)提供满足服务要求的组织环境、专业人员和服务设施;

e)建立并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监测、分析和评价机制;

f)建立并完善基于风险的应急准备、响应措施和持续改进机制。

4.4数字化

服务主体应建立信息化数字技术平台,健全信息化闭环管理机制,定期诊断对标,满足

设备工程监理服务持续改进需求。

4.4.1管理水平

a)服务主体应建立企业一体化的数字信息管理平台,加强设备工程监理动态跟踪和闭

2

T/STIC120054-2022

环管控,推动设备工程监理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b)服务主体应通过移动互联网、软件、云计算、大数据、BIM、AI、智能硬件等新技术,

为委托人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为智能建造提供工作协同平台;

c)服务主体应建立业务、财务一体化线上平台,提升项目全过程管控能级。

4.4.2服务水平

a)服务主体应进行设备工程监理服务资料的数字化加工、管理及成果交付,并与委托

人数字共享,推动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b)服务主体应在管理评审的基础上,确定改进内容,实施具体措施,实现管理技术持

续改进;

c)服务主体应总结设备工程监理服务经验,完善标准作业技术指导书,规范设备工程

监理服务行为,实现管理模块化、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d)服务主体近三年通过并保持高新技术企业。

4.5社会责任

服务主体应建立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包括但不限于:

a)经营活动中贯彻国家政策;

b)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如:救灾、扶困、援助、献血等),制订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计

划并实施;

c)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政策,建立责任保险制度并实施。

5服务能力

5.1服务提供能力

5.1.1内部管理能力

5.1.1.1人才队伍

a)人力管理体系

服务主体应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挥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发展规划,推进实施计划,满足人力资源需求;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和权限,根据工作职能、业务范围以及管理流程进行岗

位设置,配备专业人员;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执业发展规划,制定培养目标,编制培训计划,以达到与

服务要求相匹配;

考虑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配备相应专业人员,满足战略发展人才储备需求。

b)人力资源配置

服务主体应对人员工作技能进行辨识和督促,确保各级岗位员工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包括但不限于:

建立企业专家库,具备指导一线人员提供服务业务活动能力;

配置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且中、高级工程师占企业技术人员总人数不

少于20%;

3

T/STIC120054-2022

配备国家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或其他国家注册类执业资格人员,且国家注册资格人

数占企业技术人员总人数不少于20%;

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c)人力技能培养

服务主体应根据体系策划开展服务人员培训活动,建立培训评估机制。评估结果宜与绩

效考核、薪酬和职位晋升相关联。培训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新员工类培训;

执业资格类培训;

专业技术技能提升类培训;

员工综合素质类培训;

管理类培训。

5.1.1.2行为规范

服务主体应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形成文件并有效实施,使其服务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

服务主体应依据行为规范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并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进行测量、分析、改

进,减少不当行为对服务过程和成果造成的不良影响,近三年未发现严重违规的行为,且符

合行为规范要求的人员占比不低于90%。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应包括但不限于:

a)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b)境外服务应遵守外事行为规范及所在国规范;

c)与服务主体资源使用有关的行为规范;

d)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行为规范;

e)涉及保密的行为规范;

f)商务活动中的公关礼仪;

g)个人从业道德规范。

5.1.2外部管理能力

服务主体应具备资源集成能力,以满足客户对服务多样性的需求,并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服务主体具有提供合同管理、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环境、沟通有关过程服务的能

力,包括对人员、设施、环境等管理提供文件、记录、标识等可追溯性监理服务支持过程。

服务主体应满足社会、客户和消费者等重要利益相关方对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在业务领

域内提供完整的,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服务。服务创新和新技术融合,扩大行业供给,提

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品质,保证服务能持续适应社会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a)经营管理能力。服务主体应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客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