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
GB/T 39420-2020 Marine observation terminology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障、海洋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和学术交流。
发布历史
-
2020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河海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 起草人:
- 袁玲玲、武双全、宋翔洲、姜民、王祎、李延刚、张博、王颖、陈方芳、司玉洁、王炜阳、范文静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5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
Marineobservationterminology
2020-11-19发布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
GB/T39420-2020
目次
前言…………·”………I
1范围…………··
2一般术语…··
3观测要素………·……”……”……..2
3.1海洋水文要素……………·……”……”....••••••......2
3.2海津气象要素……·………”……..9
4观测分类………··……”………·……12
4.1观测内容……·……”………·……12
4.2观测区域和内容………”……….12
4.3观测类型和手段…………”………·……13
5观测频率…………”……·………14
参考文献……”……15
索引…………”……16
GB/T3942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河海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
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袁玲玲、武双全、宋翔洲、姜民、玉柿、李延刚、张博、王颖、陈方芳、司玉洁、
玉炜阳、范文静。
I
GB/T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海浑水文观测、海洋气象观测涉及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海乎乎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障、海洋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和学术交流。
2一般术语
2.1
世界时universaltimecoordinated;UTC
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
2.2
北京时Beijingtime
北京所在时区的标准时间。
2.3
日界dayboundary
为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观测划定一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界线。
注z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海洋水文项目中的潮沙、海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冰以北京时24时
〈不吉24时)为日界,海llt光以日出为日界,海洋气象项目以北京时20时〈啻20时〉为日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
辖海域外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以当地时区为日界.
2.4
校时timecalibration
将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进行校准。
2.5
走时误差traveltimeerror
观测完成后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的差值。
2.6
观测时间observationtime
按观测要求确定的时间.
2.7
补测supplementarymeasurement
观测时间内某项目或某要素因故未能观测或观测失败时,在该时次后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的
活动。
2.8
缺测missingmeasurement
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观测或补测。
2.9
标准观测层standardobservationlayer
根据不同观测水深范围而划分的海水观测层次。
注z一般可划分为表层、多个中间层和底层.
2.10
表层s四surfacelayer
海洋表面的水层。
1
GB/T39420-2020
注2表层的厚度与观测耍素、观测区域和观测目的相关,如海草草观测中温度观测的表层为Om~0.5m,海流观测的
表层为Om~3m.
2.11
底层seabottomlayer
临近海底的水层。
注s水深<50m时,底层为离底2m的水层g水深在50m~200m范围内,底层离底的距离为水深的4%1水深〉
2口Om时,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距离不小于25皿。
3观测要素
3.1海洋水文要素
3.1.1温盐
3.1.1.1
海水温度seawatertemperature
表征海水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1.1.2
表层水温seasurfacetemperature
海洋表层水的温度。
3.1.1.3
底层水温seabottomtemperature
海洋底层水的温度。
3.1.1.4
表皮水温seaskintemperature
皮温
海水表面温度。
3.1.1.5
盐度salinity
表征海水中溶解盐类多少的量。
注z盐度有绝对盐度和实用盐皮之分.如元特别说明,盐度一般指实用盐度.
[GB/T15920-2010,定义2.1.9]
3.1.1.6
表层海水盐度seasurfacesalinity
海洋表层水的盐度.
