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178-2020 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规范
DB22/T 3178-2020 Artificial immune prote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grass carp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178—2020
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rtificialimmunizationofgrasscarp
2020-10-14发布2020-10-3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17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祖岫杰、李改娟、高春山、刘铁钢、杨炳坤、刘艳辉、高娜、张大彪。
I
DB22/T3178—2020
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鱼免疫前的准备、免疫、免疫后的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的注射免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776草鱼鱼苗、鱼种
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DB22/T1880池塘鱼类安全越冬技术规范
3免疫前的准备
3.1池塘消毒
3.1.1生石灰
苗种下塘前10天~15天消毒。按照DB22/T1880规定执行,具体方法如下:
a)干法消毒,50kg/667m2~75kg/667m2;
b)带水消毒,125kg/667m2~150kg/667m2。
3.1.2漂白粉
苗种下塘前10天~15天消毒。按照DB22/T1880规定执行,具体方法如下:
a)干法消毒:5kg/667m2~10kg/667m2;
b)带水消毒:13.5kg/667m2。
3.2苗种
3.2.1质量
应符合GB11776的要求。选择无病害、无损伤的健康苗种进行免疫注射;体表有伤或患病的苗种,
应康复后再进行免疫注射。
3.2.2规格
二龄草鱼均可注射,同一池塘养殖规格一致。规格相差悬殊时,用鱼筛过筛,过筛时鱼筛应放到水
下,让鱼自动游出。
1
DB22/T3178—2020
3.2.3杀虫消毒
免疫前5天对待免苗种检查鱼病,有寄生虫的要先杀虫后用消毒药物对鱼体消毒;无虫也需消毒
处理。渔药使用应符合SC/T1132的规定,常用杀虫、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
3.2.4拉网锻炼
免疫前3至5天苗种应进行拉网锻炼,拉网前停食1天,拉网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两次为宜。
按照SC/T1008规定执行,具体操作方法为:第1次拉网将鱼围入网中,密集10分钟~20分钟后放
回池中。如发现浮头,应立即放回池中;如活动正常,可适当延长密集时间。隔天拉第2次网,待鱼
围入网中密集后赶入网箱中,将网箱放置在深水区,网箱周边设置增养机或网箱底部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自鱼种入箱后开启增氧设备,以防鱼缺氧浮头。
3.2.5停食
苗种待免前1天应停止投喂。
3.3工具的准备与处理
3.3.1注射器、针头
选用0.2mL~0.5mL兽用连续注射器,注射针头根据免疫苗种规格选用4#、5#、6#、7#针头。
免疫注射前,将连续注射器和针头用肥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 425-2003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检验方法 2003-06-13
- DB63/T 439.5-2003 豆科牧草栽培技术规程 2003-07-01
- DB63/T 438.10-2003 保护地绿叶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03-06-05
- DB63/T 438.11-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 2003-06-05
- DB63/T 438.2-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 2003-06-05
- DB63/T 438.3-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品种标准 2003-06-05
- DB11/T 197-2003 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2003-07-08
- DB63/T 438.6-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保植技术规程 2003-06-05
- DB11/T 152-2003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砖 2003-07-08
- DB63/T 438.7-2003 保护地茄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0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