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118-2000 生活垃圾焚烧炉
CJ/T 118-2000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0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
- 起草人:
- 崔向东、龚佰勋、曹学义、卢巨流、薛以泰、戴亚南、姚梅初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炉
建标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坚持生
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控制生活垃圾焚烧处
理造成的二次污染规范以生活垃圾为设定燃料的生活垃圾焚烧
炉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销售运行维修等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环境卫生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环境
卫生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由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主编深圳市宏发生活
垃圾处理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杭州锅炉厂常州市环卫环保设备
厂无锡锅炉厂参编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向东龚佰勋曹学义卢巨流薛以泰
戴亚南姚梅初
本标准委托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负责解释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分类型号技术要求检查
和验收鉴定标志油漆包装和随机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活垃圾为设定燃料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
大于等于吨天下同不大于的生活
垃圾焚烧炉的设计制造安装销售运行维修等生活垃圾焚烧
处理量小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不应低于本标准要求
掺烧非危险废物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掺烧常规燃料或用常规
燃料助燃补燃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不应低于本标准要求
引进的同类产品或部件不应低于本标准要求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
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
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低压锅炉水质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实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垃圾焚烧气化
热解
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
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
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管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条件
锅炉钢结构技术条件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
焊制鳍片管屏技术条件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
篇
术语
生活垃圾焚烧炉
用焚烧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并对生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释放
的能量进行有效交换利用的热力设备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
在达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规定要求达到焚烧残渣和烟气排
放规定指标达到质量和能量传递交换利用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单位时间内通过焚烧炉获得焚烧处理的生活垃圾质量用表
示
生活垃圾焚烧残渣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渣底灰
生活垃圾焚烧炉从炉床直接排出的残渣
生活垃圾焚烧炉灰渣飞灰
生活垃圾焚烧炉出口烟气携带的残渣
辅助燃烧
燃烧辅助燃料以确保生活垃圾稳燃和烟气燃尽
补充燃烧
在生活垃圾完全稳燃和烟气燃尽的前提下燃烧辅助燃料以
提高焚烧炉蒸汽出率和参数
焚烧短路
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生活垃圾未经焚烧处理而直接排出
漏出的现象
分类
生活垃圾焚烧炉按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的大小分为二类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大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为大
型生活垃圾焚烧炉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不大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为
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炉
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生活垃圾处理量一般可采用表所示
系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表单台生活垃圾焚烧炉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系列
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大于的系列另行选定
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必须有余热锅炉部分
生活垃圾焚烧炉按生活垃圾燃烧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类参见
表
采用层状燃烧方式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为炉排式生活垃圾
焚烧炉
采用沸腾燃烧方式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为流化床式生活垃
圾焚烧炉
采用卧式回转燃烧方式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为回转窑式生
活垃圾焚烧炉
采用其他生活垃圾燃烧方式的焚烧炉为其他形式的生活
垃圾焚烧炉
表焚烧方式代号
燃烧方式代号对应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生活垃圾焚烧炉简称