3.1.1.7
观测水深observationaldepth
海面距观测点的垂直距离。
3.1.2海流
3.1.2.1
海流current
海水的宏观运动,以流速和流向表征。
[GB/T15920-2010,定义2.3.3]
3.1.2.2
流速currentspeed
海水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注z单位为厘米每秒(cm/时,或以米每秒(m/s〕为计量单位。
2
GB/T39420-2020
[GB/T159202010,定义2.3.3]
3.1.2.3
流向currentdirection
海水流去的方向。
3.1.2.4
表层流速S咽surfacecurrentspeed
海洋表层海水流动的速度。
3.1.2.5
表层流向seasurfacec町rentdirection
海洋表层海水流动的方向。
3.1.2.6
底层流速bottomcurrentsp倒
海洋底层海水流动的速度。
3.1.2.7
底层流向bottomcurrentdirection
海祥底层海水流动的方向,
3.1.2.8
潮流tidalcurrent
在日、月等天体引潮力作用下的海水周期性的水平运动。
3.1.2.9
余流r四idualcurrent
实测海流中滤去潮流及其他周期性流动成分后的海流。
[GB/T15920-2010,定义2.3.47]
3.1.3海浪
3.1.3.1
海浪wave
由凤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
注2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
[GB/T159202010,定义2.4.1]
3.1.3.2
凤浪windwave
风直接作用于水面上产生的表面重力波。
[GB/T15920-2010,定义2.4.24]
3.1.3.3
涌浪swell
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由于当地的风速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浪。
[GB/T159202010,定义2.4.25]
3.1.3.4
波向wavedirection
波浪传播的方向。
[GB/T15920-2010,定义2.4.13]
3.1.3.5
凤浪向windwavedirection
风浪传播的方向。
3
GB/T39420-2020
3.1.3.6
涌浪向swelldirection
涌浪传播的方向。
3.1.3.7
波高waveheight
波剖面上相邻的波峰与波谷间的高度差.
[GB/T15920-2010,定义2.4.9]
3.1.3.8
波周期waveperiod
波剖面上相继两波峰(或者波谷)通过某一固定点所经历的时间。
[GB/T15920-2010,定义2.4.14]
3.1.3.9
最大波高maximnmwavehei酬
海浪连续记录中波高的最大值。
3.1.3.10
最大波周期maximnmwaveperi“
最大波高对应的波周期。
3.1.3.11
平均波亩averagewaveheight
海浪连续记录中所有波高的平均值。
3.1.3.12
平均波周期averagewaveheightperiod
平均波高各波高对应周期的平均值。
3.1.3.13
有效法高significantwaveheight
1/3大波波高heightofthehighestone-thirdwave
将某一时段连续测得的波高序列连续从大到小排列,取排序后前1/3个波高的平均值囚
[GB/T15920-2010,定义2.4.36]
3.1.3.14
有效波周期peri叫ofsi伊ificantwave
有效波高各波高对应周期的平均值。
3.1.3.15
1/10大波波高heightofthehigh四tone-tenthwave
将某一时段连续测得的波高序列连续从大到小排列,取排序后前1/10个波高的平均值。
[GB/T159202010,定义2.4.37]
3.1.3.16
1/10大波周期periodofthehigh四tone-tenthwave
1/10大波各波高对应波周期的平均值。
3.1.3.17
波敛wavennmber
单位距离内波动的个数。
注s披数表征了空间波动的密集程度.
[GB/T159202010,定义2.4.15]
3.1.3.18
波型wavepattern
海浪的外貌特征B
[GB/T12763.2-2007定义3.8]
4
GB/T39420-2020
3.1.3.19
波级wavescale
波浪波动强度的等级。
[GB/T159202010定义2.4.19]
3.1.3.20
波峰线wavecrestline
同一特定相位波峰的连,其方向垂直指向波浪传播方向。
注E改写GB/T15920-2010定义2.4.23.
