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236-2023 装配式设备与管线技术规范
DB4401/T 236-2023 Assembled equipment and pip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40
CCSP00
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236—2023
装配式设备与管线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fabricatedequipmentandpipelines
2023-11-20发布2023-12-20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1/T236—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集成设计.............................................................................2
5.1一般规定.........................................................................2
5.2设计图集成设计...................................................................2
5.3BIM模型设计......................................................................3
5.4预制模块设计.....................................................................3
5.5装配式机房深化设计...............................................................5
5.6装配式支吊架设计.................................................................7
6生产运输与存放.......................................................................8
6.1一般规定.........................................................................8
6.2生产准备.........................................................................8
6.3部品部件制作加工.................................................................9
6.4出厂检验.........................................................................9
6.5吊装运输.........................................................................9
7装配施工............................................................................10
7.1一般规定........................................................................10
7.2施工准备........................................................................11
7.3设备预制模块安装................................................................11
7.4管组预制模块安装................................................................12
7.5装配式支吊架安装................................................................13
8成品保护............................................................................14
9安全与环境..........................................................................14
10进场与施工质量验收.................................................................15
10.1进场验收.......................................................................15
10.2质量验收.......................................................................15
11智慧建造与运营维护.................................................................17
附录A(资料性)预制模块质量验收记录表................................................18
附录B(资料性)转运交接记录表........................................................20
附录C(资料性)承重支吊架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21
附录D(资料性)装配式设备与管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22
I
DB4401/T23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东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工设
计院有限公司、东莞市镒辰智造预装配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水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装饰集
团有限公司、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越秀地产广州区域公司、广州
市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凡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帕亮建筑装
饰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广州市恒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三市政
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兴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百乐建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
公司、广州建筑装配式机电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马震聪、卓乐君、郑勇、马国鹰、李汉广、何伟斌、陈箭、霍迎辉、刘坡军、
许穗民、郝冠男、李觐、赖海灵、韩子英、罗伟群、凌文轩、黄志超、温锦成、谢家盼、沈德林、张文、
伍瑶熙、陈启生、徐建军、宋咏明、谭美娟、王道初、冯建毅、肖俊斌、刘毅、麦穗鸣、刘亮、孙立杰、
樊健豪、李照晓、刘世辉、谢永超、梁志坚、李建明、王燕霞、陈凡、吴奎、蔡荣勋、杜兆财。
III
DB4401/T236—2023
装配式设备与管线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设备与管线的基本规定、集成设计、生产运输与存放、装配施工、成品保护、
安全与环境、进场与施工质量验收、智慧建造和运营维护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的装配式设备与管线的集成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
量验收及使用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37267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
GB/T38053装配式支吊架通用技术要求
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55021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JGJ160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4401
3.1
装配式设备与管线fabricatedequipmentandpipelines
通过集成设计,在工厂内进行模块化、标准化生产,现场施工主要以冷连接装配式安装为主的设备
与管线。
3.2
机电集成设计mechatronicintegrateddesign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建筑设备与管线系统、装修一体化的设计。
3.3
装配式机电预制构件fabricatedelectromechanicalprefabricatedunit
组成设备组模块与管线模块的可标准化生产的预制构件。
3.4
模型元素modelelements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简称模型元素。
1
DB4401/T236—2023
3.5
冷连接coldconnection
一种无需加热和焊接即可实现连接的加工工艺。
3.6
设备管线预制模块prefabricatedmodulesofequipmentandpipelines
通过集成设计、工厂内标准化生产在现场采用冷连接装配的机电系统模块。
4基本规定
4.1装配式设备与管线的设计、生产、加工、运输、施工安装、调试检测、验收和使用维护应采用集
成的方法统筹安排,实现全过程的协同。
4.2装配式设备与管线应综合协调建筑、结构和装修等专业,制定相互协同的施工组织方案。
4.3装配式设备与管线的生产加工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包含材料检验、试压记录、出厂检
验记录,设置产品标识,提高生产精度,保障产品质量。
4.4装配式设备与管线应进行技术策划,对技术选型、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应科学合理地确定技
术实施方案。
4.5装配式设备与管线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4.6装配式设备与管线宜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机电系统使用的安全、便利、舒适和环保等性能。
4.7装配式设备与管线应满足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耐用性等要求,并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
良的产品。
4.8装配式设备与管线涉及的主要设备、材料、配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严禁使用国
家明令淘汰产品。
4.9装配式设备与管线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5集成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装配式设备与管线的集成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构造、系统功能、材料性能、生产工艺、运输吊
装条件、现场施工环境等因素。
5.1.2装配式设备与管线集成设计内容应包括设备选型、参数复核、设备布置、管线综合、净高控制、
空间划分、预制模块划分、支架设计、专业协调等。
5.1.3装配式设备与管线集成设计宜遵循管线分离原则,通过一体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方式,使机
电系统的部件模块化、标准化,并能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
5.1.4装配式设备与管线集成设计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同步进行,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图、
BIM模型、文档资料、计算书等内容。.
