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422-2015 薇甘菊防治技术规程

LY/T 2422-2015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K.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422-201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1-27
实施日期
2015-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植物检疫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71/SC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薇甘菊开展监测调查、防治、防效检查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林地上的薇甘菊的防治。金钟藤、葛藤等攀缘植物的防治可参考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北京林业大学、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赵宇翔、董燕、黄茂俊、宗世祥、李娟、赫传杰、许少嫦、董振辉、张斌、刘建、高亿波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4222015

薇甘菊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ulationsforcontrolofMikaniamicranthaH.B.K.

g

ㅤㅤㅤㅤ

2015-01-27发布2015-05-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4222015

薇甘菊防治技术规程

1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对薇甘菊开展监测调查防治防效检查的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林地上的薇甘菊的防治金钟藤葛藤等攀缘植物的防治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1681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27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ㅤㅤㅤㅤ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

,,

属菊科Comositae假泽兰属Mikania的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以攀缘缠绕乔灌木植物重压冠层

p

,、,。

顶部阻碍附主植物光合作用争夺水分与营养的方式造成乔灌木植物的死亡薇甘菊的地理分布与

,。

主要危害树种参见附录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B

A

3.2

盖度coverae

g

()。

样地上受侵害植物被薇甘菊藤叶覆盖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比率

4监测调查

4.1调查次数和时间

。,,

一般在薇甘菊开始生长及开花期调查每年调查次次一般为月月和月月

1~25~610~12

最佳时间为月月。

10~11

4.2调查方法

4.2.1踏查

、、、、、

选择海拔1200m以下的林缘地林窗果园山谷和河溪沟渠两侧公路和铁路沿线等薇甘菊易

,,。

于生长的地方调查薇甘菊的分布情况填入附录中表调查中发现有薇甘菊危害其他植物的状

CC.1

况可设立标准地进行危害调查。

1

/—

LYT24222015

4.2.2标准地设置

,,。

在薇甘菊发生区域选取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标准地调查薇甘菊发生程度乔木林地标准地按每

222

,,,

设块每个标准地面积不少于灌木林地标准地按每设块每个标准地面积

5hm11600m2hm1

222

,,。

设置不少于四旁及草灌丛地标准地按每设块每个标准地面积设置不少于

400m0.5hm125m

2

,,

100hm以上按总面积的0.5%设置少于设置标准地面积的按上述标准地面积大小设置标准地少于

,。

标准地面积的全部调查

4.2.3样方设置

,//,。

在标准地内采取对角线法布设样方样方的设置点在每条对角线的和处共设个样方

14344

,。:

测量样方中薇甘菊的盖度测量结果填入附录中表其中乔木林地每个样方的面积为

CC.210m×

,,。

10m灌木林地每个样方面积5m×5m草灌丛地每个样方面积为1m×1m

4.2.4发生程度统计

、、,

调查标准地内薇甘菊危害群落类型危害植物种类致死植物种类等发生情况填入附录中

C

。,,,。

表根据盖度和发生情况按照发生程度划分判断薇甘菊发生等级填入附录中的表

C.24.3CC.2

4.2.5资料的汇总

,。、,

调查结束后应及时汇总调查结果根据附录中表表C.2汇总得出薇甘菊分布与发生程

CC.1

,。

度填入附录中表

CC.3

4.3发生程度划分

ㅤㅤㅤㅤ

4.3.1发生等级划分

,:

可根据薇甘菊危害其他植物的程度将发生等级划分为级

3

———:,,

轻度发生较少被薇甘菊攀缘或覆盖薇甘菊盖度10%~30%被攀缘或覆盖植物生长受危害

较小;

———:,,

中度发生较多被薇甘菊攀缘或覆盖薇甘菊盖度达30%~60%被攀缘或覆盖植物生长受危

,;

害较大生长状态较差

———:,,

重度发生被薇甘菊大量攀缘或严重覆盖薇甘菊盖度≥60%被攀缘或覆盖植物生长受到严

重危害或濒临死亡。

4.3.2成灾等级划定

,。

薇甘菊发生程度为重度发生的划定为成灾等级

5防治方法

5.1防治原则

,、、,

防治薇甘菊时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危害林地类型等因地制宜地采取

,、、。

以环境友好型药剂防治为主辅以人工清除营造林措施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5.2药剂防治

5.2.1药剂选择

。·、

防治时应尽可能选择彻底杀死薇甘菊根的药剂可选用24%滴酸二氯吡水剂甲嘧磺隆等药

2

/—

LYT24222015

。,·、、,。

剂其中24%滴酸二氯吡水剂具有较好的内吸性降解性杀根性使用方法参见附录D

5.2.2施药时间

,。,

一般在薇甘菊营养生长盛期以月月为最佳施药期第一次施药后应对第一次施药区域

6~11

,,,。,,

薇甘菊防治效果进行调查防治效果不合格的应进行补防直至合格其中月月施药的可在

5~9

;,。

个个月后进行补防月以后施药的可在翌年的月月进行补防施药时宜选择无风或微

2~3105~6

,。

风无雨的天气施药并避免中午时施药

5.2.3施药方法

5.2.3.1茎叶施药法

,。

对薇甘菊茎和叶面喷洒以茎或叶片上药液欲滴为标准

5.2.3.2根部施药法

,,

对薇甘菊攀上高大乔木或灌木的树冠层可在地面寻找薇甘菊的地面茎和根对其根和地面老茎进

,,,。

行喷药以茎上有药液欲滴为止也可对其根部的土壤喷药以土壤表面湿润为止

5.2.4注意事项

包括以下事项:

———、、,。,

药剂防治时应科学选药正确施药防治及时灭根彻底当发现薇甘菊零星出现时就应实施

防治。

———ㅤㅤㅤㅤ,。

施药区域应距离水源区和居民区100m以上并尽可能地降低施药的负面影响

———,。

施药时宜选择无风或微风无雨的天气施药并避免中午时施药

———、,

施药前应调查需施药区域内对施用药剂比较敏感的豆科十字花科等植物在施药时应注意

避开。

———、、,,

农田菜地花卉基地及其附近2km的范围内不应使用非定向喷药法喷洒药剂但可使用根

施法防治。

———药剂施用严格按照/和/的有关规定执行。

GBT8321NYT1276

5.3人工防治

5.3.1防治时间

,,,,

应选择在薇甘菊开花之前即春季或夏初一般在每年的月月实施每隔周铲除次连续

4~631

铲除次。

3

5.3.2防治方法

,、,、

对散生或零星发生的以及不适宜使用药剂防治的苗圃地敏感植株旁等可采取人工铲除根茎的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