3.1.3.21
海况S回condition;seasta旬
在风力作用下的海面外貌特征。
注2按有无波浪及波峰形状、峰顶的破碎情况和浪花出现的多少分为10级。
[GB/T15920-2010定义2.4.18]
3.1.3.22
海浪谱oceanwavesp配trum
描述海浪内部能量相对于组成波的频率和方向分布的结构模式。
注E海浪谱可分为海浪的频率谱和方向谱。
3.1.4湖沙
3.1.4.1
潮j9tide
由天体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
[GB/T15920-2010定义2.5.1]
3.1.4.2
潮位tidelevel
潮沙出现时,海面相对基准点的高度。
[GB/T15920-2010定义2.5.2]
3.1.4.3
高潮highwater
潮沙涨落一周期内的最高潮位。
[GB/T15920-2010定义2.5.3]
3.1.4.4
低潮lowwater
潮沙涨落一周期内最低潮位。
[GB/T15920-2010定义2.5.6]
3.1.4.5
高潮高highwaterlevel
高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潮位处于平衡状态的高度。
[GB/T159202010,定义2.5.4]
3.1.4.6
低潮高lowwaterlevel
低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潮位处于停潮状态的高度。
[GB/T15920-2010,定义2.5.7]
3.1.4.7
高潮时highwaterhonr
高潮发生的时刻。
[GB/T15920-2010,定义2.5.5]
5
GB/T39420-2020
3.1.4.8
低潮时lowwaterhour
停潮的中间时刻。
[GB/T15920-2010,定义2.5.8]
3.1.4.9
潮差tidalrange
相邻高、低潮位之差。
[GB/T159202010,定义2.5.9]
3.1.4.10
大潮springtide
朔〈初一〉、望(十五)后一至三天,由月球和太阳引起的潮沙相加而引起的潮差大的潮。
3.1.4.11
小潮n国ptide
上弦(初七、初八)、下弦(二十二、二十三)日期前后,月球与太阳引起的潮沙相减而形成的潮差小
的潮。
3.1.4.12
假潮seiche
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有外力惯性作用造成的以主波形式出现的海面自由振动。
[GB/T159202010,定义2.5.54]
3.1.4.13
潮亩基准固tidaldatumlevel
测量海面潮位高度的起算面。
注2一般取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3.1.4.14
基本水准点fundamentalbenchmark
验潮站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
3.1.4.15
水尺零点zeropointofstaffgauge
当地验潮站零点。
3.1.4.16
校核水准点checkbenchmark
用于检查水尺零点、读数指针高程的水准点。
3.1.4.17
水尺校核staffgaugecheck
定期对井内外水尺进行高度的校核。
3.1.4.18
海面sealevel
受引潮力、风、气压,径流及水文等因素影响,海水高度不断变化的水面。
[GB/T15920-2010,定义2.5.62]
3.1.5海冰
3.1.5.1
海冰seaice
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冰.
[GB/T15920-2010,定义2.6.1]
6
GB/T39420-2020
3.1.5.2
固定冰fastice
沿着海岸形成并于海岸牢固地冻结在一起的冰。
注z海面变化时能随之发生升降现象.
3.1.5.3
浮冰fl抽tingi四
漂浮在海面上的冰。
[GB/Tl9520-2010,定义2.6.5]
3.1.5.4
海冰温度temperatureofseaice
固定冰冰层内部的温度。
[GB/T15920-2010,定义2.6.42]
3.1.5.5
海冰盐度salinityofseaice
海冰自然融化成液体后的海水盐度。
[GB/T15920-2010,定义2.6.41]
3.1.5.6
海冰密度seaicedensity
单位体积海冰所包含的纯水、卤水和固体盐的总质量。
[GB/T159202010,定义2.6.40]
3.1.5.7
冰量i四cover
海冰覆盖面积占整个能见海面的比值。
3.1.5.8
冰型iceform
根据海冰的生成原因和发展过程而划分的海冰类型。
注2冰型分为浮冰型和固定冰型两种类型。浮冰型可划分为初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冰、灰白冰、白冰七
种E固定冰型可划分为沿岸冰、冰脚和搁浅冰三种.
