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948-2007 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指南

DB37/T 948-2007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Energy-Efficient Plans for Enterpris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948-2007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1-31
实施日期
2008-02-15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10

F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948-2008

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指南

2008-01-31发布2008-02-15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948-2008

前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凯丽、张戈、贾洪玉。

I

DB37/948-2008

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节能规划的术语和定义、编制步骤和方法、主要内容以及数值修约和统计。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企业节能规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企业节能规划

是企业的分项规划,包括节能宗旨、目标以及实现企业节能目标的方法、步骤等内容。

3.2

理论潜力

是指耗能设备实际能耗与理论能耗的差值,即耗能设备按理论计算可以挖掘的节能潜力。

3.3

视在潜力

是指耗能设备实际能耗与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最低能耗的差值,即耗能设备利用当前技术可

挖掘的节能潜力。随技术进步的发展视在潜力呈现动态特性。

3.4

系统分析

是指利用各种分析方法,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找出企业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目标的难度,

挖掘节能潜力,制定实现节能目标的措施。

3.5

系统节能分析

是指把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节能管理,研究企业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生

产过程各环节进行优化以求得企业整体最佳节能效益的一种节能管理方法。

3.6

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节能分析

是企业能源消耗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

分析,明确企业在节能方面可利用的机会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将这些机会和风险与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节能措施。内部优势及劣势指相对于同类型企业做得好或不好的企业本身可控的

节能因素,包括企业整体管理、营销、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对节能新技术的认知程度等。外部机会与

1

DB37/948-2008

威胁指企业可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政府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势

等因素。

3.7

直接能源消耗

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燃料、动力、载能工质等能源的消耗。

3.8

间接能源消耗

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消耗了大量能源生产出来的各种原材物料、各种设备和各种建筑等。

3.9

评估

是指对提出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进行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和投资收益评估,量化节能量,核算对

能耗指标降低的贡献,评估各项措施的节能效果是否可支持目标实现。

3.10

技术先进性评估

对节能项目使用的技术是否达到当代国际、国内技术领先水平的评估。

3.11

适应性评估

对节能项目使用的技术是否符合企业特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评估。

3.12

经济性评估

对节能项目是否以最小消耗获得最大收益、投资回收期是否合理的评估。

3.13

节能效益

节能项目扣除项目自身增加能源消耗后获得的节能效果。

4编制步骤和方法

4.1编制步骤

企业节能规划按图1所示的步骤进行:

现状调研

规划目标系统分析

评估制定措施

图1制定企业节能规划的步骤

4.2编制方法

4.2.1现状调研

应采用现场调查研究、测试、统计分析和会议研讨等方式。

4.2.2系统分析

应充分考虑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产品产量、工艺装备水平、能源结构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