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74.2-2024 炭素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GB/T 3074.2-2024 The test method for elastic modulus of carbon materials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室温下炭素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
发布历史
-
1982年05月
-
2008年05月
-
2024年09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开封平煤新型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镶白旗诺金炭素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首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聚贤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起草人:
- 李欣平、路培中、郑建华、张向军、田家利、王占峰、乔亚东、王晓远、康进才、董增亮、李海航、张晓明、马卫、余全豪、邓聪秀、姜斐、徐辉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29.050
CCS
Q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74.2—2024
代替GB/T3074.2—2008、GB/T24210—2009
炭素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Thetestmethodforelasticmodulusofcarbonmaterials
2024-09-29发布2025-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74.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074的第2部分,GB/T307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炭素材料抗折强度测定方法(GB/T3074.1);
—炭素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GB/T3074.2);
—石墨电极氧化性测定方法(GB/T3074.3);
—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CTE)测定方法(GB/T3074.4)。
本文件代替GB/T3074.2—2008《石墨电极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和GB/T24210—2009《整体石墨
电极弹性模量试验声速法》,本文件与GB/T3074.2—2008和GB/T24210—2009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炭素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见第1章,GB/T3074.2—2008的第
1章);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增加了等静压石墨和其他炭素材料试样制备方法(见4.1.3.2和4.1.3.3);
d)增加了脉冲激振法测定炭素材料弹性模量的方法(见4.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开封平煤新型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镶白旗诺金炭素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宁新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首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聚贤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
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欣平、路培中、郑建华、张向军、田家利、王占峰、乔亚东、王晓远、
康进才、董增亮、李海航、张晓明、马卫、余全豪、邓聪秀、姜斐、徐辉。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074.2—1982、GB/T3074.2—2008;
─GB/T24210—2009。
Ⅰ
GB/T3074.2—2024
引言
GB/T3074旨在规范炭素材料相关技术指标的测定方法,拟由以下4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炭素材料抗折强度测定方法。目的在于规范炭素材料抗折强度的测定。
—第2部分:炭素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目的在于规范炭素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
—第3部分:炭素材料氧化性测定方法。目的在于规范炭素材料氧化性的测定。
—第4部分:炭素材料热膨胀系数(CTE)测定方法。目的在于规范炭素材料热膨胀系数的
测定。
Ⅱ
GB/T3074.2—2024
炭素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炭素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室温下炭素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427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718炭素材料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87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测定方法
4.1方法一:共振法
4.1.1原理
由发射传感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驱动试样,再由接收传感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分析此信
号在示波器上形成的图形,得出试样的固有频率,计算得到试样弹性模量。
4.1.2仪器和设备
4.1.2.1激励器:电能/机械能,用以激发试样共振。
4.1.2.2接收器:机械能/电能,用以接收试样共振讯号。
4.1.2.3驱动回路:提供音频正弦电讯号。
4.1.2.4检测回路:放大显示来自接收器的电讯号。
4.1.2.5试样支架:安放试样。
4.1.2.6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mm~200mm,分度值0.02mm。
4.1.2.7鼓风干燥箱:室温~200℃。
4.1.2.8天平:分度值0.01g。
4.1.3试样
4.1.3.1石墨电极试样
按GB/T1427的规定取样、加工。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1918-2014 气力式牧草免耕播种机 2014-05-12
- JC/T 2274-2014 建筑用薄膜光伏中空玻璃一致性评定要求 2014-10-14
- YD/T 2599-2013 TD-LTE/LTE FDD/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2013-07-22
- GY/T 271-2013 AVS+高清编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13-10-28
- YD/T 1948.7-2013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 第7部分:以太网管理功能要求 2013-10-17
- JC/T 2269-2014 膨润土干燥剂 2014-10-14
- JB/T 8547-2010 液力传动用合金铸铁密封环 2010-02-21
- DL/T 503-2009 电力工程项目分类代码 2009-07-01
- YD/T 2568.2-2013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X2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2013-07-22
- MH/T 7019-2013 民用航空人员体检鉴定场所和设施设备配备规范 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