5.1.5装配式设备与管线集成设计应保证系统功能需求,应对各专业进行系统参数的校核,集成设计
成果应经过原设计单位审核。
5.2设计图集成设计
5.2.1设计图应按以下原则制作:
a)机电集成设计文件应包括集成设计图纸、BIM模型、文档资料、计算书等内容;机电集成设计
2
DB4401/T236—2023
图应包含设计生产施工说明、土建提资图、机电管线综合图、机电单专业图、预制加工图、装
配施工图等;
b)管线综合图应利用BIM技术进行协调;
c)管线综合图的图例、线型和数据标注应与相关专业的施工图保持一致;
d)管线综合图应标注主要管线名称、尺寸、位置和标高等。
5.2.2预制加工图按以下原则制作:
a)应明确制作流程、管道预处理要求及方法、成品保护、转运储存等要点,并形成生产说明书;
b)加工尺寸、加工工艺、设备名称、附配件类型及规格、编码信息等应标注齐全、简洁清晰;
c)应包含材料列表;
d)单张图纸不宜包含多个预制模块的加工详图;
e)设备预制模块预制加工图宜采用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及三维视图相互结合的形式;
f)图纸比例宜不小于1:50。
5.2.3装配施工图按以下原则制作:
a)应明确装配要求、装配顺序、装配定位、编码信息等要点,标注齐全、简洁清晰;
b)复杂区域宜结合三维视图明确装配管线的空间位置;
c)应注明各管道的名称、材质、管径、定位,分支管道预留口的开口方向、定位尺寸,管道组件、
附件的型号、规格,装配施工图尺寸精确至毫米;
d)应明确缆线保护管槽、接线盒、预埋件、预留洞等在预制墙、板、构件上的定位尺寸。
5.2.4机电管线穿越楼板和墙体时,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密封、防潮、防结露等措施,各项措
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5.2.5同一个区域水平方向相互平行的机电管线、风管宜集中布设;管线优先水平排布,当水平排布
不开时,遵循风上电中水下的原则布置。风管布置在上方,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水平分开布置,
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竖向的机电管线、风管宜分专业布置在各自的竖井
之中。
5.2.6装配式设备与管线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5.3BIM模型设计
5.3.1机电集成设计宜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工程信息应以BIM模型为载体。设计阶段的BIM模型
应包含设计阶段要交付的全部设计信息,且应为后续接入生产、施工、造价、运维等数据信息预留接口。
5.3.2BIM模型应根据专业、系统、材料、设备等方DB4401式进行区分,并符合构件级模型单元和零件级模
型单元的模型分级要求。
5.3.3装配式部品、装配式构件应以模型单元为基本操作对象。
5.3.4BIM模型单元应具备唯一标识码。
5.3.5集成设计图纸和信息宜从BIM模型生成和提取。
5.3.6BIM模型深度应符合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及运维要求。
5.3.7BIM模型宜能索引项目中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应确保索引路径有效。
5.3.8BIM模型设计应包含空间协调、模拟分析、工程量统计、图纸和报表生成等应用。
5.3.9BIM模型设计细度不应低于G3/N4,模型元素的主要尺寸应与产品实物一致。
5.4预制模块设计
5.4.1预制模块设计应依据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结合施工区域内的管线综合布置情况和运输吊装条件,
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预制模块划分。预制模块宜包括设备预制模块、管组预制模
块等。
3
DB4401/T236—2023
5.4.2不同预制模块之间接口的连接形式、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连接宜采用法兰、卡箍、卡压、环
压等冷连接方式。设备预制模块、管组预制模块的接口位置应尽量避开装配式机电预制构件的接口位置,且泵房内
管组模块不应跨越电气设备。
5.4.3预制模块设计应复核模块安装位置的结构荷载,设计方案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
当采用吊装孔吊运时,预制模块的外边缘与吊装口边缘净距不应小于0.5m。
5.4.4预制模块应设置合理的吊装点,吊点数量及位置应经力学分析及验算,且应复核吊点的规格与
型号。
5.4.5预制模块中的管道连接宜采用顺水弯通或分水器方式连接。
5.4.6设备预制模块按以下要求设计:
a)所有单一构件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b)预制模块宜按单专业单系统划分,一个模块内不宜包含多个机电专业或系统的设备;
c)模块外形尺寸应以满足运输、吊装、安装需求为宜,不宜过大;
d)模块支架宜采用落地形式,并符合基础安全荷载;
e)设备预制模块设计宜兼顾设备造价和适配性;
f)设备预制模块设计应符合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g)模块应根据需要进行等电位接地;
h)预制模块内部、模块之间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i)设备预制模块设计方案中应有降噪、减振的措施;
j)设备模块中的管道及其阀部件设置应符合原设计要求,阀门间距应满足压力表、温度计的安装
及检修要求;
