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199-2011 油茶培育技术规程
DB35/T 1199-2011 Oil Camellia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10月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 起草人:
- 黄云鹏、范繁荣、罗家基、李永武、沈琼桃、乐克辉、黄素梅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6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199—2011
油茶培育技术规程
2011-10-28发布2012-02-15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199—201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规划设计..........................................................................2
5栽植..............................................................................2
6幼林抚育..........................................................................4
7成林抚育..........................................................................5
8低产林改造........................................................................6
9茶果采收和处理....................................................................7
10验收.............................................................................8
11建档.............................................................................8
附录A(规范性附录)福建省适宜栽培的油茶良种..........................................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茶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9
I
DB35/T1199—201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规定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云鹏、范繁荣、罗家基、李永武、沈琼桃、乐克辉、黄素梅。
II
DB35/T1199—2011
油茶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培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规划设计、栽植、幼林抚育、成林管理、低产林改造、
果实采收处理、验收、建档。
本标准适用于油茶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DB35/T641-2005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芽砧苗
采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出的油茶嫁接苗。
3.2
低产林
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油茶产量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林分。
4规划设计
4.1规划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立地条件调查、林地区划、品种选择、种苗规划、造林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技术档
案等。
4.2作业设计
在规划设计基础上开展造林作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小班调查、面积测定、整地挖穴、种苗要求、
种植密度、抚育管理等,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方案。具体要求按DB35/T641-2005中第8章执行。
4.3林地选择
1
DB35/T1199—2011
一般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坡度30°以下的阳坡、半阳坡,坡向南向、东向或东南向。土层深
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为4.5~6.5酸性土壤。
4.4良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栽种的油茶品种,具体见本标准附录A。
4.5配置
采用混系造林,每片林分至少配置花期、成熟期基本一致的油茶优良品系5个以上。
5栽植
5.1林地清理
全面、带状或块状劈除林地的灌木、杂草,挖净茅草根、竹兜。
5.2整地
5.2.1整地时间
在造林前3个月应进行整地,一般选择在当年8月份~12月份为宜。
5.2.2整地方法
根据林地坡度大小,选择下列整地方法:
a)全垦整地:适用于坡度小于15°,顺坡由下而上进行全面挖垦的林地。整地方法:挖垦深度约
30cm,并将土块翻转使草根向上,防止其再成活。全垦后沿水平等高线每隔4行或5行,挖一
条拦水沟,深度约30cm;
b)水平阶梯整地:适用于坡度15°~25°,土层较厚的林地。整地方法:先自上而下顺着坡面拉
直线,按行距定点,再沿着水平方向环山定出等高点开水平阶梯带。水平带宽1.5m~3m,带
面的内侧低、外缘高,带内侧挖竹节沟,深宽各约20cm,以拦蓄水土;
c)斜坡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15°~25°,土层较浅、易水土流失的林地。整地方法:按照行距
要求,每隔2行或3行挖垦一条水平带,每条水平带下方保留1米的非垦带,并将垦带内挖出
的草根树桩散堆于非垦带面上,以拦蓄水土;
d)穴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的林地。整地方法:先拉线定点,然后按规
格挖穴,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以表土填穴,最后以心土覆盖穴面。
5.3挖穴
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的规格为60cm×50cm×50cm。
5.4施基肥
挖穴后施农家肥或有机肥,每穴1.5kg~5kg,过磷酸钙0.5kg,在穴底部与表土混匀,再覆土。基
肥在造林前1个月施入。
5.5种植密度
纯林栽植密度为1350株/hm2~2000株/hm2,株行距为2.0m~2.5m×2.5~3.0m。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L/T 19-2023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 2023-08-16
- QC/T 1182-2023 汽车空调铝合金板式换热器 2023-04-21
- QC/T 1180-2023 配电车 2023-04-21
- SL/T 34-202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2023-10-24
- SL/T 534-202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2023-07-18
- DY/T 1-2020 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20-09-01
- QC/T 1183-2023 汽车空气动力学术语和定义 2023-04-21
- SL/T 820-2023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计算与泄放设计规范 2023-08-07
- QC/T 1184-202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装饰用保险杠 2023-04-21
- SL/T 819-2023 水库生态流量泄放规程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