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FSA 0002-2023 水质微生物检测 光电检测法

T/HIFSA 0002-2023 Water quality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optical detection method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HIFSA 0002-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7-07
实施日期
2023-07-1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源水、生活饮用水及矿泉水、饮用纯净水等包装饮用水的水质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水质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主要技术内容:5试验方法菌落总数测定5.1.1原理在37℃培养24 h后,水样中的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产生酸碱度的变化,使菌落总数检测试剂中的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该颜色变化可以被肉眼捕捉,也可以被光电检测仪的信号源捕捉,进而完成测定。5.1.2仪器和设备冰箱:2 ℃~5 ℃。涡旋振荡器。无菌吸管:1mL(具0.01 mL 刻度)、5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恒温培养箱:36 ℃±1 ℃。微生物光电检测系统(如FORBID-M光电检测仪)。光电检测管(如FORBID-M光电检测管)。5.1.3培养基和试剂菌落总数快速检测试剂:见附录 2.1菌落总数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 CICC 10389、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 ATCC 9027。5.1.4 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图 1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5.1.5操作步骤培养基准备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吸取菌落总数快速检测试剂加入光电检测管中,5 mL/管。样品的接种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管吸取1mL混匀后的样品,注入已加好菌落总数快速检测试剂的光电检测管中并做好标记。其中1支检测管不加检测样品作为空白对照。标准曲线的建立5.1.5.3.1如需定量时,以灭菌处理后的无菌样品做为稀释基质,使用涡旋振荡器对菌落总数质控菌株进行十倍梯度稀释,选择5-7个适宜的稀释梯度,按照5.1.5.1-5.1.5.4中的操作步骤使用微生物光电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同时按照GB 4789.2中的营养琼脂平板法进行培养。5.1.5.3.2以仪器拟合拐点时间(h)为横坐标,平板计数结果对数值(log C)为纵坐标建立线性相关标准曲线,若线性相关系数满足 R2 ≥ 0.98时 ,即可将命名为菌落总数的标准曲线写入仪器,反之则需重新建立标准曲线。5.1.5.3.3若无需对结果定量时,则直接跳过5.1.5.3标准曲线的建立步骤。培养5.1.5.4.1人工定性检测:将光电检测管放入36℃±1℃恒温培养箱培养12-24h。5.1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海南大学、海南微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西中源山泉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起草人:
万逸、崔倩、张羽诺、钟永捷、肖云祥、申逸、孙跃、王鹏、唐闻宁、黄健泓、范晓、薛长风、赵文阳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