层状燃烧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排焚烧炉
沸腾燃烧流化床式生活垃圾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
回转燃烧回转窑式生活垃圾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
其他燃烧其他形式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他焚烧炉
型号编号
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产品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
横线相连如图所示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设计序号}第三部分
余热锅炉额定蒸汽或热水温度(°C)
第二部分
余热锅炉额定蒸汽或热水压力(MPa)
额定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t/d)
生活垃圾燃烧方式代号第一部分
生活垃圾(汉语拼音缩写)
图生活垃圾焚烧炉产品型号构成
生活垃圾焚烧炉产品型号中的燃烧方式代号见表产品
型号中的数值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型号中只写数字不写计量单
位
无余热锅炉的焚烧炉产品型号中的第二部分省略产生饱
和蒸汽的焚烧炉产品型号第二部分第二段及前面的斜线不出现
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原型设计产品的型号中无设
计序号
实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为的炉排式生活垃圾焚
烧炉余热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为额定蒸汽温度为
的原型设计产品其型号为
要求
入炉生活垃圾
年均水分含量不宜大于年均灰分含量不宜大于
年均低位发热量不宜小于
低位发热量不应大于时允许用其他燃料助
燃但助燃热量以使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满足的要求为限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低位发热量上限不应小于时应有生活垃圾料
斗冷却装置
水分不应小于时料斗和给料装置宜附设生活垃圾渗
滤液汇集外引装置该装置应有利于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后续处
理
焚烧装置与烟风
必须确保入炉生活垃圾的预热干燥升温挥发物析出和
软化气相和固相的燃烧燃尽等焚烧各阶段的正常进行
必须确保入炉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的进料分布混
合移动配风排渣等过程的可靠稳定
燃烧用空气应由生活垃圾储存坑池上方抽取预热空气
温度的确定应满足生活垃圾稳定焚烧的要求
一次风的配置与调节应满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需要
宜设置二次风
焚烧装置正常运行时其内部必须存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的气相空间高温燃烧区域
烟气温度不应低于
烟气含氧量不应低于
有足够的湍流强度确保均匀混合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烟气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不得低于
要求的气相高温燃烧区域可采用高温燃烧炉膛二
次高温燃烧室或其他方式构置
高温燃烧炉膛和二次高温燃烧室沿烟气流程计算以同时
满足的三点要求的最前和最后流通截面为起止
烟道布置应有利于飞灰的重力分离
应有可靠的密封和保温性能从生活垃圾料斗入口至排
烟出口运行时应处于负压密闭状态不应有气体和粉尘泄漏停
炉时应处于常压密闭状态焚烧炉周边环境空气必须达到的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要求
有动作部件的焚烧装置的冷态试车和出厂
整装出厂的焚烧装置应在生产单位内总装后进行冷
态试车
散装出厂的焚烧装置第一次设计的产品应在厂内至
少抽一台总装并进行冷态试车图样工艺元件相同的产品宜每
年在厂内总装一台套并进行冷态试车
焚烧装置安装后必须进行冷态试车
在生产单位内或在用户工地上的冷态试车连续运转时
间必须大于期间必须动作平稳顺畅转动灵活无杂音不得
出现跑偏隆起卡住断片偏心刻蚀局部摩擦过热平面偏倾
等缺陷距任何动作零部件远的任何地方的噪音不应超过
润滑油温和液压油温不得超过规定温度
在环境温度为时室内布置的炉体外壁面温度不应
超过室外布置的炉体外壁面温度不应超过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允许在额定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的
的范围内波动
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渣的热灼减量不应大于额定生活
垃圾焚烧处理量不小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渣的热灼减
量不应大于热灼减量的测试和计算参照的要求进
行
焚烧炉渣和灰渣必须各自定期取样按的要求
鉴别其毒性
焚烧装置内严禁存在焚烧短路
炉墙与炉拱
炉墙与炉拱选用的耐火保温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和行
业的有关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床层附近的炉墙必须有良好的耐热耐
磨耐腐性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若生活垃圾设计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小于应
设置炉墙冷却
宜设置卫燃带以确保生活垃圾稳定着火并满足
的要求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轻型结构炉墙
应按不同炉墙部位的要求选用不同性状的炉墙耐火保温
材料
炉墙与焚烧装置动作零部组件之间的动密封应可靠简
单易于维护与调整
严禁炉墙本身炉墙与冷却风道二次风管焚烧装置受
热面及钢架的不均衡热膨胀造成炉墙损毁
炉墙上各表计观察检查孔调节机构吹灰器等的引出处
应设置必要的炉墙加强部件宜设置泄压或防爆装置
炉拱的设置应满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床层着火需热和烟
风混合的要求
炉拱材料应容易浇铸和修补不易烧损炉拱线型应便于
施工
灰斗耐火构筑物应耐汽水激冷并形状简单易于构筑和
维修
炉墙炉拱和灰斗的外表面需要有可靠的保护外壳
余热锅炉
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验必须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
监察规程中国劳动出版社以下简称蒸规和热水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动部锅炉压力安全杂志社
以下简称水规的规定
蒸汽参数
设计蒸汽参数可由设计生产制造单位和用户商定
在运行中允许实际蒸发量在额定蒸发量的
范围内波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在运行中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见表
表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
额定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
在运行中蒸汽压力波动在不违背蒸规水规的前