3.1.5.9
冰表面特征icefeatore
浮冰在动力或热力作用下所呈现的外貌特征。
注E可分为平整冰、重叠冰、冰丘、覆雪冰四种。
3.1.5.10
冰状icevolume
浮冰冰块最大水平尺度的表征。
注2分为巨冰盘、大冰盘、中冰盘、小冰盘、冰块和碎冰六种田
3.1.5.11
初冰日initialiceday
每年初冬第一次出现海冰的日期。
3.1.5.12
终冰日finaliceday
翌年初春海冰最后消失的日期。
3.1.5.13
盛冰期glacialmaximum
海冰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中,浮冰发育最盛的一个阶段。
3.1.5.14
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maximmnhorizontalsizeoffloatingice
最大浮冰块上两个相距最远点间的水平距离。
7
GB/T39420-2020
3.1.5.15
浮冰密集度fl侃tingiceconcentration
浮冰覆盖面积占浮冰分布海面的成数。
3.1.5.16
浮冰漂流方向floatingi四direction
浮冰漂流的去向囚
注z以度(。}为单位.
3.1.5.17
浮冰漂流速度floatingicesp时
单位时间内浮冰移动的距离。
注s单位为米每秒(m/s).
3.1.5.18
海冰堆积量fasticepilecover
呈堆积状海冰占固定冰表面的成数.
3.1.5.19
海冰堆积高度fasticepileheight
沿岸冰表面至堆积冰块顶点的垂直距离。
3.1.5.20
固定冰宽度fasti四width
固定冰的海岸交接点至沿岸冰外缘的水平距离。
3.1.5.21
固定冰厚度fasticethickn回S
固定冰表面至冰层底的垂直距离。
3.1.5.22
海冰单轴抗压强度uniaxialcompressivestrengthofs田ice
冰样单轴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3.1.5.23
冰缘线iceedge
任一给定时期或时刻开阔水面与固定冰或流冰之间的分界线。
[GB/T15920-2010,定义2.6.47]
3.1.6其他水文要素
3.1.6.1
水色watercolor
由海水、水中溶解物、水中悬浮物的光学特性决定的水体颜色回
注1'水色与天空状况和海面状况无关团
注2,改写GB/T1592日-2010,定义2.2.1.
3.1.6.2
海发光sealumin四cence
夜间海面上出现的生物发光现象。
[GB/T12763.2-2007,定义3.12]
3.1.6.3
海水透明度配awatertr,皿sparency
表征海洋水体透明程度的物理量,表征光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
注计量单位为米(m)。
[GB/T12763.2-2007,定义3.10]
8
GB/T39420-2020
3.1.6.4
叶绿囊achlorophylla
浮游植物细胞内的主要光合色素,可作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表征。
3.1.6.5
悬浮物suspendedmatter
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颗粒态物质。
3.1.6.6
黄色物质yellowsnbst阻四
榕解在水中的有色有机物。
3.2海洋气象要素
3.2.1气温
3.2.1.1
气温airtemperat町e
空气的温度,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GB/T159202010,定义4.37]
3.2.1.2
日最高气温dailymaximumtemperature
日观测记录内气温值中的最大值。
3.2.1.3
日最低气温dailyminimumtemperature
日观测记录内气温值中的最小值。
3.2.1.4
湿球温度wet-bulbtemperature
在暴露于空气中,但又处于不受太阳直接辐射地方,而且球部包有浸透水(或已结冰〉的纱布的温度
表上所读取的温度数。
注E湿球温度是标定空气相对湿度的一种手段。
[GB/T159202010,定义4.44]
3.2.1.5
干球温度dry-bulbtemperature
在暴露于空气中,但又处于不受太阳直接辐射地方的干球温度表上所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C/T 60012-2022 型钢网架整体喷筑速凝墙体技术规程 2022-09-30
- JC/T 60015-2022 电渗透抗渗防潮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2022-09-30
- HJ 1294-2023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互联互通接口技术规范 2023-04-15
- WS/T 820-2023 医院电力系统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2023-04-06
- JC/T 2724-2022 超薄石墨纸 2022-09-30
- JC/T 2740-2022 墙体板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2-09-30
- HS/T 71-2023 海关统计国家(地区)名称代码 2023-04-17
- JC/T 2741-2022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水泥生产企业 2022-09-30
- JC/T 2743-2022 平极玻璃生产企业节能技术指南 2022-09-30
- JC/T 60013-2022 复层建筑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