k)制冷机房内,设备模块的重量不宜大于机房内的最重设备;
l)体积过大或重量过重的设备模块可采用场外拆分、场内拼装的形式,各拆分构件的连接宜采用
活套法兰、卡箍、丝扣等冷连接方式连接;
m)运行中有振动的设备应设减振台座并用限位器固定,减振台座宜采用四周带有排水槽的形式,
根据设备质量、惯性台座质量、设备扰动频率等选择弹簧减振器型号,弹簧减振器应满足表1
建议最低频率比及表2隔振效率的要求。
表1建议最低频率比
建筑用途示例f/f0
只考虑隔振的场所工厂、地下室、仓库、车间等2
一般场所办公室、商店、食堂、综合楼等2.5
需加注意场所旅馆、医院、学校、商住楼、住宅等4
要特别注意场所播音室、录音室、音乐厅、高层建筑上层5
4
DB4401/T236—2023
表2水泵机组隔振效率
ab
f/f02.62.83.03.54.04.456
Tuc0.220.180.140.100.080.060.050.04
Id7882869092949596
af为干扰频率,f=n/60(其中n是设备每分钟的速度)。
b1g
f0为减振器固有频率,f=(其中h是弹簧的静态位移或压缩量)。
02h
cTu为绝对传递率。
dI为隔震效率(%)。
5.4.7管组预制模块按以下要求设计:
a)应减少管道分段数量,新增管道连接点数量不宜超过传统方式连接点数量的10%;
b)机房管线模块的长边不宜超过6m,宽边不宜超过2m;当机房管线模块有3个布置平面时,最
短边不宜超过0.5m;
c)单个管组预制模块至少有一个支架支撑,连接点两侧0.5m内应加设支架。
5.4.8泵组预制模块除符合5.4.6的规定外,按以下规定设计:
a)单个泵组预制模块不宜超过4台水泵,各台水泵应属于同一机电系统,若超过宜增加预制模块;
b)并联水泵的出口管道与总管连接时应采用顺水流斜向插接的形式,夹角不应大于60°;
c)泵组基础宜采用条形基础,避免泵组框架内积水;
d)泵组预制模块设计应考虑水泵及各种阀门、管道更换维修的空间、进出、运输通道。
5.5装配式机房深化设计
5.5.1机房深化设计应符合装配式的政策和技术要求,并应满足装配式现行国家技术标准。
5.5.2在设备采购后应对深化设计进行调整,主要核查以下内容:
a)设备设计参数、配电要求、规格尺寸、荷载重量、放置位置、设备基础;
b)设备接口大小、标高、承压等级;
c)连接管道、配件、电缆接口等信息。
5.5.3机房内的设备机组宜采用一体化集成技术设计与安装,设计方案应满足施工、安装、维护与用
户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DB4401
a)应满足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式安装的要求,有利于节省机房面积、有利于运输和安装;
b)设备集成设计遵循就近组合的原则,在保证合理净空的前提下,避免管道布置过于复杂;
c)设备集成机组宜采用落地支撑体系,支吊架系统设计方案应经过力学分析及验算,其预制模块
设计方案应保证运输、吊装、装配等要素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d)根据项目特点,制定水泵与控制柜、换热器、分集水器、各种箱体、罐体、大型过滤器,流量
计、热力计量装置等的各种功能模块的集成方案;
e)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应按照装配施工方案的装配顺序提前编号,严格按照编号顺序装配,遵循
先主后次、先大后小、先里后外的原则进行装配。
5.5.4装配式设备机房内的同类设备宜统一区域布置,各类设备、接口实现标准化、模块化、便于施
工、管理,设备与管道及附配件安装宜成排成线,标高一致。
5.5.5机电设备及管线不应影响门、窗及消防通道等设施的正常使用,并充分考虑调试、检测、维修
等所需的必要空间。
5.5.6机房内的地面和设备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机房内应按设计需求设置给水与排水设施,
5
DB4401/T236—2023
满足水系统冲洗、排污要求。
5.5.7机房管线模块按以下要求设计:
a)应综合考虑机房管线模块的运输、安装等要求,进行合理分段;
b)机房管线模块划分时应尽量避开管道的弯头和顺水三通,对于不易控制尺寸或角度参数的管段
可组合为一个管道构件;
c)应综合考虑管道支吊架布置方案,每个分段点前后1m内应加设支吊架进行固定;
d)机房内的管道组件宜采用大曲径弯头连接;
5.5.8纠偏段按以下要求设计,见图1:
a)设置数量不宜过多,应保证模块X、Y、Z方向上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C/T 914-2013 二甲醚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2013-04-25
- JC/T 732-2009 机械化水泥立窑热工计算 2009-12-04
- HG/T 2077-2009 猩红酸双钠盐 2009-12-04
- SY/T 6072-2009 钻修井用磨铣鞋 2009-12-01
- EJ/T 715-2012 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制定质量保证大纲导则 2013-01-04
- MZ/T 015.3-2010 救灾装具 第3部分:软体贮水罐、水桶 2010-01-14
- EJ/T 20014-2012 水冷反应堆燃料组件辐照考验回路设计要求 2013-01-04
- NB/T 20150-2012 核电厂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特性和测试方法 2012-10-19
- YD/T 2620.2-2013 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总体技术要求 第2部分:支持CDMA接入 2013-10-17
- QC/T 911-2013 电源车 2013-04-25