提下由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
饱和蒸汽温度的允许偏差对水管式余热锅炉不应大于
对锅壳式余热锅炉不应大于
余热锅炉给水品质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时必须符合的
规定
额定蒸汽压力不大于时必须符合的
规定
余热锅炉设计与制造
受压元件的设计计算和重大设计更改计算必须符合
和的规定
受压元件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材
料代用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
受压元件所用钢材和焊接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有材料质量证明书并按进行入
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主要零部件制造应符合
的规定
焊接焊缝按的要求检验
水压试验按的要求执行和验收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其他
余热锅炉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应能按设计预定方向自
由膨胀及补偿不得存在阻碍膨胀产生的应力集中不允许发生应
力集中引起的损毁
运行过程中各受热面内工质应循环流通正常阻力压
降正常各受热面应能得到可靠的冷却管壁温度正常
安全装置和各表计的设置选配必须符合蒸规水
规的要求
受热面的布置应避免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防止灰粒松
积粘附冲蚀和磨损
应配置清灰装置
其他总体要求
结构和热力设计应紧凑合理能适应生活垃圾成分和发
热量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应尽量采用国内产品和零部件并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和
规定订货另有要求的可按合同执行
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的烟气应达到的要求且
能与后续烟气净化系统的要求相匹配
必须设置各类必要的监测表计调节机构试验装置观测
检查孔及阀门
所有与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渗滤液烟气及燃烧空气接触
的组件部件和零件在选材时都必须考虑其耐腐性能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热效率不应低于
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
生活垃圾焚烧炉应现场安装容易运行操作和巡检方便
维护和检修工作量小受热面外部清理灰渣和内部污垢清洗简单
安装工程应按安装图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执行额定蒸
汽压力不大于时应符合的规定额定蒸汽压
力大于时应符合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油漆包装应符合的规定
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检查和验收
生活垃圾焚烧炉应按本标准质检合格并附质量证明书方可
出厂质量证明书必须符合蒸规或水规的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炉安装工程施工验收必须符合和
的规定
用户可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检查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制造质量
和考核产品性能指标未达到本标准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烧炉设
计制造建设运行单位可在一年内进行不超过三次的全面消缺
改进和重新调试以达到本标准的规定要求否则为不合格产品
用户和生活垃圾焚烧炉设计制造单位可以商定不违背本标
准条文符合实际需要的特别条文共同遵守执行
鉴定
试制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必须连续正常运行满个月后方可
进行鉴定验收鉴定前应按和的规定进
行热工试验
生活垃圾焚烧炉产品鉴定必须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设计任务书
总图
焚烧设备总图
受压部件总图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
热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热工测试报告
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报告
灰渣成分毒性及环境污染指标测试报告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炉噪声测试报告
使用说明书
供货清单
标准化审查报告
试制鉴定大纲
试制总结包括设计工艺
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标志油漆包装和随机文件
生活垃圾焚烧炉必须在明显位置装有固定的金属铭牌铭
牌内容至少应包括
制造单位名称
产品型号
额定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
额定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
额定蒸汽或热水压力
额定蒸汽或热水温度
制造单位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制造单位锅炉制造许可证级别
制造单位锅炉制造许可证编号
监检单位名称和监检标记
生活垃圾焚烧炉产品必须提供下列图样及技术文件
产品总清单供应用户图样及技术文件清单包装清单备
件清单各二份
总图主要受压部件图筑炉图安装图热膨胀系统图易
损件清单及图焚烧装置总图焚烧装置主要组部件图各二份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受压部件重大设计更改资料安全
阀排放量计算书热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烟风阻力计算书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或计算结果汇总表各二份
安装使用说明书各二份
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证明焊接质量证
明和水压试验证明一份
生产单位和用户商定的其他特别执行工序的有关资料和
特别提供的图样和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T 228.1-1998 大佛龙井茶 第1部分 茶树良种繁育 1998-11-16
- DB33/T 252.3-1999 藤稔葡萄 第3部分 栽培技术 1999-11-28
- DB33/T 228.3-1998 大佛龙井茶 第3部分 栽培管理 1998-11-16
- DB33/T 251.3-1999 余姚杨梅 第三部分 鲜杨梅 1999-07-23
- DB33/T 251.2-1999 余姚杨梅 第二部分 栽培技术 1999-07-23
- DB33/T 252.1-1999 藤稔葡萄 第1部分 商品果 1999-11-28
- DB33/T 252.4-1999 藤稔葡萄 第4部分 主要病虫害防治 1999-11-28
- DB33/ 228.2-1998 大佛龙井茶 第2部分 苗木 1998-11-16
- DB33/T 228.4-1998 大佛龙井茶 第4部分 采摘与加工 1998-11-16
- DB33/ 252.2-1999 藤稔葡萄 第2部分 苗木 199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