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18218-2018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8218-200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0-09-17
实施日期
2001-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起草人:
吴宗之、王广亮、高进东、李永兴、陈志刚、刘雪峰、魏利军、蒋涛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页码,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

Identification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17批准2001-04-01实施

前言

重大危险源辨识是重大工业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

自1982年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以来,美国、加拿大、印度、泰国等也都发

布了相应的标准,1996年澳大利亚颁布了国家标准NOHSC:1014(1996)《重大危险源控制》。这些法规或

标准中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都是物质的危险性及临界量,这种做法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在使用上是方便

的。考虑到与国外相关标准接轨,本标准采用了与此相同的方法。

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了试点实施,本标

准是在上述试点工作基础上提出的。

本标准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

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王广亮、高进东、李永兴、陈志刚、刘雪峰、魏利军、蒋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

Identification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17批准2001-04-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掘业;

d)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因此它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

中毒的危险。

3.2单元unit

file://D:\dlhb2003\WJ24.htm2003-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页码,2/5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

或场所。

3.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

危险源。

3.4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

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

元。

3.6生产场所work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

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贮存区store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

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a)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

表1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临界量,t临界量,t

序号物质名称序号物质名称

生产场贮存区生产场贮存

所所区

雷(酸)汞2,4,6三硝

10.1114550

基苯甲酸

2硝化丙三醇0.1115二硝基(苯)酚550

二硝基重氮环三次甲基三

30.1116550

酚硝胺

二乙二醇二,,三硝

246

40.1117550

硝酸酯基甲苯

脒基亚硝氨季戊四醇四硝

5基脒基四氮0.1118酸酯550

6迭氮(化)钡0.1119硝化纤维素10100

迭氮化铅硝酸铵

7()0.112025250

三硝基间苯1,3,5三硝

80.1121550

二酚铅基苯

六硝基二苯,,三硝

246

955022550

胺基氯化苯

()

,,,,三硝

246246

105502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